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障碍与解决路径分析
2015-03-20席浩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席浩(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障碍与解决路径分析
席浩
(蚌埠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如何使农民工市民化就成为讨论的焦点.实践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本文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如何使农民工市民化就成为讨论的焦点.农民工市民化既能够优化现有城市居民的人口结构,有效的改变城市居民的老龄化境况,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大量的人工成本相对低廉的富余劳动力,又能够提供部分农用土地进行流转,有利于提高农用耕地的集约化程度.因此,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即涉及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又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全局,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当前,在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障碍需要加以消除,本文将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1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障碍.自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根本障碍.这种二元的户籍制度把居民分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户籍的不同造成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使得农村居民所获得的社会福利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这种不合理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了公民权利上的严重不公,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能导致用工荒,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1.2教育制度障碍.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后,虽然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状况,但是他们仍然被子女的教育问题所困扰.大多数的城市的公办教育体系没有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其中,导致农民工子女入学受教育问题突出.私立教育的学费又过于昂贵,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收入有限,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即使有些农民工子女得以入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仍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只好留守农村,无法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因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1.3社会保障制度障碍.农民工虽然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但是他们却无法所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福利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有些农民工即使加入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较少,补助偏低,导致自身保障能力较差.当农民工遇到重病时,由于他们没有被纳入到城市大病医疗救助体系之中,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救助服务,因此,很容易因为大病重新陷入到贫困状态.而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流动性强,经常在不同的城市间工作,收入的稳定性差,养老保障一般多依赖于自身积累或者依靠子女进行抚养,保障能力低下.
1.4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障碍.首先,农民工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不够,专业技能不足,极大的制约着农民工去从事那些技术水平高、劳动环境好的工作,农民工所能从事的工作大多数只能是一些技术水平低、工作强度大、风险程度高、工作环境差的普通性工作.这些普通性工作一般工资收入偏低,而且存在劳动合同条文不规范或者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诸多问题,就业领域比较狭窄,就业难度加大.其次,农民工的社交圈大多局限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与城镇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极少,缺乏归属感,难以融入到正常的城市生活.最后,大多数农民工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权时多采用上访的方式,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容易走极端,采取某些不恰当的途径去解决,反而违反法律.
1.5可能的其他障碍.首先,农民工若想在城市中安居下来,就将不得不面对日益高昂的房价.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部分居住于职工集体宿舍,居住环境差;部分租房居住,居住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居住成本大幅提高.城市中的超高的房屋价格使得农民工凭借相对较低的工资收入是无法购买如此高昂的自有住房的,因此,在城市中工作的广大农民工没有归属感,似乎城市距离他们依旧遥远.其次,城市中部分原有居民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加剧了就业竞争的压力,加剧了交通的拥堵状况,带来了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言语等问题,对农民工加以排斥,主观上不愿意与农民工群体共同分享现有城市中的各项资源、社会福利与保障,这种抵触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城市中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和资源越发不足,城市的承载水平不够,加剧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抵触情绪,进一步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2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路径
2.1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要彻底改变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必须消除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之间的差别,在全国建立统一的,无差别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消除原有由于户籍制度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上的不平等待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促进农民工的正常有序流动以及自由选择就业职业的合理权利,更好的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2.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要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对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实现居住地儿童在居住地所在学校就读的政策,取消房屋产权和户口的限制,消除现有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的政策门槛.同时,在现有9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降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成本,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收取同等费用,消除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入学的和经济门槛.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民工子女平等的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增强农民工市民化的归属感.
2.3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的成本,使他们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大病医疗救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完善跨地域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原有社会保障关系的无缝衔接,使农民工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4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与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提高维权能力.针对农民工学历低,专业技能差的特点,结合城市的产业特点,多渠道强化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提升农民工群体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使他们能够适应城市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的需要.同时,政府还需要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支持.政府还应当规范劳务中介市场以及劳务中介组织,健全和完善农民工管理和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2.5强化安居工程建设,扩大城市承载能力.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水平一般较低,面对城市中高昂的房屋价格,他们难以承受.因此,要让农民工群体能够安居乐业,就需要政府加强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为付出辛勤劳动建设美丽城市的农民工群体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社会保障性住房等.同时,参照城镇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提供住房公积金及发放住房补贴,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减轻农民工购房压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整体的承载能力,同时,丰富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农民工树立良好的文明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加强与城市居民的沟通交流,消除彼此间的误解,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工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步融入到城市之中.
总之,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有利于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和谐融合的社会管理体制,同时,要合理控制农民工市民化的规模和速度,使之与不断增大的城市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黄棍.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2011(03).
〔2〕郭艳春,王延涛.对农民工市民化有效路径问题的探讨[J].农民问题,2012(12).
〔3〕刘庆斌.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决策咨询,2012(05).
〔4〕韩长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J].行政管理改革,2010(10).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9-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