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热点问题分析

2015-03-20梁艳芬研究员

国际贸易 2015年9期
关键词:金砖希腊欧元区

梁艳芬 研究员

金 融危机后的第七年——2015 年时间已经过半,目前看,世界经济仍未出现强势复苏势头,之前星光熠熠的美国黯然失色,增长率大不如预期般强劲,而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形势反而好于预期,使得发达经济体之间增速差距缩小。较为困难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除印度外都步入较过往更为纠结的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显示,一季度世界经济增长2.2%,低于预期约0.8 个百分点。经合组织 (OECD)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G20 国家经济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0.7%,较2014 年第四季度的0.8%放缓。同期,国际贸易低迷不振,OECD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额大幅下跌。其中,出口环比下跌7.1%;进口下跌9.5%。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全球贸易动向月度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5 月全球贸易量环比下降1.2%,与4 月下降0.2%相比,降幅进一步拉大。政策方面,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政策捉襟见肘;货币政策方面,除美国正在积极备战加息外,其他国家大多还无法摆脱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美元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大宗商品价格疲软,降低了美国复苏成本,但出口国则损失巨大。联合国5 月20日在其《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半年报告中预计,2015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仅为2.8%,2016 年有望达到3.1%。IMF 7 月9 日更新的世界经济增长预计显示,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低于2014 年,2016 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提高至3.8%。

一、发达经济体复苏差距收窄

2014 年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佳。一般认为2015 年美国经济升势加速,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将进一步拉大,凸显其引领地位。但受到严寒天气等因素影响,零售、制造业订单、新房开工和就业等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疲软,增长率只有0.6% (初次估计甚至为-0.2%),低于上年四季度的2.2%。7 月30 日官方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经济初估数据为增长2.3%。从短期形势看,就业状况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将支撑消费支出增长,美国经济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加快,但加速步伐仍然有限。最近IMF 将2015 年美国GDP增速从4 月份预计的3.1%降至2.5%,并呼吁美联储将其本轮首次加息推迟到2016 年。除了内部因素外,不利的外部因素,如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低速增长也影响了美国出口增长。上半年美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双双下跌。从较为长期的角度看,目前,美国进入了1940 年以来最黯淡的经济复苏周期。根据IMF 数据,截至2015 年二季度,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的这六年中,美国经济平均增速仅为1.8%,不仅低于2002—2007 年复苏周期内2.7%的年均增速,更低于 1991—2000 年 复 苏 周 期 内3.6%的年均增速。美国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长速度,一是因为人口老化;二是因为金融危机后劳动生产率明显下降。美联储预测,到2020 年美国经济增速在1.8%~2.5%之间。

