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城游憩研究进展※
2015-03-20李江敏谭丽娟李薇
李江敏 谭丽娟 李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
国内外环城游憩研究进展※
李江敏 谭丽娟 李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
随着国民旅游休闲需求增长、长短假期与带薪休假的灵活应用,人们的旅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中国旅游业正处在从观光发展模式向休闲发展模式过渡的阶段,环城游憩发展迅猛。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环城游憩的相关概念、空间结构研究、行为特征研究及发展意义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得出环城游憩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环城游憩;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行为特征
休闲时间的增多改变了我国旅游方式,从曾经的走马观花式的大众旅游时代进入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时代。带薪短假期的实施促使了乡村旅游、城郊旅游、城市周边旅游等短途旅游形式的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要加强环城市游憩带建设,营造居民休闲空间,鼓励开展城市周边乡村度假。环城游憩作为休闲方式的一种,以其距离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度假、游乐的首选,并逐渐引起政府、投资者和开发商的重视,引发了环城游憩开发热,这对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城游憩在学术上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一、环城游憩相关概念界定
环城游憩的研究缘起于城市周边旅游地的研究,即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周边这一特殊的旅游区域,因此,“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地”的概念早于“环城游憩”概念的出现。最早涉及的是德国地理学家H.Louis(1936)在研究德国柏林城市地域结构时提出城市边缘带,1938年英国环城绿带法明确了“环城绿带”的概念[1]。这一概念后来被规划学、城市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学者不断加以引申与发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60年代英国的M.R.G.科曾(Conzen),他认为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地域扩展的前沿[1]。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最早在1995年,陈佑启首先提出了科学合理地概括城市与乡村具有过渡性质地带的名称——“城乡交错带”的概念,“环城游憩带”即据此演变而来[2]。1998年,吴必虎教授在《区域旅游规划》一书中进行了定义首次定义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即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3]。之后,学者多以这一概念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对“环城游憩地”进行了定义,李江敏,刘承良将环城游憩地定义为环城市周边具备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可供游客停留并进行游憩活动的游憩区构成的空间载体,其中包括城市居民经常光顾的游憩场所以及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4]。环城游憩地区别于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是一种总体空间形态,而环城游憩地既可指总体范围又可指某个具体游憩旅游地,地域上不受行政区划限制,范围更广些。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环城游憩的研究逐渐趋向规划、开发利用、行为特征等方面,由关注地的演变逐渐转为关注人与地的相互影响。“环城游憩”的概念逐渐被学者关注,主要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进行界定,冯劲松从空间范畴出发,认为环城游憩是指在环城地域范围内(城市周边、近郊以及远郊地域),以农业文明、完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地方文化积淀以及部分现代文明景观为特色地域景观而开展的游憩活动[5];李江敏在该概念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将环城游憩定义为在环城市周边区域(范围远近则以城市居民出游能力和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而定,不受行政辖域所限),以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农业文明、地方文化积淀以及部分现代文明景观为载体而开展的休闲、观光、度假、娱乐等活动[6]。李江敏、刘承良从时间范畴出发,认为环城游憩是指城市居民到距中心城区约2小时左右可达(汽车、火车或轮船)区域内的休闲、度假、游乐等旅游行为[7]。
二、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研究
环城游憩空间形态研究室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学者采用定性分析、案例分析、计量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环城游憩空间结构,主要包括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演变规律两方面,并对环城游憩地类型进行了不同的划分。
(一)环城游憩空间形态研究
