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视角
2015-03-20蒋成陈
蒋成陈,梁 红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正如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家露丝·伊利格瑞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两性差别即使算不上最热门的话题,也肯定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1]近年来,“女汉子”“娘炮”等词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的流行语。女汉子,指的是女性中比较坚强、独立,不拘小节等拥有传统男性特征的一部分人。 娘炮,指的是男性中比较阴柔,行为举止偏向女性的一类人。此类新兴词汇的流行,表现出人们对于传统性别特征的坚守,认为女人就该温柔、感性、淑女;男人就该坚强、刚毅、理性。一旦个体的性格特征偏离了传统性别的认知,在群体中就会受到人们异样的眼光与非议,从而导致某些“假小子”“娘娘腔”,对自我性别特征的不自信不悦纳,容易让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与压力。
1 大学生性别意识状况
截止2014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 468.1万。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栋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平,我国目前大学生的性别意识状况不容乐观。
1.1 女大学生性别意识
教育部2013 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女大学生人数已经连续四年超过男大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政府政策照顾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了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当代女性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思想素养都远超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高等教育的普及并不意味着正确的性别观念已经深入大学生脑中。回顾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几十年历程,很难捕捉到性别教育的身影。直至2011 年7 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其中“妇女与教育”这一条目明确规定:“实施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性别评估。在课程和教材相关指导机构中增加社会性别专家。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中充分体现社会性别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这表明性别教育已经开始被主流意识形态所重视。在此大前提下,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探究并开设有关性别教育的课程。但由于国内女性学与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在时间或是在财政支持与社会接受程度上都落后于西方,所以国内高校的性别教育课程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尚未真正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内容。
在此背景上,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呈现橄榄型的分布状。只有极少数的女性意识到性别角色、性别平等的真正含义并付诸实践,亦仅有极少数的女性还尚存封建残余的男尊女卑思想。绝大部分中间水准的女性都处于性别意识迷乱层面。一方面,她们不认同男尊女卑的观点,另一方面,因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在选择做“淑女”或“女强人”之间产生了迷惑[2]。她们一方面渴望成为独立女性,自立自强;另一方面是面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就业歧视等局面容易动摇。2012 年腾讯麦可思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无论是在高职、本科还是硕士、博士中的就业率女性都低于男性,且七成大学生认为男性更容易找工作。
1.2 男大学生性别意识
性别问题并非仅存在于女性领域,它同样牵涉到男性的自我发展与进步。女大学生在主观成长与客观环境中迷茫,男大学生亦在传统性别观念与社会现实中挣扎。传统的性别观念要求男性阳刚、坚强、理性,在社会中处于“强者”地位。一方面,刻板的性别观念可能促使男性“大男子主义”的膨胀,容易对女性造成偏见;另一方面,“无所不能”的角色期待给男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男性特权也是一个陷阱,而且它是以长久的压力和紧张换来的,这种压力和紧张是男人在一切场合展示男子气概的义务强加给每个男人的,有时甚至发展至荒谬的地步。”[3]
2 性别教育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分析
针对当前大学生性别意识不容乐观的局面,将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现实呼应,也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以及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让性别教育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2.1 性别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正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出发点与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劳动力活动的全面发展;二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让大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自我素质,努力达到自我完善。在任何一种关系中,性别因素都至关重要,对于性别的正确认识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起点,是否接纳自我性别、怎样看待异性性别以及对自我性别特征有何认识都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5]。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都是具体的完整的人,所谓具体的完整的人是指从事社会实践的有生命的人,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所以,性别是具体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忽视了性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性别意识缺失
2.2.1 教师性别意识缺失
当前高校老师大多都缺乏性别意识,仍旧以传统的性别标准来要求或评价学生。传统观念认为男学生应该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女学生应该安静沉稳,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传达这种认知,从而强化学生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2.2.2 教材内容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课包含四门教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此,笔者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来分析思政课内容中性别教育的缺失。
《基础》的第三章是“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其中并无涉及性别教育。如果学生无法对性别角色有正确的认知,没有形成性别平等的观念,何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何以打破传统刻板的性别印象?何以让女大学生走出束缚,勇敢地追求自我、培养“四自”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女性呢?又何以让男大学生正确认识男女平等,消除大男子主义观念和卸下“男性无所不能”的心理负担呢[6]?
