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综述
2015-03-20耿密
耿 密
(1.西南大学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 “抗战”,中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复了被占领土,维护了国家、民族的尊严,还参与联合国创建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重大提升。这里拟以大陆学界20余年来关于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分析对象,兼及中国台湾地区和国外研究成果,力图对该研究现状做一总体回顾与梳理。
一、研究概况
该研究在大陆地区始于1990年代初。吴东之的《中国外交史 中华民国时期 (1911-1949)》可能是最早涉及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著作。吴著用了一节的内容介绍战时中国争取国际地位的一些史实[1]528-560。
吴恒心的《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目前看到的、最早讨论该问题的专题论文[2]77-97。不过,吴文刊载于学术论文集中,因发行渠道等因素,未能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1992年,另有两篇以战时中国国际地位为主题的论文问世,分别是李铁城的《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对创建联合国的贡献》[3]和黄胜林的《略论抗战后期中国的大国地位》[4],这两篇论文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此后,有关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并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向,尤其是在1995年纪念 “抗战”胜利50周年前后,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论著。特别是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合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5]一书,列有专章讨论中国寻求大国地位的相关情况,在史实重构和观点阐述上都有重要的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关于战时中国具有大国地位但又与美、英、苏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观点颇为新颖。之后,出现了首部以战时中国国际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即王真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6]。王著认为,战时中国国际地位存在现实与形式的 “二律背反”,这一观点为一些学者所认同。在2005年 “抗战”胜利60周年前后,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观点、研究视角也日益多元化。不过,对战时中国国际地位作 “二分法”的观点仍为许多学者所坚持。
2013年12月,北京召开 “一九四三:战后新格局的奠基国际学术研讨会”又有数篇有新意和分量的论文问世。《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在本年第6期组织了 “中国与战后国际秩序”笔谈。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的创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反映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应予充分肯定。
20余年来大陆学界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在著作方面,各类通史、近代外交史、近代国际关系史、抗日战争史等相关著作多有涉及。
通史类有:温锐等著的《中国政治通史 (11)》[7],张开荣、王金虎主编的《世界通史 (近代史卷)》[8],张宪文等著的《中华民国史 (第三卷)》[9],王建朗、曾景忠合著的《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10],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 (1919-1949)上册》[11],石源华等著的《中华民国史 第10卷 (1941-1945)》[12],等。
外交史、中外关系史方面有:吴东之主编的《中国外交史 中华民国时期 (1911-1949)》,宗成康主编的《百年中国对外关系 (1840-1949)》[13],唐培吉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14],石源华著的《中华民国外交史》[15],陶文钊等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16],唐培吉主编的《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17],黄志凤主编的《中国外交史 (1840-1949)》[18],熊志勇、苏浩著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9],关培风著的《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20],王建朗著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21],祁怀高著的《战争与秩序:中国抗战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研究》[22],齐锡生著的《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军事合作关系 (1941-1945)》[23],等。
国际关系史方面有:石磊等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第六卷)》[24],方连庆等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现代卷》[25],等。
抗日战争史方面有:张宪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 (1931-1945)》[26],胡德坤、韩永利合著的《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7],黄华著的《抗日战争史》[28],《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29],等。
在论文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以及部分综合性学术杂志和高校学报、学术论文集等载体发表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论文。据初步统计有80余篇,其中以 “中国国际地位”为主题的就有3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李铁城的《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对创建联合国的贡献》,黄胜林的《略论抗战后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殷丽萍的《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30],郭大钧的《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1],王化平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共产党》[32],苏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33],刘达永的《抗日战争时期中美 “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34],梁承波的《浅析二战期间中国大国地位的获得与丧失》[35],王真的《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二律背反》[36],王建朗的《抗战与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变迁及角色转变》[37],张豫豫的《抗战后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台湾光复》[38],龚喜林的《从边缘走向中心——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述论》[39],王建朗的《大国背后的辛酸——再议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40],王建朗的《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41],李怀顺的《论德黑兰会议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42],陈永祥的《宋子文抗战外交与中国战略地位的提高》[43],等。
中国台湾地区在该问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但研究成果较少。与此相关的著作有:吴相湘编著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下册)》[44],张玉法著的《中国现代史 (下册)》[45],蒋纬国编著的《抗日御侮 (第十卷)》[46],梁敬錞著的《开罗会议》[47],李荣秋著的《珍珠港事变到雅尔达 (塔)协定期间的美国对华关系》[48],等。论文主要有:郭荣赵的《抗战时期中国争取国际地位平等之经过》[49],丘宏达的《战时司法改革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50],等。
