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下的漫漫回家路
——从伤痕电影《为奴十二年》看西方文化
2015-03-20崔有为肖涛于志浩
崔有为 肖涛 于志浩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一、引言
由英国黑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执导的电影《为奴十二年》(Twelve Years a Slave)斩获2014 年第71 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随后又勇夺第86 届奥斯片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大奖。这部电影以个体为视角展现了一段最肮脏的历史,一段最不堪回首的黑暗往事。如余华所言,往往在最黑暗的深处,你会看见人性的美最耀眼地闪亮着。在强权政治重压下,依然有着为了自由和爱情永不放弃的斗士,散发出伟大的人性之光。电影的结局是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终得回家,意味深长。钱钟书先生曾言,每逢思辩得到结论,心灵的追求达到目的,常以“回家”作为比喻。回是历程,家是对象,历程是回复以求安息[1]。家是生而为人的最终归宿,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显然不仅是生命个体的回归,还有社会秩序和人性本真的回归。
二、电影《为奴十二年》对冰山理论的应用
(一)历史背景及其表达方式
《为奴十二年》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北部各州先后废除黑人奴隶制,但当时南部诸州由于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实行种植园农奴制的社会制度。该电影通过描述一个名为Solomon 的黑人的十二年生活,展示了在独特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命运。该电影侧重点放在描述Solomon 为自由而奋斗的过程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来揭示农奴制的罪恶和残忍。这样,观众可以通过小人物的历史记忆去了解美国黑奴制时期的生存真相。其表达方式可谓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在强权政治的大背景下,出身和身份成为衡量善恶是非的标准,农奴制下肤色决定着贵贱,身份挟持着是非,出身和身份变成了他们抹不掉的原罪。Solomon 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思想,但无法改变他的肤色,黑皮肤终究给了他黑暗的十二年。Solomon 再才华横溢也改变不了“黑鬼”的悲剧命运。讽刺的是,知识和才华在强权面前不仅不会保护你免受厄运,反而让你处境更危险。
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的表达采用冰山一角的方式,通过个体的悲欢离合来折射难以平复的时代之殇。通过呈现银幕上很小的部分,由观众自己去想象埋藏在冰下的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真实的社会状态。
(二)《为奴十二年》的文化因素
1.关于书信
鸿雁传书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为传情,二为传递信息。这部影视作品对书信多次进行特写镜头,用意良苦。在《为奴十二年》中,信件是Solomon 获得解救、通往自由之路的唯一希望,是关乎自己逃亡命运的关键利器。同时,书信推动着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和主人公的生死命运紧密相连,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Solomon 曾经误信了一个名叫Armsby 的白人,哀求他帮忙寄信给家乡的人,结果这封信差点要了Solomon 的命;第二次写信,Solomon 认识了一个名叫Bass 的加拿大木工,这个好心的白人为他铤而走险,并成功把他救了出来。可以说主人公的命运转折依赖于这封信,是运气的象征。在这里,书信是代表希望和命运的符号,有着强烈的叙事功能。
2.关于名字
名字在影片中都具有符号化的意义。在美国历史上,早期黑奴的名字是白人奴隶主给的。白人奴隶主为新买来的黑人奴隶命名,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奴隶进行识别,也是为了贬低奴隶的地位,建立白人奴隶主的绝对权威[2]。在电影《为奴十二年》最后,饱受折磨的Solomon 终于等来了他的救兵,在这位治安官面前,Solomon 说出自己以及妻儿的名字,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伴随着他的名字回归的,还有他的自由人身份。名字对黑人来说,意味着身份,意味着与祖先的连接,拥有自己的名字,意味着拥有自由之身。
3.关于女人、鲜血和伤口
这部影片多次呈现鲜血和伤口的特写镜头,而且都使用女人来控诉时代。为什么要选择女性作为诉求载体来表现生命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冲突与抗争,因为美丽的容颜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同情,更能强化作品的批判力量。
电影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莫过于黑人小女奴Patsey,她心灵手巧,每天采的棉花和男人一样多。Patsey 的形象反映出西方文化性别平等的观念:男女地位平等,相互尊重,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在电影《为奴十二年》中有一段最恐怖、最血腥的镜头:主人Epps 先让Solomon 抽打小女奴Patsey;后来是丧心病狂的Epps 更凶狠的鞭刑,只见女奴黝黑的裸背上,皮肉如同树皮开裂,肉色外翻这个特写镜头,让人极度压抑,无法直视,生命的绝望和出离的愤怒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最后,一块洁白的肥皂从小女奴的手心滑落。仅仅因为一块小小的肥皂而遭受非人的鞭刑,是一种多么可笑、可怕、变态的占有。银幕上持续的残忍行为猛烈地冲击着观众的神经,那已经被抽烂的赤裸的身体成为控诉奴隶制罪行最强有力的罪证。此刻,整部电影对于奴隶制的批判也达到了高潮。