过去五年间,欧洲经济一直是全球经济的拖累,至今尚未走上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增加的道路。欧元区核心国家受到外部需求低迷的拖累,2014 年德国制造业陷入萎缩局面,法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情况也不容乐观。高失业问题持续困扰欧元区,失业率均在10%以上。与此同时,欧元区核心国家仍要继续向希腊等债务危机国家提供援助,围绕希腊退出欧元区问题的争论也困扰着欧元区经济,欧元区陷入新一轮经济危机的风险一直未能完全消除,2014 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不到1%。进入2015 年,欧元区经济指标利好多于利空,经济企稳回升,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初估值甚至高于美国和英国。1 月份失业率降至11.2%,为2012 年4 月以来的最低值;3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终值上修至52.2,创10 个月高点。德国3 月制造业PMI 终值升至52.8,创11个月以来的新高;法国3 月制造业PMI 终值升至48.8、意大利和西班牙制造业PMI 双双走高,分别升至11 个月高点53.3 和2 个月高点54.3。在欧元走软等因素推动下,3 月份欧元区新出口订单创2014 年4 月以来的最大增幅。随着欧洲央行(ECB)实施购债计划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升通胀,加上欧元贬值带动出口,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增强。目前已有迹象表明,欧元区信贷已开始有所恢复,而能源价格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企业的信心。欧洲央行上调今明两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计的2015 年增长1%提高到 1.5%,2016 年为 1.9%。IMF 也将欧元区2015 年的增长率从之前的1.2%调升至1.5%。当然,欧元区要真正达到更大程度的繁荣和可持续的复苏,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是围绕希腊危机的一系列问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平息的;二是欧元区外围国家高负债的可持续性,在意大利和葡萄牙,政府债务额超过了各自 GDP 的130%,在爱尔兰、比利时和塞浦路斯,政府负债也超过了其GDP。IMF 预测,欧元区许多国家今年和明年的经济的低速增长,很难通过税收来减轻债务负担;三是财政政策持续收缩;四是结构性改革步伐缓慢。从中长期看,欧元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只有1%。其中,最严峻的问题是失业率。青年失业率更是引起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西班牙,这一数字达到近50%,意大利超过40%,葡萄牙达到32%。即便是在欧元区的核心国法国,青年人的失业率也近1/4。事实上,目前欧元区整体的经济水平仍低于2008 年年初。受危机影响的许多国家还未恢复至2008 年危机前的经济水平。目前来看,尽管欧元区已不再处于危险之中,但距离恢复健康的经济状况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日本方面,2014 年GDP 下降0.1%,为三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进入2015 年,企业投资生产、经济信心、出口等指标出现改善迹象。3 月份工厂产出回升好于2 月,一季度企业海外并购额创9 年新高,达到约3.9 万亿日元。3 月份内阁府经济观察家现况指数从2 月的50.1 升至52.2,前景指数从53.2升至53.4,出口初值同比增长从2.5%升至8.8%。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一季度日本实际增长年率环比1.0%,折合年率为增长3.9%。其中,个人消费增长0.4%,住宅投资增长1.7%,设备投资增长2.7%,公共投资减少1.5%。日本央行称,在截至2016 年3 月的财年中,日本经济增长1.7%,而通胀率将达到0.7%。日元疲弱和油价下跌对日本股市也产生积极影响。日本央行预期2015 财年可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对日本政府而言,扭转经济颓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经济又陷入萎缩,估计降幅为-1.9%。安倍政府已决定将原定2015 年10 月实行的消费税率再次上调计划延期至2017 年4 月;2014 年年末日本政府还批准了一项规模为290 亿美元的刺激支出计划,通过发放补贴、购物券等方式向日本经济成长落后地区和家庭提供帮助,但此举的刺激效果有待观察。乐观者认为,日本央行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的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悲观者认为,从长远角度看,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作用或大于其积极影响,可能对日本经济增长及物价稳定造成损害。为维持对疲弱经济复苏的支持,量化宽松政策的成效尽管并不十分突出,但短期内仍难以退出。IMF 预计201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8%,2016年增长1.2%。

二、金砖国家经济进入调整周期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10—2013 年,金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究其原因,一是金砖国家基本远离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核心区,没有受到危机的正面冲击,直接损失相对较小;二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金砖国家响应G20 号召,也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三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令冗余资金涌入金砖国家市场,增加了金砖国家的流动性。但自2013 年下半年起,世界经济低迷状况持续,突发事件和地缘风险再度令世界经济蒙上阴影,增速缓慢、复苏步伐艰难且不均衡,金砖国家经济大受影响,出口大幅萎缩,特别是以出口资源型产品为主的俄罗斯和巴西,货物贸易出口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入退出的预期轨道,国际资本酝酿回流美国市场,部分金砖国家遭遇了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拖累。根据世界银行预测,美国加息可能导致新兴国家GDP 下滑1.8%,同时引发这些国家的本币贬值。面对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金砖国家进入了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之中。具体表现在:中国提出增质提效的发展目标;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纷纷提出经济和机制的改革;南非则被动承受着全球经济整体环境不佳的困扰。2014 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只有0.6%;巴西经济增长率仅为0.1%;南非的经济增长率为1.5%,远低于原定2.7%的增长目标;中国经济增长7.4%,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

2015 年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截至2015 年年中,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财新)的PMI 指数就分别较年初下降了4.2、1.6、1.8 和0.3,除了印度,金砖五国的PMI 都处于50 的枯荣线以下。一季度,巴西经济环比下降了0.2%,同比则下降1.6%,1-4月,环比继续下降0.9%,成为自2009 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2015 年1-6 月,巴西货物贸易出口同比下降14.7%,进口下降18.5%。经济减速,通胀压力依旧,货币贬值领跌新兴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进一步拖累经济,作为曾经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的巴西,如今深陷“滞胀”漩涡不能自拔,只能依赖加息挽救已经衰退的经济。巴西央行不得不逆势连续加息七次,导致基准利率升至14.25%的惊人高位,目前巴西基准利率已刷新2006 年8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通胀率为9.25%,是政府通胀目标的两倍,并创下11 年来新高。可以说,目前是巴西25年来最严重和最困难的时期。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和IMF 最新报告均预计,2015 年巴西经济将下滑1.5%,巴西政府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萎缩1.2%。