国外学者对此有所关注,但成果不多。著作方面有: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的《美国与中国》[51],费正清、费惟凯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52],邹谠 (Tsou Tang)的《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1941-1950》[53],米德 (Rana Mitter)的《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1937-1945》[54],等。论文方面有柯伟林 (William C.Kirby)的《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55],等。
二、现有研究的主要观点
这些研究成果大都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研究起点,聚焦于中国参与签订《莫斯科宣言》《中美中英平等新约》签订、中国参加开罗会议、参与联合国的创建以及战后秩序的重构等外交大事件,并据此分析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关于战时中国国际地位存在的不足,学界一般都依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加以立论。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对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抗日战争促使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已成为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不过围绕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具体情况,论者尚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存在形式与实质的脱节。费正清认为,中国在战时获得的大国地位是形式上的而非实质上的,这种大国地位是美国给予的,而非中国或苏联的成就[56]324。曹学恩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确定从法理上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但仅是形式上的。中国并未获得与美、英、苏三国平等的大国权力[57]39。杨成竹认为,中国在 “二战”时期的世界大国地位并不牢固,所谓的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58]4。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存在二重性。既有现实性、真实性的一面,又有表面性、虚幻性的一面。黄胜林认为,中国在 “抗战”时期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但由于中国并未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这种地位名不符实[59]98。王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存在现实性与虚幻性相矛盾的特征,这既与罗斯福的对华战略有关,又与中国国家实力不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国民党的许多错误政策对中国发挥大国作用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60]69-70。持此类似观点的还有王国红[61]25-28、吴英[62]5-7、姜术俊[63]21-24、卢文静[64]104-109、刘新宇[65]57-62、郝银侠[66]84-89,等。
第三种观点是中国战时获得了大国地位,但在 “抗战”后期或 “抗战”结束后又逐渐地失去。入江昭认为,中国在 “抗战”结束后陷入 “内战”,中国的战时强国地位逐渐地走向了衰落[67]491-537。龚新明认为,中国在战时曾一度发挥了与大国地位相符的作用和影响。不过,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战略地位下降,中国的大国地位变得名实不符[68]78。梁承波认为,国民党内政外交的严重问题,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急剧下降,《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大国地位的丧失[69]110。熊杏林认为,中国获得的是特殊的 “战时大国”地位。在开罗会议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下降,“豫湘桂的惨败”标志着这种大国地位的终结[70]203。赵毓坤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开罗宣言》发表为界,前一阶段中国国际地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在上升,后一阶段是形式上继续上升,实质上则在下降[71]36-39。
第四种观点是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中国实际上仍是弱国。吴恒心认为,中国的抗战使得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国际事务中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表明中国尚未真正获得世界大国地位[72]97。郭大钧认为,虽然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但《雅尔塔协定》对中国主权的损害以及香港受降权的最终丢失,都证明中国尚未取得完全独立自主的地位[73]14。于群认为,中国在战时虽然头顶 “大国地位”的光环,但实际上仍贫弱落后,甚至还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74]29-34。张振江认为,中国在战时取得的是形式上的大国地位,但这种大国地位是脆弱的,《雅尔塔协定》表明中国仍是被美、苏等大国玩弄于股掌间的弱国[75]12-14。
第五种观点是中国在 “抗战”时期是区域性大国。隋淑英认为,战时中国仅仅是亚洲大国而非世界大国。中国以一弱国身份跻身大国行列,必然存在很多的局限[76]59。
第六种观点是中国在 “抗战”时期具有大国地位。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又分为两类。有的完全肯定中国在战时具有大国地位,中国台湾学者一般持此观点。张玉法认为,中国与美、英并肩作战,不仅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还筹划了战后秩序的重构,在 “抗战”结束后与美、英、苏、法并列成为五强[77]667。丘宏达认为,中国在 “抗战”中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在法律上与各国平等,并最终在国际政治上取得了大国地位[78]144。蒋纬国等人认为,通过 “抗战”,中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与各国实现了完全平等,且跃居世界四强地位[79]297。
国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在 “抗战”中具有大国地位。柯伟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成为了一个强国,是全球权力平衡和同盟国胜利的重要因素,与同盟的关系是合作者而不是像 “一战”时仅仅是一个乞求者[80]443。米德认为,中国是第一个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二战”时期的中国更是 “负责任大国”[81]133。
另一类学者在充分肯定战时中国具有大国地位的同时,又指出这种国际地位与美、英、苏尚存在一定的差距。陶文钊等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虽有所提高,取得了大国地位,但中国并非与美、英、苏处于同一水平上,还没有取得强国地位[82]9。与此相似,苏浩认为,尽管 “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并未与美、英、苏三国真正平等,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决定战争进程和战后国际事务的安排上具有大国地位[83]4。王建朗认为,在 “四强”中,尽管中国敬陪末座,但确立了中国成为大国的标志。中国战时外交存在的不足,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弱国地位突然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心,难免有不适应感,缺少心理准备和大国外交的经验[84]137。关培风认为,中国虽然赢得了大国地位,但没有与之相称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得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有限[85]286。龚喜林认为,中国的大国地位虽然和强国地位还不能划等号,但毕竟改变了中国 “积弱不振”的国际形象,为中国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86]59。
(二)中国国际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
