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地名的文化学价值
2015-03-20程卫琴
程卫琴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平遥地名的文化学价值
程卫琴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平遥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地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根据《平遥县地名录》的记载,以平遥县的行政地名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这些地名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对平遥地名所反映出的平遥人民独特的重宗族心态、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历史事件、民间传说、谐音雅化等文化内涵作了深入分析,力图较为全面地揭示平遥地名的文化学价值,进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平遥。
平遥;地名;文化
一、引言
地名是人们对于特定方位、地域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1]地名属于语言的范畴,是词汇中的专有名词,就功能而言,它是标记和识别不同地域的名称,但是地名不仅能够用来指称某一地理实体,表明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类型,更重要的它还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含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平遥的地名真实地记载了平遥的历史,通过这些地名的由来、发展和演变,我们可以窥探出平遥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寻觅出平遥人民独特的宗教信仰、社会心态等。
二、平遥县概况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端,隶属晋中市。总面积约 1260平方公里,人口50.27万,全县共辖273个行政村。居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太原机场9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平遥古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上古时期称为“古陶”,是帝尧的封地,春秋时为晋国古邑,战国时属于赵国,称为“中都”,秦统一后置平陶县,西汉又置中都县,北魏时,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为了避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名字,改为“平遥”,沿用至今。
悠久的历史,使古城钟灵毓秀,注定了它的地名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平遥的地名不仅见证了平遥的历史沿革,也见证了它的社会变迁。从这些地名中,我们不仅能够寻觅到平遥人民重视宗族的社会心态、传统道德观念,也能感受到纯朴的平遥人民所特有的宗教信仰,聆听许多有关平遥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品味平遥人民求雅、求吉的良好愿望。
三、平遥地名的文化学价值
地名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地名就是一部浓缩的史书,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平遥古城作为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其地名中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很高的文化学价值。
(一)姓氏地名反映出平遥人重视宗族的社会心态
姓氏地名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是宗法制度在地名文化中的一种反映。以姓氏来命名地名是有历史渊源的。我国的姓氏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1]在古代,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姓”主要用来区别血统,“氏”用来区别子孙。进入夏商周时期,姓氏又被赋予了阶级色彩,尤其是氏,都是通过统治阶级的赐封才得到的,平民百姓则没有姓氏。战国以后,人们逐渐以“氏”为“姓”,本来有别的姓、氏开始通用。秦统一后,庶人也慢慢地开始拥有自己的姓。至宋代,父系血统宗族共同体大量涌现,宗法制也异常地兴盛,因此,从实施的范围来说,姓也体现出了较多的民间特征,几乎所有乡间的百姓都被划归到了不同宗族的共同体当中。从此以后,乡村便多聚族而居,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应运而生。
在平遥县的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有很多。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单一姓氏命名的,其形式通常是“姓+通名”或“姓 +家 +通名”。如:
姓+通名:梁村、郝村、韩庄、庞庄、杨岭、常村、范村、武村、段村等。
姓 +家 +通名:阎家庄、蒋家堡、贾家庄、白家庄、程家庄、乔家山等。
另外,也有一部分是以两个姓氏连用命名的,如:侯冀、梁赵、魏乐、王郭、侯郭、冀郭等,这说明平遥的先民是非常重视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的。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平遥姓氏地名中,保留了一些至少在现在的当地人看来是非常罕见的姓氏。如:兰村、靳村、魏乐、桑城等,其中的“兰、靳、乐、桑、城”等姓氏大多数在当地已无传人,而地名却沿用至今,这说明地名具有很好的传承性,也说明人们潜意识中非常重视家族观念,即使这些地名很多已经名不副实了,但他们也不愿轻易地去改变其名称。
在平遥,还存在着一些伴随着某一家族势力的增强而演变成的新的姓氏地名。如:乔家山,由最初的廉家山改名而成;梁坡底,由王坡底改名而成;段村,由张村改名而成;彭坡头,因后迁来的彭姓人多势众而得名。这反映出人们往往把姓当作其宗族的标志,希望能够借此名扬四方。
(二)平遥地名反映出的传统道德观念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说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强调“爱人”,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要尊敬师长、讲求诚信、知恩图报、仁爱厚重,重视教化的作用,并希望能用礼教平和来阻止战争。这种思想经过了历代统治者的宣传教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根本的道德规范,影响着数千年来华夏儿女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在平遥,大批以儒家伦理观念命名的地名便是很好的印证。如:仁庄、西善信、孔子峪、修德、钦贤、希贤、希尧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严重,给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人民苦不堪言。山西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平遥又处于山西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使平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饱经战乱苦难的平遥人民,对战争产生了一种惧怕感,他们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希望社会安定和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福寿安康、和顺兴隆,于是他们便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与理想寄托在了当地的一些地名中。[2]如:宁固,企盼安宁永固;香乐,盼望生活美满;黄仓,向往粮丰仓满;长寿,希望百姓福寿延年;新盛,希望兴旺发达;赵坦,村民希望自己一生道路平坦无阻;良如壁,含“佳良为贵,美丽如壁”之意,等等。
