APP下载

达观崇高 顺乎自然
——苏轼《前赤壁赋》试析

2015-03-20梁九义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赤壁赋赤壁苏轼

梁九义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定西分校,甘肃 定西743000)

达观崇高 顺乎自然
——苏轼《前赤壁赋》试析

梁九义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定西分校,甘肃 定西743000)

苏轼《前赤壁赋》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反映了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辨证地提出了“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在苏轼看来,事物的变和不变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从什么角度看,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思想层面的认识。作品表现了作者达观崇高、顺应自然的精神境界。

苏轼;《前赤壁赋》;宇宙观;人生观

《前赤壁赋》是苏轼“乌台诗案”结案后被贬湖北黄冈时所作,作品以清幽睿智的笔调、对比思辨的手法,叙写了与友泛舟赤壁、饮酒高歌、感怀人生的情景。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从艺术的高度来看也不为过。全文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来贯通,把景、情、理揉和在一起,景中生情、理,理中融情、景,以情通景、理,用诗化的语言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清亮而迷蒙、郁结而洒脱、充满哲理思考的精神世界。文章在生动描写夜游赤壁所见美景的基础上,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苏轼贬官黄州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思索[1]。

一、情景理相融的月夜泛舟图

文章第一段,作者以动感实足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图。七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矶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轮明月从东山慢慢升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此景,任凭一叶扁舟在江上飘荡,也让作者的心挣脱俗世的羁绊,遨游于天地之间,清风明月已为他装上了翱翔的翅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苏轼的自我解放,在梦幻般的月夜里,他不愿意让理性束缚自己的精神自由,任凭一叶孤舟连同自己的灵魂在天地间游荡。在苏轼的思想中本来就有道家的精神,“羽化而登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在苏轼的性格中也有着洒脱、豪迈的特点,正如他在另一首诗里写到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虽然多次遭贬谪,但他乐观、旷达的精神却始终如一。在文章一开始,作者“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把夜游变得浪漫而富有情趣。这一段紧扣一个“游”字,无论是写风景、写活动、写感受,都是建立在与“客”夜游的特定情境基础上,无一字是话外之言。

第二段写的是苏轼扣舷而歌与“客”以洞箫相和的场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从表面看这一句所表达的仅仅是一种思念之情,但其中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得更丰富一点,这里的“美人”既可以理解为君王,也可以理解为亲人,还可以作“理想”解。这几种理解有源于屈原《离骚》之用语,也有苏轼创作此文时的现实背景。下文中所述“客”之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所表达的感情是凄怨、伤感的,甚至是凄厉的。这与苏轼的“歌”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强烈反差,虽然本文是通过主客应答的形式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在这里显然不仅如此。笔者认为,作者所要传达的是“变与不变,存乎一心”的哲思。从苏轼所经历的现实情况看,其内心的伤感或不下于“客”,但他仅以“歌之”表达,思绪悠远而含蓄,不像“客”那样直接、激烈和凄苦。这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人格。

第三段是“客”对箫音“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解释。昔日曹孟德在此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也”,但今日又在哪里呢?道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奈。接着从曹操联想到自身,感慨自己隐士般的生活,哀叹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这就是“客”之所以“托遗响于悲风”的原因。有人认为这一段反映了苏轼内心悲伤消极的一面,但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苏轼在这里借“客”之口述说了时下一些文人在不如意时,哀叹人生短暂、怀才不遇,对历史与现实充满了幻灭感。这只是表达上的一种手法,并不是苏轼的思想情感。就如驳论文,先提出错误的论点,然后批驳之。

第四段,苏轼从正面回答了“客”的问题,也是对“客”消极思想情感的批判。从物质存在的角度看,事物无论怎么变化它总是存在着的;从物质运动的角度看,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作者从哲学的高度回答了物质世界“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问题。紧接着,作者用“物各有主”作为处世准则,表达了一种崇高、乐观的精神。一方面是作者高尚品德的反映,另一方面表现出对仕途的一种坦然面对。“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无论如何,“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由我尽情享受,“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这一段所表现出的苏轼的思想是冷静、理智的。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变”与“不变”,这是诗化了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大“变”之后,生出的大智大慧、大彻大悟。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2]。作者在经历了两种思想情感的激烈碰撞之后,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当中。“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我们每一天经历的不就是这样普通的生活吗?无论在灵魂深处怎样波浪翻滚,怎样悟道参禅,生活本身都照常进行。由此可以看到苏轼在感悟人生中其精神得到升华,是返朴归真。