同样,在《基础》的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中,缺失了性别教育就会让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家庭定位,两性仍旧会继续延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这既不利于女大学生的个体成长,也不利两性在家庭与事业中的和谐发展。
《基础》的第七章是“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现如今,关于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男性话语体系之下,女大学生缺乏对自我性别的肯定与追求,就会默认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不会动用法律武器来争取自我的权利。这既是对个体权利的放逐,又会阻碍整个法律体系的进步。
2.3 性别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视角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缺乏实效性的困境。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很难真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往往有“照本宣科”与“假大空”之现象。把性别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又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本主义的价值诉求。性别教育的新视角,能够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从而解决男女大学生在各自性别发展上的困惑与迷茫,对所谓“女汉子”“娘炮”的接纳,打破刻板性别印象,塑造更符合个体身心健康的双性化人格。
3 将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行性分析
让性别教育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不仅要传播男女平等的观点,消除性别歧视,还应该针对两性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性别教育并非消除两性差异,而是在差异之上促进两性更理想地发展。其中,科尔伯格和吉利根有关道德思维方式的研究差异能够给予教育者一定的启示。
3.1 消除性别歧视,倡导平等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性别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拒绝性别歧视,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学会尊重异性,正确看待自我性别与他人性别。当前男女大学生性别意识迷乱,既有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讲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阵地,理应肩负起主要的性别教育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性别教育纳入课堂,例如在讲述《基础》课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要重点阐述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培养她们的“四自”精神,让女大学生认知到自我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他人的个体。亦让女大学生明白嫁人生子并非唯一的人生价值,鼓励她们追求自我,追求事业。对于男大学生而言,“无所不能”的角色期待实质上并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基础》课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中,不仅要让女大学生了解事业与家庭并不自相矛盾,更要让男大学生放下“无所不能”的心理负担,摒弃大男子主义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且要让男大学生认知到男女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女性的思维、学习能力都不弱于男性。男性只有在尊重女性,认同女性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前提之下,才会明白自己并不是也无需是“无所不能”。
3.2 尊重两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立足于男女性别差异特点,依据一定社会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性别认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性别教育的实质不是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消除男女社会性别发展的差异,而是针对两性性别差异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促使两性的社会性别或性别角色发展趋于更理想的模式。”[7]
性别教育的前提是承认两性差异,尊重两性差异。男女的生理及心理构造是有所区别的,倘若在各个方面都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男女,便会走入另一个性别歧视的“死胡同”。在《基础》课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中,许多教师会沿用科尔伯格经典的“海因兹”案例来进行教学。但就道德思维方式而言,科尔伯格提出的著名“三水平六阶段”道德水平判断模式,是在以男性为实验对象的基础之上将“公正”作为伦理的核心。然而吉利根等人发现,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水平测试中,女性往往都处于第三水平甚至以下,这似乎也验证了女性道德水平更为低下的结论。但吉利根通过研究表明,并非是女性自身问题而是测试模式有问题,从古至今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是将男性居于主流,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哲学、伦理学都是站在男性之视角,忽视了来自女性的声音。吉利根提出的关怀伦理学表明了女性的道德是以“关怀”为视角,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构建道德问题。这以倡导“公正”,强调人与人之间分离的传统公正伦理学区别甚大。吉利根的研究向世人展示了女性视角下的道德世界,让世界听到了来自女性不同的声音。
男女两性由于生理构造、传统期许、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步入大学之时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在充分掌握两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之上,从两性差异着手,对两性实施更为科学有效的性别教育。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72.
[2]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35-37.
[3][法]皮埃尔布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73.
[4]杨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与改革,2006(4):108-112.
[5]阎海英.性别教育—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陈梦.社会性别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D].广西大学,2014.
[7]刘秀丽.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教育研究,2013(10):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