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的需要之特性分析大学生攀比心理的结症

2015-03-20李丹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16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社会性

李丹(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6)

以人的需要之特性分析大学生攀比心理的结症

李丹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在以往对攀比心理的研究结论中,有人将其归结为虚荣心存在的缘故,但是,就虚荣心而言,实则是人的一种特殊需要.本文就是致力于从人的需要的特性出发,立足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对人的需要的无限性、社会性以及需要的满足程度与大学生攀比心理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人的需要;无限性;社会性;满足程度;攀比心理

1 需要的无限性是攀比心理的前提

从特定历史的个体人来看,其需要是有限的,但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其具体表现如下,人类为了满足最根本的需要——吃、穿、住、行等等,就必须通过劳动从大自然界中获取,然而会直接产生两种结果,其一是需要得到满足,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界有满足自身需要的可能,因此在这种意识的带动下人类就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资源,并且随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对这种意识的传递以及被繁衍者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不断地增加这种意识的内容,随着历史的推演,这种意识的带动力则越强,并且在人类的那里在逐渐的被赋予了“有需必应”的内容,从人类历史纵向发展来看,在这种“有需必应”意识的带动下,人的需要将是无限的延伸状态,并对新的需要充满强烈的渴望;其二则是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人类便开始学会使用或制造工具,并通过使用工具来填补在获取自身需要过程当中的无能为力,然而这就意味着,当人类第一次使用工具从而满足了自身的需要之后,工具就成为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必备品,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当新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对工具的改造或创新再次弥补人自身的不足,正是这种新的需要——工具的改造——需要的满足的过程,决定了人的需要将是无限的,并且人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更加促使了他们对新需要的愿望.然而,上述两种导致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并不是相互独立而运作的,与之相反的是他们统一于人一身,并且在相互的作用下共同构成了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以及对新的需要的强烈渴望.

那么,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大学生攀比心理的现象又有何种关联呢?在说明这一关系之前,首先来看看何为攀比心理.攀比心理从内容上来看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其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而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然而,不论是正性还是负性的攀比心里,在之前对其内在机制的研究结果中,绝大部分都归结于虚荣心的缘故.殊不知,虚荣心的获取亦是人的一种特殊需要.但是如果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这一角度来看,则会对这一现象产生不同的认识.首先我们知道,如果人的需要表现的是一种有限性,并且人类自身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结果将是如何?答案显然是人类很容易处于一种满足的状态,并且人类社会将始终处于这种停滞不前状态之中,何谈攀比心理,显然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而正是由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促使着人类尤其是当代人们对新生事物需要的欲望,以苹果手机的使用为例,几乎每隔几年苹果公司都会推出新一代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的渴望,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尤其在大学生这个群体当中,有的学生由于家境比较优越可以很快地满足对新手机使用的需要,然而家境相对不好的学生则不能很快的满足这种需要,但是人自身对拥有新鲜事物强烈性迫使着更多的学生来拥有新的手机,当拥有新手机者已成为校园人数中的绝大部分,那么,这将又一次的促使着那一少部分人对新手机拥有的渴望,这一部分人(虽然不能说是全部的学生,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满足这一需要只是时间的问题)便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一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攀比心理是以对新事物获取的强烈感为前提;其次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诱发;最后是对新事物的获得与否.因此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攀比心理定义为:出于对新鲜事物需要的渴望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需要满足的程度之间的矛盾在大脑中的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

2 需要的社会性是攀比心理衍生的内在动因

从对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定义可以看出,除了对新鲜事物获取的强烈欲望之外,还受到周围环境以及需要的满足程度的影响.首先我们对周围环境与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关联作以分析.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1]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人既然是社会中的人,那么人的需要除了个体性外,人的需要还具有社会性,即人的需要是一种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人有个体的需要,但人的需要始终与周围其他人的需要存在着共同之处,并且个人的需要始终反映着社会或群体的需要,受到社会或群体需要的影响,故个人的需要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而存在,除非某个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否则个人的需要总含有着社会或群体需要的痕迹.

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那么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首先不能脱离整个社会而存在,其群体的需要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需要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始终能够表现出一种社会的需要,并且受到社会需要的影响.所以,当新的手机投入到整个社会中,那么这时社会的需要就是对新手机的拥有,而这种需要必将对大学生群体的需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作为群体中的大学生个体,其需要首先反映的是群体的需要,并受到整个群体需要的影响,因此,当新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群体的需要时,大学生就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这一需要.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新手机的需要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那些对新手机的获取充满欲望但没能满足的学生,便会与拥有新手机的学生产生一种明显的对比,造成前者在心理上的不平衡.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心理的存在,从而进一步促使了他们对新手机的拥有的渴望,有的学生迫于经济问题的困扰只能暂时的放弃这一需要,而有的学生则通过一些“手段”来填补这种心理的不平衡,最终得到了对新手机的使用.而在此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攀比的心里过程,而其内在的动因则是人的需要的社会性.

另外,那些不能获取新手机的学生除了对新手机拥有的渴望与现实条件的矛盾所造成的心里失衡外,攀比心理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在能够获得新手机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总会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手机甚至在使用旧手机的学生面前与之直接对比.这种炫耀的结果就是极大的刺激了那些使用旧手机的一部分学生,在本来失衡的心里上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他们攀比心理加速形成.

3需要满足的程度不同是攀比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

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与攀比心理之间的关系,在理清这种关系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需要满足的程度.在此我们给需要的满足程度做一下定义:根据个人与个人之间对满足需要所占有的资源以及获取需要的能力的不同,从而导致个体与个体之间在需要的满足的层次上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以详细的分析:其一是对满足需要占有资源的不同.在大学生中其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获取高分的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所相应知识储备.如知识量储备较高的学生会取得更高的成绩,而知识储备量较少的学生则会取得一般的成绩.其二就是获取需要的能力不同.在学生中其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知识获取的需要,如在线性代数的课堂中,任课老师在讲到二阶行列式[3]之后,有的学生则能很快的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有的学生则很难领会.

所以,正是由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对满足需要所占有的资源以及获取需要的能力的不同,从引起了在需要满足的结果完全不同,在同一个群体中,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资源占有相对较少者或能力较弱者必然会感受到自身与高于自已的人存在着差距,从而导致其在心里上产生了一种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首先在心理上促使着其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超越高于自己的人,而这一过程就是攀比心理的产生过程,在这里其作用是正性攀比.而在负性攀比中亦是如此,在大学校园中,为了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或尊重(马斯洛需要理论中的第四层需要),一些学生甚至在选择交异性过程当中都要与他人进行攀比,比如在女学生中,有的女同学由于长相美丽或交际能力比较好可能会受到异性的喜爱,而作为一个群体中的其他女同学可能因长相或交际能力中的某一项较前者相对低一个层次,因而在受异性的喜爱程度上略低于前者.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给后者在心理上造成了极为不平衡、没有被认可等感觉,因此,后者便会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获得更多异性的欢迎进而得到同性的“认可”与“尊重”.

总之,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引发攀比心理的直接原因,如果大学生在需要的满足程度上是相等的,那么他们彼此间就无比较之说,因为相互之间都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更无攀比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18.

〔3〕赵树嫄.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二):线性代数(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9-0133-02

猜你喜欢

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社会性心理支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THE WALKING DEAD
嵌入与功能整合: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性-社会性”二维分析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