二、变与不变,存乎一心

纵观全文,我们从中看到苏轼提出了“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从心灵世界开始审视客观世界和人生的关系问题,同时通过苏子与“客”情感的变化,把客观世界和人生联系到一起。

首先,在苏轼看来,世间万物包括人事都处在变化当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眼前景在变化着,正因为变,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也因为变才传递着思念、爱与忧伤等情感。在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一词中表达得更直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的阴晴圆缺,月光的低回宛转,无不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关联。再看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逝者如斯”的光阴里都被历史的烟尘所掩盖,“而今安在哉”?苏轼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与人事沧桑都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再看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觉得这种变化都是一种必然,“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作者顿悟后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自己的心理安慰。

其次,从不变的角度看,苏轼认为“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是眼前的江水、清风,还是山间之明月都是自然存在,“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事物的变化中表现出的更是不变。这与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表现的宇宙观是相一致的。苏轼把“我”与“物”等同看待,认为“皆无尽也”,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化。在古人眼里,对客观世界认识一般停留在表象上,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在行为上的顺应自然与精神上的神秘沟通,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苏轼在这里仅仅把人与自然看作一种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表现,排除了唯心的成分。在此宇宙观基础上的人生观更具有乐观性,在思想境界上远远高于前人。至于苏轼认为“我”与“物”一样“皆无尽也”,我认为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基于古代读书人“留名”、重气节的思想认识。古代知识分子对清名非常看重,认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留下污名,“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其实苏轼与古代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也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在他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所坚守的就是一个文人具有的气节,要留下的是清名。二是他认为存在过的就是“无尽”的。在他的《赤壁怀古》中遥想到的“三国周郎赤壁”,在本文中谈到的“一世之雄”曹操,虽然都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不是一直存在着吗?否则“吾与子”怎么会谈论他们呢?三是这里的“我”是大“我”,指人类,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之“人生”一词含义一致。总之,作者在这里对“物”与“我”的认识,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历史的判断,并不仅仅是哲学层面的思考。

再次,我们从文章中看到的是苏轼对“变与不变”的一种深层次认识。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个体的人要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并顺应其规律。但是人的思想又是复杂的,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周围环境对人的思想认识有着巨大的影响。苏轼与“客”夜游赤壁,面对江水、清风、明月,感受到的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可见心情是快乐的,于是才有了“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行为。在同一个环境中,“客”的情绪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从他的洞箫声中听到的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他的言谈中反映的是幻灭与悲伤的情绪。在同一环境中两种情绪的产生,在苏轼看来就是心态的问题,也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事物的变和不变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从什么角度看,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思想层面的认识。

三、豁达乐观的精神与顺应自然的态度

苏轼在本文中的思想感情到底是乐观的还是消极的?如果是消极的,那么如何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是积极的,那么又如何看待文中“客”与“我”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其感情基调是积极的,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是豁达乐观、顺应自然。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前赤壁赋》是一篇游记,全文记述了苏轼和“客”月夜游赤壁的过程,其中苏轼和“客”的谈话代表了各自的思想情感。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对答是为虚拟,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前赤壁赋》虽然是赋,但它也是一篇游记,在文学作品中游记具有真实性,所以苏轼的议论是他真实思想的反映,对“客”消极思想的批判也是真实的。

其次,从苏轼的一生经历看,虽然仕途比较坎坷,但他从来没有气馁过,这从他每到一地都能有所作为这一点可以看出。1069年第一次在杭州作通判时,就着手对杭州的六井进行大规模的通畅修复,但时间不长就被调离。16年后再一次来到杭州,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并在湖中修筑了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上植杨柳,使西湖平添无限妍媚。同时他还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终使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遍及全城。再如在惠州、儋州等地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等。

再次,从苏轼的作品看,更是很难看到消极的一面。如我们最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也是一篇在黄州时的作品。词中虽然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句,但我们看到这是他对历史的一种感悟,或有低沉之处,但还谈不上消极。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最低谷,但还是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来。还有《江城子·密洲出猎》,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的壮志豪情。这些都说明在苏轼的思想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像“客”那样消极的思想在苏轼思想中是不存在的。总之,在《前赤壁赋》中苏轼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是:看待事物要从本心出发,而本心要有乐观的精神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文章整体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把说理议论与记游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3]。正象清人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1]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5.

[2]马亮.苏轼作品鉴赏: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21.

[3]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6.

[责任编辑 张亚君]

I207.22

A

1008-4630(2015)01-0039-03

2014-10-21

梁九义(1966-),男,甘肃定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赤壁赋赤壁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