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相当丰富,国外多从旅游英国的Conzen认为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地域扩展的前沿,划分了内缘带、中缘带和外缘带三个组成部分[8];美国学者Gay提出了“都市旅游环带模式”,鉴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活动的差异,他以城市核心为中心,将城市外围划分4个环带进行区域旅游功能区分[9];进入70年代中期,以H.Carter与S.Wheatley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边缘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应以多角度来研究边缘带的演替[10];80年代初前苏联地理学家注意到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和“反动”[11];由于经济水平和出游习俗的不同,现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向郊区的游憩活动特征明显有别于中国环城游憩现象,西方城市郊区己经由临时性的周末出游活动空间转变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度假别墅游憩空间[12]。近年来国外环城游憩研究领域和方法都有所拓展:Cybriwsky通过对东京、纽约土地利用的观察,总结了发展新趋势开放城市周边空间[13]。
国内学者对于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机制和区位特征。吴必虎采用定性描述、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环城游憩带形成的要素,主要有居民出游需求、投资偏好、政府拉动,认为环城游憩空间区位选择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14]。苏平,党宁,吴必虎采用旅游计量地理方法根据环城游憩地的空间分布曲线,将其分为近城集聚、远城集聚、近城、远城双集聚三种形态[15]。周丽君调研了长春周边136个游憩区,归纳了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基本特征,时间上以近年开发建设为主、类型上多为度假游憩地、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上集中分布上,以城市周边和主要交通线附近为主[16]。李仁杰,郭风华,安颖认为环城游憩空间分布受高程影响:自然风景区受高程约束较小,历史文化遗迹、主题公园、度假村等则明显受高程约束,游憩地与河流分布密切相关,而环城游憩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的时间变化说明居民休闲游憩方式不断演变和游憩需求的持续增长[17]。秦志玉,胡秀丽,徐伟莲采用回转半径法,依据区域开发理论,认为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重点景区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18]。冯晓华,虞敬峰,孟晓敏发现乌鲁木齐市的环城游憩带具有“对市民出游的吸引力,政府的导向作用以及级差地租与旅行成本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形成机制特殊性[19]。潘立新,晋秀龙对跨行政区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都市圈经济的无缝对接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20]。此外,不少学者探讨了环城游憩带的演变规律:李江敏,刘承良发现武汉环城游憩带推进的逆层次化、区域功能的集聚化、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区域一体化三个方面[7];李连璞,付修勇(2006)探讨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发现环城游憩带存在“时空缩减”规律[21];郭鲁芳,王伟分析了定性分析环城游憩带发育机理,包括市场渗透、政府引导,还有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包括卫星模式、哑铃模式、泛三角模式[22];郭玲玲基于城市化的大背景,研究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现状与时空演变规律[23]。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理论的不断发展,环城游憩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从分布规律转为城市圈层划分:郭玲玲认为大连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是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其外部按第一、第二、第三环带向外扩展的“扇形结构”[23]。与郭玲玲等学者不同的是,有学者认为城市环城游憩带在空间上成圈层结构分布:吴必虎认为上海环城游憩带整体空间呈圈层结构[14];南颖等通过回转半径、缓冲分析、成本路径、网络分析、圈层插值等5种方法,分析发现中小型旅游城市比大城市更有必要和可能形成环城游憩圈层[24];师谦友,裴博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和统计方法,得出西安城郊游憩带呈现出以市区为中心的同心环状圈层结构特征,即人造娱乐圈层、近郊休闲圈层、人文观光圈层、郊野度假圈层、自然观光圈层、秦岭原生态圈层等六大圈层[25]。环城游憩的圈层的划分为政府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环城游憩地类型研究
苏平,党宁,吴必虎采用旅游计量地理方法,调研北京周边235个旅游地。归纳了环城游憩带类型,分别是人文观光旅游地、人工娱乐旅游地、自然观光旅游地、运动休闲旅游地[15]。张红根据游憩功能及其土地利用商业性程度的大小,将所有的游憩用地划分为商业性(即度假住宅区、主题公园、商业游憩区、附属游憩区)的和公益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地、博物馆、文物古迹、原野、河流湖泊及水库等区域)的两种基本类型[26]。王庆伟从斑块类型、等级、分布状态得出长春环城游憩地类型,包括旅游度假风景地、乡村民族民俗旅游地、文化遗址旅游地、产业旅游地、城市休闲公园五个大类[27]。周丽君、刘继生根据旅游资源的个性特征、主要旅游功能、游览区开发建设方向、经营特点和客源市场需求几个指标划分为度假游憩地、民俗游憩地、文化遗迹游憩地、观览游憩地、娱乐游憩地五个类型[16]。有的学者从旅游的构景物质基础出发,将其划分为:风景旅游地、文化旅游地、历史古迹旅游地、民族风情旅游地、现代工程旅游地、娱乐游憩旅游地和综合性旅游地[16]。徐玮、赵媛据南京周边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可将南京周边旅游地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自然观光旅游地、历史古迹旅游地、建筑设施旅游地、休憩疗养旅游地、观光农业旅游地[28]。