学界一般都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取得国际地位提升的主要原因,除此而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此产生了一些影响。邹谠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美国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扶持中国是出于其战时、战后的远东国际政治平衡的战略需要[87]53-54。聂俊华认为,中国积极地开展外交,中国人民的全民 “抗战”,美、苏、英等大国对中国态度的改变等综合因素,促成了中国 “抗战”时期国际地位的变化[88]104。王化平等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重要力量,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9]。殷丽萍认为,中国的 “抗战”是中国赢得战时国际地位的主因,国民党政府从中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90]6-8。余本兰认为,中国在 “抗战”时期之所以能够成功跻身 “四强”,固然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坚持 “抗战”,但也与中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密不可分[91]100。
(三)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国际影响
王建朗认为,中国积极地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构建,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百年,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国际社会的边缘到进入国际政治中心的过程[92]13。
(四)开罗会议与中国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
吴征宇认为,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这与东亚政治格局和中国复杂的国内局势有关[93]27。他还认为,在开罗会议后美国扶植中国的战略充满了矛盾性,影响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94]135-136。任东来认为,中国在开罗会议上取得的是法律上的大国地位,这与事实上的大国地位有较大的差距[95]42。王建伟认为,开罗会议不仅展现出中国的大国地位,也是中国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秩序重建的反映[96]55。
(五)战后国际秩序建构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
王建朗认为,中国作为 “四强”之一积极地参与缔造战后秩序,为弱小民族代言,支持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和自治,为战后国际秩序做出了特殊的贡献[97]7。金光耀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拥有大国地位,但不追随传统大国玩 “强权政治”游戏,坚持公平正义的立场[98]15-16。汪朝光认为,在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中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但由于国民政府在处理中共问题和在战后对日问题上的失策,导致中国未能在战后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99]18。徐蓝认为,由于 “二战 “导致世界主要大国力量发生根本性变化:欧洲被削弱,美、苏力量大增,成为超级大国,中国也因 “抗战”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组建,国际地位有较大的提升[100]23。赵志辉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为建立战后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积极地努力,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01]26。吴景平认为,开罗会议向中国展示的历史愿景比开罗会议的文本要更为广泛,在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等方面均十分美好。但随着战后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和对外关系的演变以及美苏 “冷战”为标志的国际秩序的形成,开罗会议的愿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02]33。陈谦平认为,由于 “豫湘桂的惨败”和 “史迪威事件”,导致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为美国所看轻,从而促使美国要求苏联对日参战。苏联因素的加入导致开罗会议上中美构建的东亚新秩序 “异化”,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103]37-38。左双文认为,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内政外交上一再失误,使得中国在同盟国内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蒋介石的短视导致中美关系恶化,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04]41。
(六)其他相关历史事件、人物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
在1942年中美借款谈判过程中,中国的表现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刘达永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政治性无息贷款商谈时敢于拒绝美方提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国格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大国地位的一些特征[105]103。
收复台湾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张豫豫认为,中国的 “抗战”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反过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又保证了中国维护和发展本国利益,不仅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还实现了台湾的光复[106]234-241。
德黑兰会议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李怀顺认为,德黑兰会议虽然存在三大国拿中国主权进行交易的试探,是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开始。不过,德黑兰会议的许多内容对中国还是有利的。虽然会议之后中国战区的价值下降,但就德黑兰会议本身,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以积极方面为主[107]63。
联合国创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李铁城认为,中国参与联合国创建所作的重大贡献,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称[108]139。宗成康认为,中国作为战时 “四强”之一为联合国的成立固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也同时暴露出中国国际地位虚弱的实质[109]120。
宋子文与中国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陈永祥认为,“抗战”时期中美两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从其远东战略利益出发,有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在实际行动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并未予以足够重视。为此,宋子文在华盛顿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为国家利益努力争取,值得肯定[110]75。
三、思考与建议
经过梳理可以发现,该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在研究视角和研究观点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多种不同观点争鸣的良好学术态势。不过,其中尚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再思考。
