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2015-03-20朱博韬
朱博韬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象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自然的精神文化。艺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主要价值在于升华人们的物质生活,愉悦人们的精神,丰富人们的情感,完善人们的品格,拓展人们的社会意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艺术始终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依相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民族艺术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精髓,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文化形态,又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制订了多项艺术教育规定,反复强调要将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是要充分认识通过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作用。认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教育精华,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艺术教育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对推进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教育思想
艺术教育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且内涵丰富,最早以“乐教”的样式出现。《尚书·尧典》中便记载了舜命夔“典乐”来“教胄子”的事迹,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之发轫。到了春秋时期,艺术教育倍受重视,《论语》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另外,孔子也继承和发扬了西周时期的“六艺”,重视审美与个体修养间的联系,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并进一步认为,修养是“游于艺”的重要前提,而艺术审美教育则成为传统道德教育中最特殊的形式。在当时,艺术倍受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文艺作品及其社会作用的关注。所以,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品鉴来实现的。
“《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兴”,朱熹对其理解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来感化人、激励人,抒发情志,美化心灵。早在2000 多年前,孔子就已看到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激励作用。自古以来,儒家非常重视“乐教”,并视其为最高的教育目标。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艺坛大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楷模,令人景仰。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强调“以德立艺”,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基于“礼乐”,古代很多思想家都非常重视礼乐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狭义上看就是文学、音乐、礼仪三位一体的“乐教”思想。表面上,“乐教”是艺术审美教育,而事实上则是对“人”的品性修养的熏陶。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4]。同样,孔子也非常重视对音乐的领会和感悟,主张把乐融入教化之中。他曾向乐官师襄求教,在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5]。在评论《韶》时,他认为,“尽美矣,又尽善也”[6]。这里的“美”是就形式而言,“善”则是就内容而言,足见孔子具有极高的音律鉴赏能力。同时,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也强调了艺术对人格的陶冶与塑造作用。缘此可知,孔子不但重视诗乐,还更看重艺术的教化作用和艺术对个人修养及社会政治的影响。同时,“乐教”历来被看作是孔子艺术教育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的艺术审美教育,强调“人”与人性养成体系以及艺术审美教育对个体的陶冶,使艺术审美教育和人的发展相联系,体现艺术审美教育的人文价值和人本存在,以主体精神为基础的现代思维和传统审美相互衔接,这样既可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又能与现代社会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以人文为主导、以传统为根基的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教育,讲究琴棋书画一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从而达到综合审美教育的培养目的。我国的书法教育历来追求“心正则笔正”,通过笔墨来“正风俗,移教化”,所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琴音表德”。倘若把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看作他学问的终极标准,那“琴棋书画”则是这一标准的具体表现。技艺的培养建立在德行修养的基础之上,也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完善中。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7]。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提高人的综合艺术素养,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健全,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还有“神乎其技”的传统,高超的技艺往往会被神化,如顾恺之“画龙点睛”的传说、王羲之“画雨即下雨”的传说等。然而“神乎其技”必须“进技于道”[8],这才可能达到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神乎其技”需要艺术研习者反复揣摩、刻苦训练,故有“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可生慧”之说,并逐步克服呆板技法的束缚,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自如。正如“庖丁解牛”[9]表现的那样,不但表现出高超的技艺,也在认知层次有所提高。传统艺术审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形成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传统,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教育的经验,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一直以培养“以德立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目标,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教育理念相契合。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备受瞩目。然而,艺术教育真正的实施和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对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不断攀升,人们把更多希望寄托在学校培养的技能上,加上追求升学率以及与实际操作矛盾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得艺术教育在实际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重视,甚至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素质效应。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普及,积极引导,形成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艺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艺术的普遍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相结合。在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准。高校应当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课设为选修课,并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其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缺乏对文学艺术的理解、缺少在艺术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兴趣。如果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选择,那么很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失去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无法弥补艺术教育的缺失,但如果采取强制性机制措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不解、反感而对艺术教育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应当研究合理的教学体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
(二)精心设计,注重品鉴,发挥经典作品的吸引力
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改变以往重艺技训练的思想,逐步转向重艺术欣赏和艺术审美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已经不是年龄的黄金时期,在艺术技巧、技法等基本功训练上,要比中小学生费力耗时。然而,大学的艺术教育,又不允许学生投入过多精力。面对这些“艺术技能”训练,显然不能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初等教育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储备优势明显,他们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在大学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而,对于理性认知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等,更多地去接触和感受艺术。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各种艺术讲座、举办艺术活动等,在思想上积极引导,结合现场感受,促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探寻蕴藏在艺术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剖析经典艺术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乃至个人修养的目的。
(三)发掘传统,开拓创新,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力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伟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精华、智慧结晶。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10],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一直以来被儒家所推崇,并以音乐为教育的中心主题,在音乐的感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敬”“和顺”“和亲”,进而呈现出社会的和谐统一。肇始于魏晋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是人们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寄托于山水自然、表达于笔墨之下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更是将人们的居住环境融于自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景观艺术。另外,中国的传统艺术器具也渗透着和谐之美,例如竹笛的清脆悠远、古筝的悠韵寂寥、琵琶的轻拢慢捻、二胡的绵邈深沉。当今大学生面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时,在领略民族音乐、民族绘画艺术时,在感受传统园林艺术时,一定能体味到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依然未变的和谐、温暖、自然以及宏大的精神魅力。高校应当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艺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品格,并最终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三、结语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历程,其中艺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变化频率最快、最大的代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一段时期内,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方法、理念和意识深受国外教育发展体系的影响,致使技术主义膨胀,功利主义攀升;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缺少生成与孵化空间,务必要高度重视并及时遏制和矫正这种现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即我国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与传统艺术教育并无明显断裂,我国艺术教育的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全面“乐教”教育,是当代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立足点,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开拓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支撑。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传承与创新并举,传统与现代同行。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提高人们的综合艺术素养,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同时,要统筹兼顾,高瞻远瞩,艺术教育并不在于对学生短期内的思想引导和教化,而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内心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有所提高、有所感悟,拓展其文化视野,丰富精神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塑造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创建日益完美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的。
[1][2][3][5][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50.
[4]王先谦. 荀子集解[M]. 北京: 中华书局,2013.48.
[7]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60.69.
[8][9]王先谦. 庄子集解[M]. 北京: 中华书局,2012.56-58.
[10]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