师谦友,裴博根据可满足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状况和旅游地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主体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主要旅游功能和旅游活动性质,将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分为休闲度假旅游地——包括度假村、会议中心、旅游村镇、农业观光区等,人文观光旅游地——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建园林、科技文化艺术博物馆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包括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田园乡村等,人造娱乐旅游地——包括游乐场、主题公园等4大类型。旅游地类型的划分多从城市旅游资源条件出发。
三、环城游憩行为研究
环城游憩行为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描述分析、统计分析,主要侧重行为特征分析和相应的市场开发。
(一)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
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都对不同城市的环城游憩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李江敏,张立明归纳了武汉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分析环城游憩行为发展趋势[29];彭顺生归纳了广州市民环城游憩的行为特征[30];黄爱莲,潘东南分析了南宁市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31]。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出游动机、偏好及影响因素和体验要素的分析上。
在出游动机方面,P.Chaminuka等针对高低收入不同的群体实证研究在乡村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结论显示高收入群体更愿意花费更多费用在乡村进行优质的生态旅游[32];王辉、郭玲玲等的研究发现,居民环城游憩主要动机中,了解文化历史、运动健身、感情交流、增长见识等均排在靠后位置,25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喜欢刺激、冒险与新奇[33]。张述林,田万项通过构建AHP模型,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评价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认为旅游资源的休闲性、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区位条件是吸引旅游者前往的重要因子[34]。游客偏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环城游憩游客的偏好:吴必虎,伍佳,党宁总结了杭州居民对于环城游憩产品类型、目的地区位、游憩时间的偏好规律。不同时间的约束条件下,居民对环城游憩目的地区位偏好会呈现明显不同的倾向[35];蒋巍等在2011年时对福州市区居民的环城游憩调查中就得出将近60%的居民偏爱资源型,其中最喜爱的是湖泊水滨,其次是乡村田野,再者是森林山地,而历史名胜、主题公园和宗教场所吸引力相对薄弱[36]。而在陈华荣等的研究中也同样显示,历史古迹是目前环城游憩游客较少去的地方,但是却是游客作为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37]。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这些不同偏好的影响因素:蒋巍,王晓文,戴俊骋认为影响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因素主要概括为:时间、距离和信息因素[36];陈华荣,王晓鸣通过研究环城游憩带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认为客源市场对目的地选择有明显的偏好[37]。苏国良等学者在研究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时提到中国家庭是游憩休闲的最大群体,单身家庭的游憩现状明显最差[38]。
近几年,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游客的体验感知越来越受重视,更多的学者关注环城游憩体验感知:吴必虎等学者在研究环城游憩居民选择希望改进的方面时,得出“环境设施”和“服务”位居前面[35];宋秋对城市居民的游憩动机进行研究时得出的2个拉力因子也包括“环境质量”与“服务”,3个推力因子包括“感情交流”、“附带出游”和“求美求知”,其中“感情交流”是推动市民出游的最主要因子[39];陈华荣和王晓鸣认为景区服务水平和景区质量、特色影响着环城游憩居民选择游玩景点[37]。不少学者在研究环城游憩行为特征时都强调了“价格”和“交通”两个因素:吴必虎等研究发现,定价、交通及信息宣传是导致出游少的前三个原因,而安全性、环境设施及定价是游客最希望改进的三个方面[35];杨兴柱等认为居民游憩出游决策主要受感知距离的影响,而感知距离又受交通通达性的制约,交通通达性对游客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0];龙鑫、秦俊丽等学者认为经济条件是影响环城游憩居民出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41]。王辉,郭玲玲,宋丽认为,环城游憩游客更关注游憩地的环境卫生和服务态度[33];蒋巍,王晓文,戴俊骋认为认为影响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因素主要概括为:时间、距离和信息因素[36]。李江敏,丁黎明,李志飞(2008)基于期望差异模型,测度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满意度,比较了其期望和感知的特征差异。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总体满意度和感知差异进行了相关分析[42];现有研究虽然对于环城游憩行为特征进行了探讨,但对体验经济背景下环城游憩游客的体验需求、体验感受、游后行为意向等问题的实证研究还较少。
(二)环城游憩市场开发研究