这部影视作品运用极为精致的视觉语言,通过女人身上的鲜血和伤口,讲述了弱者在强权政治压迫下的惨痛经历,也向人们昭示着西方野蛮社会肌体上难以愈合的伤疤。
4.关于音乐和舞蹈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影片《为奴十二年》中一个黑奴因采棉劳累致死,众人在他墓前合唱Roll Jordan Roll。Jordan 是约旦河,在《圣经》中,约旦河是数次神迹发生的地点,是“圣河”,因此这首歌宗教味很浓。歌曲里唱着“roll,Joran,roll;my soul will rise in the heaven,Lord…”。奴隶们在缅怀逝去同伴的同时,也在心里呐喊处境的不公,对未来满怀希望和憧憬。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宗教大国,基督教音乐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无国界,这首基督教歌曲,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3]。
(三)电影的主题——回家
电影中,回家的动机多次体现出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决绝,“I don’t wanna survive. I wanna live”。通过和女奴Eliza 的对话,“I will survive. I will not fall into despair.I will keep myself hardy till freedom is opportune.”可以看出Solomon 的回家之旅源自对个体自由的渴望,视自由为终极目标。动机的背后反映出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个人的愿望占主导因素。尤其美国,更注重个体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天赋人权,生命可贵,个体的自由都是不可剥夺的。一言蔽之,西方社会的根基在个体的自由。
回家的结果:历经十二载,Solomon 终于活着回到了久违的家,迎接他的是亲爱的妻子和一对儿女,甚至还有了外孙,以苦尽甘来的大团圆作为结局。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以希望,希望寄托于黑人新一代。
回家的象征意义:农奴制体制下的“黑鬼”由奴役回归自由,回归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像驴、马这样的劳动力。个体从颠沛流离到平安还乡,家庭从无序回归有序,从社会的畸形状态历经政治的暴风雨之后,归为平静的正常生活。
这部电影运用曲折的回家的故事,投射出强权政治的罪恶。回归家庭的奋斗模式,本是最平常不过的人伦,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却如此艰辛。有家不能归,冰山下面是强权政治的罪恶。
(四)电影的结局——回家后的生存方式
回家是一种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
主人公Solomon 回家后,勇敢的选择继续斗争。影末字幕介绍他积极参与废奴运动,在美国东北部广泛举行废奴演讲,并通过地下铁道组织帮助逃亡的奴隶,余生都致力于解放运动。这个举动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幸运地恢复了自由,但这十二年的伤痛,一生都无法抹除和遗忘,他的心已不可能如同十二年前那般自由。他选择一生为废除奴隶制而拼搏奋斗,因为他拥有了比自身的自由更伟大的追求——为了全体黑人的自由。
这部电影表现出西方文化中那种舍弃小情小爱,转而对人类的博爱,因而更具有国际视野,彰显出美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奴十二年》非常国际化,符合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它的成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主人公回家后的生存方式,也折射出西方抗争型文化的影子:西方文化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的精神,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刚硬的文化品格[4]。
总之,从这部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主题,还有结局,都采用了“冰山理论”,点到为止,含而不露,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个人悲剧”与“罪恶时代”的关联,渗透出时代的伤痕。它以个体为镜,照出一段让人不堪的人类历史,让观众真真切切看到痛苦和撕裂。电影对“冰山理论”的运用彻底而巧妙。
三、结语
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本是人类历史的悲剧。当强权作为时代的是非标准,唯有人性可以摆脱阶级、政治、制度等固有文化思维模式的羁绊,在强权的压迫下勇敢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这部影视作品用最深刻的伤痕,唤起人性美好的回归。它就像是西方的一片表示风向的树叶,唱着人性的赞歌,时而沙沙作响,时而倩影婆娑,昭示着强权终究要湮灭在时间的汪洋里,奴隶制度终究都会被踩成一道历史的车辙,化为孤帆远影离我们远去。这部电影凸显出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注重个体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
[1]钱钟书. 钱钟书作品集[M].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7.54-55.
[2]史卫东.美国黑人更名史的文化解读[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6) :125.
[3]孟金艳.浅析《为奴十二年》中的美国基督文化[J].黑龙江史志,2014,(11) :245.
[4]陈超.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与启示[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6)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