经济更为困难的是俄罗斯,一方面面临全球油价下跌、卢布汇率大跳水 (卢布曾贬值高达50%)的经济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地缘政治危机造成的西方国家对其的经济制裁。一季度,俄罗斯经济萎缩2.2%,二季度继续下降4.6%,创六年最大降幅。油价下跌和货币贬值对俄罗斯政府而言是雪上加霜。目前俄罗斯通胀率达到15.6%,是13 年来的最高水平。俄罗斯央行为抑制卢布贬值,通过提高指导利率反向调节,而这又进一步抑制了本已萎靡不振的经济。当局对未来也非常悲观,俄罗斯央行预计俄罗斯今年GDP 将萎缩3.2%。IMF 预计2015 年俄罗斯经济下滑3.4%。在此之前,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以及俄罗斯政府的进口替代政策,俄罗斯还一度被认为已经度过了经济最困难的时光。

中国和印度是金砖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较高的两个国家。2014财年,印度GDP 增长7.3%,创4年来最高,与中国的差距缩小到0.1 个百分点。2014 年四季度印度经济增长达到7.5%,超过同期中国的7.3%,2015 年一季度印度经济增长7.5%,中国增速为7.0%,这意味着印度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超越中国。IMF 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世界银行也做出同样预期。

从经济状况看,印度目前的表现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形较为相似。新总理莫迪上台后,对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放宽外国直接投资限制、税收改革、重新修订劳工和土地征收法规,大力发展制造业及发展铁路和智慧型城市等。这一系列努力已初见成效,消费者和商人对经济前景乐观,消费和投资均受到刺激。印度也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制造业主要面向国内,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在产业发展方面,印度致力于打造本国的硅谷,这与后危机时代全球IT 产业升级、创新的模式相辅相成。但印度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也倍受质疑,主要是经济高速增长数据部分得益于统计方法的改变,而非实际经济规模的扩张。从2015年1 月30 日开始,印度将计算GDP 的基准年份从2005 年后移至2012 年,同时将生产成本计价改为市场计价,其结果是,印度前两个财年的GDP 增速被大幅上修。2012 财年GDP 增速由4.7%上调至5.1%;而2013 财年GDP 增速更是从此前的4.7%大幅上修至6.9%,幅度近50%。难怪印度前总理和一些经济学家均认为,印度的高增长有夸大嫌疑。

三、希腊债务危机催生欧元区制度性改革

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已久,从最初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超标导致财政状况恶化,引发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政府借贷成本大幅提高,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同时依靠德、法等国贷款或国际机构的接济度日。但是,由于希腊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加入欧元区时就较为勉强,加上管理乏善,几番救助计划实施后,希腊仍无起色。2014年希腊公共债务占 GDP 的177.1%,3 倍于欧盟标准。今年6月30 日,希腊又面临了4 笔总额为17 亿欧元的必须偿还债款却无力偿还的违约压力。为了避免希腊债务变成无法偿还的死账,债权人提出延长5 个月、救济155 亿欧元的一揽子增税减支紧缩改革方案,但遭到希腊政府和61.3%选民的反对,进而将希腊和债权人都推向了悬崖。对于希腊而言,不偿还就必须退出欧元区,尽管希腊政府和民众都嚣张地认为,他们不怕退出,但希腊真正“退欧”绝非易事。且不说新货币从发行到流通、到被社会认可、建立独立的金融信用体系需要时间,即使希腊成功建立新的金融体系,它也有可能成为欧洲的“城中村”或孤岛。对于欧元区而言,一方面,希腊退出欧元区,将给其他类似国家树立坏榜样,也必然打击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引发欧元贬值和股市震荡。另一方面,尽管希腊是个欧洲小国,2464 亿美元的GDP 只不过占到欧元区总值的1.9%,但其地缘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扼守着欧洲的南大门,是欧盟和北约抵御俄罗斯等东方势力并阻挡非法移民的桥头堡。正是由于后果的不堪设想,核心施救国也不敢轻易对希腊挥手告别,希腊也正是利用了这点来进行长期博弈。为避免双输局面出现,希腊和债权人又退回到谈判桌前。