第一,研究视野与方法。关于该研究,目前学界主要聚焦于《莫斯科宣言》《中美中英平等新约》开罗会议、联合国创建、《雅尔塔协定》等几大事件,在史实重构方面已日趋清晰、明朗,但研究视阈相对固化,一般局限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至 “抗战”胜利的数年间。目前学界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国际地位讨论较少,尤其是对 “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脉络缺乏纵向的整体梳理。因此,可考虑将研究视野向前延伸,定位于1931年 “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 “抗战”胜利这一时段。研究思路可考虑将 “九一八”事变爆发至 “七七”事变,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及 “抗战”胜利做分阶段讨论,由此观察各阶段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情况。或许能对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一个更为完整和客观的呈现。此外,国际地位是一个既复杂且内涵丰富的研究对象,需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指导与应用。因此,在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时,可考虑借鉴国际法、国际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综合分析,而不仅局限于外交史实的重构。或许这会对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认知带来新的分析维度。
第二、抗战时期中国国际的地位变化的内涵界定。目前学界对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本内涵尚未作专门的理论阐释。在当代,国际地位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课题①当代关于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评价方法,大都通过一些数量模型、公式方程等方法对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等,做指标定量分析。参见杨桦《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第432-437页。。简单而言,“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这与国家规模、国家实力、国家发展水平等众多因素有关[111]128-129。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最重要的依据[112]44。
“抗战”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不仅无法与美、英、苏比肩,比起同时代的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相形见绌,但 “抗战”时期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所具有的诸多特征又是有目共睹的。这种现象又作何解释?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战时国际地位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国际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往往是决定其国际地位的最重要因素;而在一个国家国力不变的条件下,国际环境的变化可以使其在国际上处于不同的地位,这主要取决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其是有利或不利。”[113]1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新陈代谢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二战”使得原有的国际秩序和国家政治格局崩溃,世界日益分裂为代表正义的反法西斯阵营和代表邪恶的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的国家实力实际上已不体现在综合国力的强弱上,而是体现在中国抗击日军的数量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承担的战略责任上。中国的 “抗战”固然需要盟国的支援,但同时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也需要中国抗战力量的支撑。美、英、苏三国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无论愿意与否都不能忽视中国的这种大国地位。
因此,在分析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至少应注意三点变化:其一,从国际法的角度观察,中国的国际主体地位由不平等到平等的转变。从一个半殖民地的国际主体向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国际主体接近。其二,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观察,中国在国际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九一八”事变之初,中国在国际政治权力结构中是边缘者身份,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张为其他大国所忽视。通过 “抗战”,中国成为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核心成员,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和联合国的创建,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其三,从国际行为能力的角度观察,中国的国际行为能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从国家利益被日本所侵占而无人关切,到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复被占领土,另外还在国际托管问题上,坚持为弱小国家利益代言,并取得 “一些”成绩。
第三,合理地看待中国与美、英、苏三国存在的国际地位差距。学界相当多的成果从实证分析角度提出中国在战时并未享受与美、英、苏完全相同的大国地位。从史实考订的角度而言,的确如此。不过,如何选择参照坐标来观察事物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抗战”之初,中国正遭受侵略,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但 “抗战”胜利时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三大国比肩的政治大国,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此外,必须承认,国家实力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战时中国在短短的数年间必然无法取得与美、英、苏三大国完全相似的国家实力。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是脱离历史客观条件的苛求。因此,战时中国是世界性的政治大国,但战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判断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宜用美、英、苏三大国完全相等的标准来衡量,而应将 “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纵向比较,或者把中国在 “抗战”时期的国际地位与除美、英、苏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作横向比较。这样可能更有助于对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四,《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雅尔塔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确实勿容置疑。不过,应看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既与美、苏关于战后世界格局的战略博弈有关,又与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辩证地看待战时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显得尤为重要。从整体而言,中国国际地位有重大提升是第一位的;《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可视为这一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是第二位的。但不能据此就忽视中国在国际地位提升上所取得的诸多重大成就。持平而论,今天的中国还在享受着当时国际地位提升所带来的一些国际政治 “红利”。
[1]吴东之.中国外交史 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72]吴恒心.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M]//南京农业大学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论文集,1991.
[3][108]李铁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对创建联合国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1992(6).
[4][59]黄胜林.略论抗战后期中国的大国地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6).
[5][82]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温锐,等.中国政治通史(11)[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3.