IngoZasada基于对城市农产品需求及城市居民的体验需求分析,提出在城市边缘区大力开发参与性农场,同时具备生产及游憩功能[43];王铁,张宪玉(2009)探讨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包括客源市场、可进入性、乡村特征[44];陈华荣,王晓鸣以武汉市为样本研究了环城游憩带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37]。张述林,田万项通过构建AHP模型,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评价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认为旅游资源的休闲性、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区位条件是吸引旅游者前往的重要因子[34];冯晓华,虞静峰,梁坤发现高比重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吕翠华基于休闲视角对武汉环城游憩带乡俗产品的发展作了研究,认为武汉环城游憩带乡俗产品的开发,既需深度拓展乡村休闲游产品体系,还需强化武汉市与周边其他城市之间的乡村旅游联动开发[45]。彭燕,王慧,汪恒倞在对环城游憩带空间状况的分布和南昌游客行为特征做出分析后,认为南昌市环城游憩带具备良好的市场开发环境,应采取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整合资源,细分客源市场,塑造南昌环城游憩形象等对策[46]。
四、环城游憩发展意义研究
杨殷迪从第二居所的视角,探索近郊环城游憩带的发展[47];王淑华(2006)定性分析了环城游憩带已成为大城市旅游空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麦池,黄成林,李常沪以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认为应将乡村旅游归入中心城市的游憩带ReBAM并进行总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成[48];李俊纳基于城乡统筹和环城游憩带的相互作用,对长春市发展环城游憩带与长春市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49];胡浩,周丽君,南颖认为在市场自发驱动和政府宏观调控共同作用下,延吉市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具有促进延龙图旅游圈、延边州旅游圈、图们江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圈形成的潜力和发展前景[50];冯晓华,虞静峰,梁坤发现高比重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19];卢小丽,成宇行认为运用模型定量的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推动整个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51]。
五、环城游憩研究展望
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分析了环城游憩发展的背景,归纳了“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地”、“环城游憩”等概念,研究视线开始从大城市周边开始扩展至中小城市周边。(2)研究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和区位特征。有学者认为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市民对周末游憩消费的需求。ReBAM空间具同心圈层结构,但沿资源及投资集中地段呈一定偏离趋势。(3)调查分析了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对其目的地选择要求进行了研究。针对居民的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工作性质、生活方式的差异调查分析其选择游憩地的要求,为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市场导向。(4)对环城游憩带的项目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环城游憩带适宜开发度假、会议及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城郊可以划分为近郊和远郊,开发特色应各有侧重。
环城游憩现象是都市旅游的新生事物,虽然现已从不同角度对环城游憩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有些内容还有待深入,其中关于环城游憩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子缺乏全面分析,对中小型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演变规律和行为差异特征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者多数依据地理学理论从空间形态角度探讨环城游憩问题,对行为研究也只是针对不同地区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游客的体验感受、体验需求、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等问题探讨还太少,研究中应用管理学相关方法对环城游憩行为的量化研究也不多。环城游憩未来研究中可从管理学、行为学、地理学交叉视角探讨“人”与“地”的相互影响,用科学方法探寻环城游憩的发展战略与方向。
[1]赵媛,徐玮.近10年来我国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8(5).
[2]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
[3]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以上海为例[J].地理科学,2001(8).
[4]李江敏,刘承良.武汉环城游憩地空间演变研究[J].人文地理,2006(6).
[5]冯劲松.环城游憩空间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06.
[6]李江敏,严良.环城游憩行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7]李江敏,刘承良.武汉环城游憩地空间演变研究[J].人文地理,2006(6).
[8]Conzen,Alnwick,Norhubmberland.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M].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 NO.27.London.George Philip,1960:231.
[9]Gay Lieber,Fesenmiaier D R.Rec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London:EδF.N.Spon Ltd,1972:68.