8 月11 日,经过夜以继日的马拉松磋商,希腊和国际债权人终于达成了一项巨额援助协议,该协议有望让希腊获得860 亿欧元的新贷款,具体条件尚未全部公开,但估计希腊至少要做出进一步改革的承诺,如改革消费税和养老金系统,并进一步削减政府预算,同时售卖国有资产,并将所得注入一个由国际债权人监管的基金等。希腊暂免“退欧”,却面临深陷衰退的黯淡未来。

对于欧元区和欧洲央行来说,则需要反思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训,尝试改革和完善欧元区制度纪律。欧元区建立之初,目标便是加速欧洲一体化,但在十多年来的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一是欧洲货币体系没有建立银行业联盟,没有监管体系,没有退出机制,可以说,欧元区从诞生之初便烙上了众多瑕疵。二是成员国之间较大的贫富差距,成为后来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因此,未来欧元区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一是尝试建立主权国家破产机制,对于长期不合作的违约国,退出欧元区或迟早成为最后选项。二是加强财政纪律,严格控制政府债务率及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三是要求危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整,包括财政整合和结构性改革。

四、美国货币“政策市”波及全球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还是在有管理的计划经济体系下,其作用事实上基本是一致的。自2014 年下半年起,伴随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信息,全球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不断加剧。2015 年以来,加息成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每次例会的必然议题,目前市场和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加息政策的真正落地,今年12 月的可能性要大于9 月,这意味着今年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都将被美国货币政策的动向所牵制。而欧元区和日本需要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低通胀和需求不足。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不得不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整。目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失衡的矛盾有增无减,美元升值趋势仍在延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迷,通缩压力挥之不去。IMF 警告称,由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差距拉大,将导致美元进一步升值,这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比如总债务水平较高、外汇债务比例较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不小的考验。

(一)美元汇率持续升值

自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的一年里,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及瑞郎)升值20%。多种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持续下滑:在过去一年中,俄罗斯卢布对美元已累计贬值达到40%,排在第二的是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累计贬值达34%。亚太货币中澳元对美元刷新6 年新低,印尼卢比则跌至近20 年低位。美元走强对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双重伤害,既削弱了收入增长,又降低资金流入。由于货币贬值、资本流出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而下降的外汇储备又导致这些经济体的基础货币增速下滑。热钱从新兴市场不断回流美国,致使美国股市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将会更加频繁,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本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加重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负担,货币大幅度贬值还引发外储下降流失。作为衡量全球外储的权威指标,IMF 的COFER 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外储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从2014 年二季度的8.06 万亿美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7.5 万亿美元,下降5600 亿美元。

(二)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偏软

国际石油价格自2014 年6 月起加速下跌,从最高点每桶115 美元跌至年末的56 美元左右,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累计下跌近50%,跌至5 年多来最低水平,跌速之快、跌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期。导致本轮油价大跌的主要因素是,非传统的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得益于新技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2014 年美国原油产量飙升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佩克调整石油战略(拒绝减产);地缘政治危机和美元汇率升值。进入2015年,油价延续下跌态势。油价下跌影响广泛,对于进口国来说,直接导致进口成本下降,刺激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复苏。IMF 估计,油价下滑持续可望提振2015年全球经济0.3 ~0.7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中进口石油比重较大的日本和欧元区得到的好处要大于美国。但对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经济上则遭受沉重打击,同时增添政治动荡风险,加剧金融风险,影响投向能源行业的信贷安全和石油出口国的货币汇率。

2015 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全面大跌,黄金、白银、原油、铜、铝累计跌幅达到6.76%、6.18%、10.67%、16.69% 和11.46%。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预计在市场供过于求、经济下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和美元持续走强的交叉影响下,2015 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的颓势仍将持续。其中,2015 年能源类价格总体将下降约39%,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真正复苏可能要到2016 年。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场暴跌还掀起通货紧缩恐慌,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2015年二季度全球通胀率仅为1.6%,低于去年年底的2%。虽然其预计2015 年全年通胀率将上升,但这是以大宗商品价格和经济增长不会进一步走软的假设为前提的。

猜你喜欢

金砖希腊欧元区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El nuevo mundo de los BRICS
迎金砖会议
“金砖”褪色
欧债危机引发的欧元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