(三)平遥地名反映出平遥人的宗教信仰
在我国,存在着多种宗教,但却没有国教。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文化,使中国人非常注重现实利益。[3]宗教信仰往往是人民渴求得到救助的表现,所以中国人历来崇尚多神信仰,是泛神主义者。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在地名中可以看到它的印迹。
在平遥,人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从地名中可见一斑。佛教从东汉传入我国之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变得中国化,在教义、礼仪上日益适应中国民众的需要。它宣扬人可以通过刻苦修行来解脱痛苦,最终走向极乐世界;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建立功德。对佛理的探究是历代中国僧人关注的焦点,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理论联系密切,更多地表现出儒家所提倡的对现实人生的关爱。[4]平遥地名中,如源神庙、下石庵、上神南、下神南、石庵、石佛、西观寺等,都与百姓的佛教信仰有关,是他们信奉佛教的体现。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重视今生,以修身养性为其现实利益,主张清静无为;崇拜神仙,以长生不老为信仰目标,认为人可以通过修道向善而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并且得道之后会有极高的法力,可以济世度人。于是每一个道教徒都希望能够成仙,这在平遥地名中也有体现。[5]如:横坡,“据该村道庄庙碑记,原名为仙坡,因道教信念而得名。后有一智师,依其地貌改为横坡。[6]另外,道教的宫观堂等庙宇在平遥地名中也有体现,如:净化村,因该村修有一座净乐宫得名;二郎村,因该村修有一座二郎庙得名,等等。
宗教以对整体人类的终极关怀为最高理念。从平遥的宗教地名可以看出,受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宗教往往强调立功德、行善事,平遥的百姓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注重现实利益,只要他们觉得能够驱灾避祸、救苦降福,每一个神灵都可以膜拜。
(四)平遥地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地名作为一种固定语言,见证了一定的人类社会历史,也负载着一定的人类文化。平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许多地名中都带有历史的痕迹,其地名除了记载一定的历史事实之外,也蕴含着平遥民间丰富的传说故事。如:
游驾:承载了西汉时期吕后出游中原,御驾路经平遥的历史。
南胡:承载了唐朝五代十国时期胡人入侵,并在此地活动的历史。
回回堡:承载了清朝顺治年间回民造反到此,该村村民幸免于兵灾之患的历史。
西羌:承载了三国时蜀将马绍(西凉人,也称作羌人)阵亡于此的历史。
娃留:相传,此村古时有个外出谋生的人,家里留下了妻子和幼儿,某日托同事到家里看访,贫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默然出门张罗,客人见此情景,想要不辞而别,奈其幼儿啼哭不止,客人不忍离去。一会儿,贫妇剪去长发捧米而归,客人感激之至,临走时留诗:“娃娃致留意,削发待宾朋”。[7]从此便有“娃留村”和“待宾村”之称,现今常被称为娃留。
牛郎沟:相传,古时此地有一位不知姓名的放牛郎,他与牛相依为命,不辞劳苦,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处处无家处处家,后来牛郎赶着牛一去无踪,人们为怀念他,取名叫牛郎沟。
平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散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们有一些就蕴藏在平遥的地名中。其中反映历史事件的地名,记载了发生在平遥的历史事实,是我们了解古代平遥乃至中国历史的一个窗口,有利于现代史学家们的研究。而民间传说类地名,则是平遥人民以这些地名为题材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文学,往往一个地名背后就有一个瑰丽动人的故事,这些地名故事总是力图表现勤劳勇敢、诚实厚道等道德观念,寄托着平遥人民美好的愿望,也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五)平遥地名由俗变雅反映出平遥人民的求雅心理
平遥的很多地名,最初往往都是先民们的一种自发行为,十分随意和朴实,只要叫着顺口、不重名、且能够表明新居住地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审美趣味与素质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此类地名往往就显得不够文雅。于是平遥人民便给这些地方更换名字,以适应他们求吉、求雅的心理,其中很多是通过谐音的办法实现的。[8]如:
希尧:原名细腰,因村庄的地貌形似葫芦而得名,后人因感觉村名不雅,以同音改称为希尧,希望村里多出像尧舜一样的人。
阎长头:原名盐场头,相传在明朝年间,此地常遭洪水淹没,形成了一片盐碱地,人们利用这一条件,以熬盐为生,因此而得名盐场头,后因此名不雅,谐音改为阎长头。
东良鹤:原名东良黑,1912年平遥“百川通”票行老板李钟林因原名不雅,把“黑”改为“鹤”,得名东良鹤。
四、结语
地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此处的地名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平遥的点点滴滴,具有很高的文化学价值,是人们了解平遥的独特窗口。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31.
[2]平遥县人民政府编.平遥县地名录[M].平遥:平遥县人民政府,1984.56.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78.
[4]张晓涛.地名中的文化现象浅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5]郭利霞,侯瑞芬.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4).
[6]杨冬梅.罗定方言地名及其文化内涵[J].语文建设,2014,(9).
[7]宋秀秀.余杭地名文化初探[J].汉字文化,2009,(3).
[8]刘泽玲.临汾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王 崇】
G07
A
1673-7725(2015)04-0184-04
2015-03-14
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平遥地名的文化学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411407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程卫琴(1989-),女,山西平遥人,主要从事语体修辞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