[8]张开荣,王金虎.世界通史(近代史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9]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三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石源华,等.中华民国史 第10卷(1941-1945)[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宗成康.百年中国对外关系(1840-1949)[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4]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5]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6]陶文钊,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7]唐培吉.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8]黄志凤.中国外交史(1840-1949)[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19]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0][85]关培风.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1]王建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2]祁怀高.战争与秩序:中国抗战与东亚国际秩序的演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3]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4]石磊,等.国际关系史(第六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25]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 现代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6]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7]胡德坤,韩永利.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8]黄华.抗日战争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9]《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0][90]殷丽萍.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3).
[31][73]郭大钧.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4).
[32]王化平.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共产党[J].青海社会科学,1995(增).
[33][83]苏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J].历史教学,1996(4).
[34][105]刘达永.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借款协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2).
[35][69]梁承波.浅析二战期间中国大国地位的获得与丧失[J].集美大学学报,2000(2).
[36][60]王真.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二律背反[J].抗日战争研究,2001(2).
[37][92]王建朗.抗战与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变迁及角色转变[J].史学月刊,2005(9).
[38][106]张豫豫.抗战后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台湾光复[M]//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9][86]龚喜林.从边缘走向中心——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述论[J].九江学院学报,2006(2).
[40]王建朗.大国背后的辛酸——再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M]//“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下册.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1][84]王建朗.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J].历史研究,2008(6).
[42][107]李怀顺.论德黑兰会议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1).
[43][110]陈永祥.宋子文抗战外交与中国战略地位的提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44]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册)[M].[中国台湾]台北:综合月刊社,1974.
[45][77]张玉法.中国现代史(下册)[M].[中国台湾]台北:东华书局,1977.
[46]蒋纬国.抗日御侮 (第十卷)[M].[中国台湾]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
[47]梁敬錞.开罗会议[M].[中国台湾]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48]李荣秋.珍珠港事变到雅尔达协定期间的美国对华关系[M].[中国台湾]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49]郭荣赵.抗战时期中国争取国际地位平等之经过[N].中华日报,1979-05-20.
[50][78]丘宏达.战时司法改革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M]//许倬云,丘宏达.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M].[中国台湾]台北:台北联合报社,1986.
[51]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52]费正清,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 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3]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1941-195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4]米德.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1937-1945[M].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3.
[55]柯伟林.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M].The China Quarterly,No.15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6]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57]曹学恩.论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4).
[58]杨成竹.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及其思考[J].铁道师院学报,1995(3).
[61]王国红.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62]吴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
[63]姜术俊.抗战时期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际地位[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64]卢文静.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之重塑[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65]刘新宇.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双重性[J].历史教学,2007(12).
[66]郝银侠.现实性与虚幻性——影响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若干因素[J].晋中学院学报,2009(4).
[67]费正清,费惟凯.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 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8]龚新明.抗日战争中国大国地位研究综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3).
[70]熊杏林.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得而复失的原因探析(1941-1945年)[J].求索,2009(8).
[71]赵毓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之我见[J].党史纵览,1996(2).
[74]于群.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大国地位之争[J].东北师大学报,1995(4).
[75][93][94][95][96]高全喜.大观(第 7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76]隋淑英.太平洋战争与中国的大国地位[J].齐鲁学刊,2006(5).
[78]丘宏达.战时司法改革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M]//许倬云,丘宏达.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M].[中国台湾]台北:台北联合报社,1986.
[79]蒋纬国抗日御侮 (第十卷)[M].[中国台湾]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
[80]William C.Kirby.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J].The China Quarterly,No.150(June 1997).
[81]周勇,吴兵.实至名归:评米德著《被遗忘的盟国》[J].抗日战争研究,2013(4).
[87]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1941-195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8]聂俊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其局限[J].天中学刊,2009(1).
[89]王化平.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共产党[J].青海社会科学,1995(增刊):74.冉庆美.浅析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共产党[J].青海社会科学,2005(4):82-94.王真.中国共产党对提升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2005(6):23-31.
[91]余本兰.国民政府争取中国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3).
[97]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J].近代史研究,2013(6).
[98]金光耀.中国在联合国创建中的作用及对自身大国地位的认识[J].近代史研究,2013(6).
[99]汪朝光.二战和抗战与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问题[J].近代史研究,2013(6).
[100]徐蓝.中国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关系演变:回看历史 启示未来[J].近代史研究,2013(6).
[101]赵志辉.中国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J].近代史研究,2013(6).
[102]吴景平.开罗会议提供的历史性愿景——以中美关系为中心的若干思考[J].近代史研究,2013(6).
[103]陈谦平.开罗会议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重构[J].近代史研究,2013(6).
[104]左双文.二战后期的中美关系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J].近代史研究,2013(6).
[11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2]陈岳.中国国际地位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1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4]耿密.简论抗战时期招商局在大后方的延缓[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