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思路探索
2015-03-20张琼予
张琼予,彭 科
(苏州科技学院 科研产业部,江苏 苏州 215009)
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前沿,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1 研究生科研团队的特点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兵作战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科研发展的需求了,团队合作的方式已经成为了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必然选择.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与高年级研究生为骨干、高中低年级研究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研究生科研团队能够把一些才能互补、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学术研究目标的人力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组成为一个集合体.
1.1 流动性特点
研究生在校时间都是有具体的年限的,这就导致了研究生科研团队的流动性比较大.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研究生科研团队所具有的这种流动性实际上是良性的、互动的,一方面能够为科研团队积累不同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为科研团队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整体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
1.2 角色相异性特点
依据不同年级研究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可以将研究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组成部分为科技教师与科研能力突出的高年级研究生,主要的作用是复杂项目的设计与团队的组织;第二层次的组成部分为高年级研究生,是整个科研项目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主要的作用是论文写作与研究,同时还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项目、技术等方面内容的介绍;第三层次的组成部分为低年级研究生,主要的作用是在上两个层次的人员的带动之下进行知识的强化与技能的提高.
1.3 合作互补性特点
科研团队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人员,通过团队能够将这些人员之间实现互补与协作,从而实现了共同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及其相关关系组成集合体.一般情况下,导师是依据项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生进行指导的.因此,研究生自身的科研任务也都是将项目作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实现各自的分工与合作.在整个的科研团队中,高年级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力量,不仅自身参与到科研共组中,而且对低年级研究生进行指导与分工.因此,导师、高年级研究生、低年级研究生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团队合作模式,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4 学科交叉性特点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科研团队中所包含的成员在教育背景、学科背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之下,研究生科研团队不仅满足了科研工作中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知识生产跨学科、复合型的发展特点相吻合,而且能够帮助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树立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提供帮助.
2 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这种培养方式一方面阻碍了研究生视野的开阔,另一方面导致研究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会偏向于导师个人的学术兴趣,没有考虑到不同研究生之间所存在的个性差异问题,难以调动研究生个体的研究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了.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生科研团队的建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必要性.
2.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当前,单兵作战的科研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科技创新的需要了,团队协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导师为主体、导师-研究生一对一的模式,这种方式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合作、协商、竞争等方式能够实现研究生多元智能发展,提高研究生的认知与感知能力,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的潜力.
2.2 知识共享的需要
通过团队中成员之间的相同沟通与讨论,能够对最新的科研信息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帮助研究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更为广阔的拓宽自身视野,促进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促进研究生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通过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显性知识,而且可以在与导师、学者的紧密交流互动中学习到导师的隐性知识,即工作经验、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等等.
2.3 个人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
与个人学习相比,团队学习主要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团队成员能够在合作职能的影响之下实现取长补短,进而实现学习绩效与认知水平的发展;第二,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探讨、研究等方式能够实现成员个体知识的转化,促进其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三,团队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重叠式思维,进而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降低个人在探索中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效能.
3 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以学术交流为纽带实现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学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特点包括与学术前沿紧密接触、与学科交叉密切相关、与思想碰撞并驾齐驱.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对研究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锻炼与提升,让研究生对学生最新的研究动态、学科领域前沿等能够进行了解与掌握.而且,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活跃学术氛围,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可以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激发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学术交流还能够帮助低年级研究生实现角色的快速转变,从而对研究型的学习模式进行适应,同时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难题能做到更有洞察力和创造性.
3.2 通过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在整个的研究生科研团队中,导师发挥着引导与领导的作用.通过问题的提出对研究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进行探讨与思考、交流与合作.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导师不仅要承担着知识技能、经验方法的传播任务,而且还要对研究生进行鼓励与支持,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此外,导师还应该强化自身在科研团队中的领导作用,对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与分工,为科研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团队成员的交流与研讨过程中,导师也可以受到很多的启发,进而实现自身知识的创新,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 通过考核制度的严格化实现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在研究生数量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单位只注重文凭等现象的影响之下,部分研究生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功利主义,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在团队中浑水摸鱼,甚至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剽窃等.如果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将导致这种类型的研究生出现边缘化的情况,对其他学生或整个团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科研团队必须实现考核制度的严格化,通过定期学术回报的方式,转变个别学生存在的依赖思想.同时,还可以针对研究生个人制定具体的论文质量与论文数量,为科研团队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3.4 通过适当奖惩制度实现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
适当的奖惩制度在科研团队中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在研究生科研团队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奖励制度;第二,根据参与科研的积极程度和贡献大小发放助与津贴;第三,每年调整研究生的奖、助学金等级等等.在奖惩评审工作中,导师依据研究生的综合表现与成绩进行集体的探讨与决定.同时,高校应该为研究生设立各种研究项目,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的积极性,提升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4 总结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前沿,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本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团队的必要性,研究了建设研究生科研团队的措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社会的快速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李祖超,张丽.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76):60-67.
〔2〕江尚,黎苑楚.社会创新能力建设与科研团队的打造——以研究生培养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03(86):72-75.
〔3〕魏玉梅,豆永杰.高校创新性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问题、成因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0,06(89):26-29.
〔4〕邵一兵,郑孟琳.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团队构建模式探析——基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49):348-349.
〔5〕赵于前,李香花,杨艳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科研团队建设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0):254-255.
〔6〕黄胜忠,吴先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多边双导师制”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29):61-63.
〔7〕马晓丽,崔明德,李国栋.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47):82-91.
〔8〕杨刚,马燃,张佳硕,宫丽莹,马丽丽,张东.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24(09):77-82.
〔9〕计时鸣,李研彪,林琼,赵章风,张利,蔡东海,方珠芳.基于国家基金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65):33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