[10]Carter,Wheatley.Fixation lines and fringe belts,land uses and social areas.19-century chang in the small tocon[J].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British Georgraphers,1979,4:89-94.
[11]普列奥布拉曾斯基,克列沃谢耶夫;吴必虎,蒋文莉等译.苏联游憩系统地理[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旅游教育专业印行,1989:146.
[12]Stephen,Smith.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Annals ofTourismResearc h,1987:78-119.
[13]Cybriwsky,Changing patterns of urban public space:Observation sand assessment fromthe Tokyoand NewYork metropolitan[J].Cities,1999,16(4):73-77.
[14]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以上海为例[J].地理科学,2001(8).
[15]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5:403-410.
[16]周丽君等.长春市环城游憩地基本特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科版,2005(12).
[17]李仁杰,郭风华,安颖.近十年北京环城游憩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1(01).
[18]秦志玉,胡秀丽,徐伟莲.基于区域经济理论的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06).
[19]冯晓华,虞敬峰,孟晓敏.中国典型内陆城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3(02).
[20]潘立新,晋秀龙.跨行政区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21).
[21]李连璞、付修勇.从“时空缩减”视角看环城游憩带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3).
[22]郭鲁芳,王伟.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培育路径研究[J].旅游学刊,2008(2).
[23]郭玲玲.城市化背景下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4]南颖,胡浩,朱锋,陈孝,张冲冲.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研究——以延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2(02).
[25]师谦友,裴博.西安城郊游憩带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26]张红.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与土地利用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4.
[27]王庆伟.长春郊区游憩景观空间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8]徐玮,赵媛.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5).
[29]李江敏,张立明.都是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J].开发研究,2004(6).
[30]彭顺生.广州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7(1).
[31]黄爱莲,潘东南.新休假制度与南宁市民环城游憩行为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1).
[33]王辉,郭玲玲,宋丽.大连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4]张述林,田万项.基于AHP的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环城游憩带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5]吴必虎,伍佳,党宁.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人文地理,2007(2).
[36]蒋巍,王晓文,戴俊骋.福州市区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02).
[37]陈华荣,王晓鸣.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3).
[38]苏国良,吴必虎,党宁.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06).
[39]宋秋.城市居民游憩动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8,22(6).
[40]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2).
[41]龙鑫,马耀峰.西安市城镇居民短期旅游行为特征及决策因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5).秦俊丽,林岚等.福州市民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
[42]李江敏,丁黎明,李志飞.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满意度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消费经济,2008,24(03).
[43]Ingo Zasada.Multifunctional peri-urban agriculture—A review of societal demands and the provis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by farming[J]. Land Use Policy,2011(1).
[44]王铁,张宪玉.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J].旅游学刊,2009(11).
[45]吕翠华.基于休闲视角的武汉环城游憩带乡俗产品发展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46]彭燕,王慧,汪恒倞.基于游客特征的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市场分析[J].企业经济,2013(03).
[47]杨殷迪.昆明市近郊环城游憩带内第二居所的发展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1(06).
[48]陈麦池,黄成林,李常沪.基于REMAB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9]李俊纳.城乡统筹背景下长春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0]胡浩,周丽君,南颖.图们江区域开发下延吉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的深层思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
[51]卢小丽,成宇行.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生态经济,2014(02).
责任编校:薛兵旺
minuka,Groeneveld.Tourist p
for eco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 adjacent to Kruger National Park:A choice experiment approach[J].TourismManagement,2011(2).
Review of Research on 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
LI Jiang-minTAN Li-juanLI We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Hubei,430074,China)
With the growingdemand ofChinese people for tourism,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longand short holidays and paid-leave system,tourism structure in China has changed greatly.At present,Chinese tourism is in the transition fromsightseeingmode tothe recreation mode and recreation around metropolis is in rapid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includingthe concepts ofrecreation around metropolis,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review,the paper draw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BAM(recreation belts around metropolis)research and predicts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recreation around metropolis;ReBAM;The spatial structure;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F592.7
A
2095-7955(2015)06-0016-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1156);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编号:TYEPT201435);
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CUGW130211)。
2015-11-18
李江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市场与管理;
谭丽娟,李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