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深处跃动的文字
——《牧晚亭文集》阅读手记

2015-03-20王绍晶

文化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香妃本溪文集

王绍晶

(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心灵深处跃动的文字
——《牧晚亭文集》阅读手记

王绍晶

(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牧晚亭文集》是本溪作者王岫亭的创作文集,她的作品能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视觉和观察力,细腻的文思以及秀美的文笔。其创作的特点:一是对各类题材和体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二是作品散发着浓郁的诗情和深邃幽远的意境;三是注重遣词造句,在词语运用上反复斟酌,精心雕琢。本文从《牧晚亭文集》创作内容和创作特点两大方面对王岫亭的创作文集进行评介。

《牧晚亭文集》;王岫亭;创作内容;创作特点

《牧晚亭文集》是本溪作者王岫亭的创作文集。“牧晚亭”是作者王岫亭搞文学创作所使用的笔名。多年来,王岫亭有散文、杂文、小说、诗歌、辞赋、报告文学、人物通讯、调研论文等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杂志中发表,部分篇章收录于网络小说栏目“红袖添香”的原创个人文集——《牧晚亭文集》之中。阅读她的作品,能感受到女性作家特有的风格,细腻的文思以及秀美的文笔。

一、创作源泉

王岫亭说:“我习惯了每到一地,必探访历史踪迹,并以游记记之。”[1]阅读王岫亭在历史感悟中抒怀的游记散文,能感受到她心灵深处的跃动以及思接千载的情思。如《长生殿前》剖析了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篇长恨有风情’,然而,不管《长恨歌》写得多么感人,只是‘艺术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与它无关。”唐明皇李隆基对杨贵妃是不是真爱,王岫亭发出了掷地有声的疑问。在《无字碑下》解读无字碑背后文字的同时,解读那个美丽而坚韧的盛唐女子武则天。“无字碑下,埋藏着一代女皇的喜怒哀乐和功过是非。历史将一切完美、恩惠和所有的机遇统统赐予了这个女人,透过那高高的无字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平凡的女性几经挣扎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一个女人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权术,看到她敢于与天子比高低的胆识与谋略,看到她敢于蔑视男尊女卑的思想与观念……”。王岫亭以女性视角对一代女皇武则天抒发了由衷的赞叹。《是耶非耶香妃魂》是写金庸笔下那个“是耶非耶,化为蝴蝶”的香妃。这个美艳绝伦、体有异香且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妃,是那么令王岫亭着迷,出生地喀什令她神往。于是王岫亭去喀什,拜见香妃陵寝,辗转之余恍然明白:“乾隆皇帝与香妃的爱情只不过是一个令人憧憬的完美童话罢了。乾隆皇帝演绎的是维护大清江山长治久安,不得不展现给天下人的一种作秀之爱。”表达了她对香妃凄惨命运的无限感慨。

二、对历史题材的开掘

展读王岫亭作品,发现她有关历史题材作品的主题开掘得也相当深远。如《大唐王子李恪的悲情命运》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李恪这一代的皇位之争实在不如他的老子们那一代玩得惊心动魄,如果李恪胆子再大一些,索性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事变,那唐朝的历史必将要改写了。也许,就不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亦不会出现著名的开元盛世,不会有安史之乱,一切或许有更好的发展,或许有更糟的结局。”王岫亭通过对李恪悲剧命运的的解读,揭示了皇权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深刻披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再如《感恩关云长》《红颜偏无媚骨》《地道战的军事智慧》等写史之作,都反映了她的思想深度。

多年来,王岫亭始终不放弃对历史踪迹的探访,不放弃思考和言说的能力,无论历史怎样演绎,她总有自己的表达。诸如此类文章还有《少林寺,打动世界》《流光溢彩五台山》《“云间部落”的传奇》《马蹄下的故国》《叹洛神》《千载风流薛涛笺》《走笔西藏》《遥谒文成公主》等等。

三、悲怆的爱情描写

善于描写爱情悲剧的梁羽生对王岫亭的创作影响颇深,使其作品大都涉及爱情这个主题。王岫亭曾这样评价梁羽生:“他的书更像风花雪月、凄清婉转的散文诗,读过之后,如鲠在噎,痛彻心扉。我在梁羽生的武侠世界里,领悟了情感散文的情绪宣泄和心灵倾诉,是以我喜欢以散文的意境创作小说。”[2]在王岫亭的作品中,爱情像宗教一样成为一种信仰,每个人纵然承受千锤百炼,仍不失心中那一份对完美爱情的执著。王岫亭捕捉到现代都市爱情的种种面孔,因而,她的爱情故事多具有凄婉感伤的色彩。

小说《双面美人鱼》描述了职场丽人白杨的一段情感经历。主人公白杨是一个职场中的小职员,刚刚遭受男友移情别恋的她,又因领导质疑而辞职。之后,钟情于男主人公孟拓,却又败在好友手下。于是,王岫亭感叹道:“原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问世间,什么可以永恒,每一次心跳,每一滴眼泪,还是每一次梦境?这个曾经想爱而不能去爱的人,已是不可牵扯的清风流云。”小说表达了渴求心灵慰藉而不得的无奈与失落,文思细腻,真情感人。

“漫长岁月里,谁晓得,自己将会遇见谁,谁将是自己的最爱?总有一些相遇是错误,总有一些暧昧误认为是爱情。那一刻,我苍凉的心在高尚冰冷的拒绝中,慢慢封冻。”这是小说《黯然情人节》中的一段描写。小说通过描写职员苗小小的一段情感挫败的经历,表达了对纯真美好爱情的向往。小说以浪漫主义的笔触讴歌美好的爱情和人性,含有一种真善美的人生真谛。

王岫亭善于写爱情悲剧,悲剧因素大多是欲爱而不能,这些爱情悲剧中的女子对真爱充满向往,即使爱情无果,也执着于爱的过程。正像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些拥有真性情、敢恨敢爱的女子,最后却以生命的了结来收场,这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气氛。王岫亭笔下的爱情,虽然没有善终,但爱得执着,爱得痴迷,依然壮美悲怆。

四、涉猎广泛

王岫亭的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如《考场规则》《父亲的风筝》《渴望延续美丽》《家有小女初长成》《张爱玲,放弃亦灿然》等文章,抒写人生感悟;《白沙湾之夜》《洛阳水席》《海岛椰情》《雪域歌舞》《太子河遐思》《本溪·太子河》《本溪赋》《太子河记》等散文、辞赋则是描摹时代风情物貌;《剑胆琴心》《人生的超越》《爱心铸就的丰碑》《穿越时空的虹》《执着人生》《天宽地阔话大庆》《惠农风暖》等随笔杂文、报告文学则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状貌。这些作品既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她的人生态度。

五、风格独特

王岫亭的创作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细致而不露骨,含蓄而有余味,仔细阅读她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作品的创作特点。首先,对各类题材和体裁的驾驭能力,触类旁通,驾轻就熟。无论是散文、杂文、小说、诗歌、辞赋、报告文学等形式,还是政治历史、社会宗教、世俗风土、人情礼往、心灵感悟等内容,都勇于尝试。其次,作品散发着浓郁的诗情和深邃幽远的意境。作品中王岫亭很少对一事一物、一草一木做细致具体的客观描摹,而是侧重抒写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挥洒个人情趣,神思独运,意味深长。深入其中,会体味一种典雅与优美的韵味。第三,注重遣词造句,在词语运用上反复斟酌,精心雕琢。王岫亭用诗化般优美精炼的语言入文入句,她认为:“好的作家能在语言上控制节奏和意境,在读者有所期待的时候兀然停止。”[3]

品读王岫亭的作品,就是在与她进行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走进她的心灵世界,触摸到文字背后的心灵。所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在这种慢慢的品读和体味中,犹如在品一杯清茶,愈久弥香,回味悠长。

[1][2][3]王岫亭.本溪作家作品评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0.65-66.

【责任编辑:王 崇】

I207.25

A

1673-7725(2015)04-0210-03

2015-02-05

王绍晶(1964-),女,辽宁本溪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香妃本溪文集
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风光
本溪绿石谷景区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郭汉城文集》简介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姜大同
高阳台·本溪枫叶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