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礼乐思想的伦理意蕴与现代启示
2015-03-20郑维铭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郑维铭(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中华德文化研究□
先秦礼乐思想的伦理意蕴与现代启示
郑维铭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礼乐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延久远,礼乐思想丰富博大,意蕴精深,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脉。中国古代儒学经典《礼记》特别是其中的《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礼乐思想的重要著作;战国时期重要思想家荀子的主要著作《荀子》中的《礼论》《乐论》以及《劝学》《修身》《荣辱》等篇章,对礼乐的本质、起源、作用功能和相互关系等,都作了丰富深刻的阐述,它是今天我们探讨古代礼乐思想及其伦理意蕴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先秦时期;礼乐思想;伦理意蕴;现代启示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乐文化源远流长,传延久远,礼乐思想丰富博大,意蕴精深,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脉。出于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之手、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儒学经典著作《礼记》特别是其中的《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礼乐思想的重要著作。荀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荀子》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均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其中的《礼论》《乐论》以及《劝学》《修身》《荣辱》等篇章,对礼乐的起源、本质、作用功能和相互关系等,都作了丰富深刻的阐述。研读这些儒家经典,对于了解先秦礼乐思想的伦理意蕴,体味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吸取其有益于现代文化建设的营养,是富有重要意义的。
一、礼乐的起源、本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一)礼乐释义
礼是什么?礼从哪里来?礼的最初意义是与法天敬神的仪式有关的。《说文解字》对“礼”的解读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上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严峻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完全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天”成了掌握着人的命运和赏罚的力量,敬天畏命的观念由此而生。“禮”的繁体字从“示”从“丰”,表示人们把盛着玉器的祭品奉上祭台,按照严格的礼仪程序虔诚地敬奉上天神袛的礼仪规范。由此引申,礼就是人们行为所需要遵循的礼仪礼节规范准则。这些礼仪礼节规范准则,来自日月星辰等天体有序运行的启示,或者说日月星辰等天体就是按照礼来运行的。对此,荀子说:“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荀子·礼论》)礼的起源,首先,是人们从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有序运行的规则中获得的启示和模仿;其次,是古代的圣人、王者为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有序,节制人的欲求而制定的。故《礼记·乐记》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正也。”[1]530-531说的是先王制定礼乐并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口腹耳目之欲,而是用它来教育百姓,使其懂得应该爱好什么、憎恶什么,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说到礼,常常与乐并提。那么,乐是什么?乐从哪里来?按照荀子的说法,乐(yue)来自于人的喜乐感情,是人的喜乐感情的表现形式。他说:“夫乐(yue)者,乐(le)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乐论》)音乐这种东西是人的喜乐感情的表现,人是不可能没有感情的,所以就不可能没有音乐。人的喜乐感情需要有一种表现,需要“乐”(yue)作为载体,因此他又说:“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荀子·乐论》)这种看法,在《礼记·乐记》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乐记》云:“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1]529音乐的起源是人心驿动的产物。人心的驿动是受事物的影响使然,心有感于物,就要通过声音来表达。由此可知,“乐”来自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它的本源在于:一是外界事物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二是人心对事物影响的感应,三是人心对外界事物影响的感应的表现或表达形式。
(二)礼乐的功能作用
礼乐并称,礼乐并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成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心淳良的基础。《尚书大传·洛诰》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礼乐虽然起源于上古的法天敬神活动,但经夏商二代,尤其周公制礼作乐,才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并在历代的传承弘扬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礼乐文明。礼乐文明在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具有促进民族融合的功能。中华民族这一“多元复合体”是在民族融合中形成、巩固和壮大的。礼乐文明的内核是和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它的包容性、兼容性、宽容性,为民族融合注入了粘合剂、滑润剂,减少了民族融合中的摩擦和矛盾。同时礼乐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载体,由此生发出爱人、孝亲敬长、重民济众、行仁德于天下的思想,对于民族和睦,巩固民族融合成果,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具有维系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功能。在荀子看来,礼乐“养天下之本”,他说:“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荀子·王制》)制礼义的目的是既使人的欲求得到满足又能使天下安定。礼具有“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功能,乐具有“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功能,故“凡礼……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礼论》《荀子·乐论》),遵礼乐则国家安定、社会和谐,老百姓安居乐业。
再次,具有引人向善,完善个人修养的功能。用礼作标尺,可以区分人的境界的高低上下。“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是无方之民还是有方之士,就看对礼是否遵循和遵循得够不够。乐也能反映人的不同层次的追求:“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1]533由此必须用礼乐来引导人向善,修炼提高。所以“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1]536-537,说明礼乐对于人性修养是不可须臾或缺的。
(三)礼乐的相互关系
礼和乐是一对相伴相随的范畴,有着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矛盾的关系。
首先,从它们的产生来看,乐起源于人的喜乐感情,表达了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礼则是为了节制人的情感欲求使之有一个度量分界而制定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同“逸”)。此五綦者,人情之所不必免也”(《荀子·王霸》)。人之常情是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心之欲求,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人之欲是无度的,人的情感是缺乏节制的,兴之所至,任意挥洒。正如《乐记》中所说:“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538因而需要用“礼”来加以节制。礼就是为节制人的情感欲求而制定的。故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就此而言,礼因乐而生。
其次,在功能上,礼乐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礼与乐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礼乐并重、礼乐相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由此形成了古代社会的礼乐文明。礼乐又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礼记·乐记》曰:“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1]529-530礼与乐,内外相互配合,引导人的志向,协和人的性情,节制人的欲求,调和人的心性,起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作用。荀子把礼乐的这种关系概括为“礼者,养也。”“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人之口鼻耳目体的欲求都需要满足,其不同的满足需要“礼”来区分,需要“乐”来调和,使之达到“和敬”“和亲”“和顺”的效果(《荀子·礼论》《乐论》)。
再次,从作用效果看,礼乐之间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着诚去伪,礼之经也。”[1]534礼属于不可变易的道理,乐属于人情感情的范畴,作用效果不同,礼着重于辨异,乐协和着人心。它们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荀子看来,礼的作用在于“别”,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之理诚深矣”“诚大矣”“诚高矣”;而乐的作用是“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对人的影响深刻,能化解人的内在感情。乐没有礼之“理诚深”“诚大”“诚高”,却能入人之心也深,化人之情也速,各有其长,效果各异,相得益彰。
二、先秦礼乐思想的社会伦理意蕴
(一)礼乐在起源与功能上的社会伦理意蕴
论及礼乐的起源,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礼义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求、防止纷争混乱而产生的。乐是人的自然情感的宣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乐论》)但是乐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才是“雅颂之声”而不是扰乱人心的“邪音”。“故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故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荀子·乐论》)荀子还常常以礼义并称,说人之所以优于牛马等只有自然本能的动物,就在于“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说的“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是道德、法律、典章制度的总称,和礼一样是维系社会安定、有序的基本条件,发挥着社会法律、社会伦理对社会维系的功能。礼义并称、礼乐并重,“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这样就能达到道德善和心灵美的统一,社会有序和人性宣泄不悖。
(二)礼乐在移风易俗醇化社会风气与人格养成上的伦理教化功能
由于礼把人的欲求限制在一定的“度量分界”之内,既“给人以求”又“养人之欲”,对社会来说,便能达到“养安”“养生”“养财”“养情”的效果,消除“苟生”“苟利”“苟安”“苟情”的现象(《荀子·礼论》)。乐在移风易俗、醇化社会风气上也有其“入人也速,其化人也速”的特殊功效。以礼为标尺,荀子把乐区分为“奸声”和“正声”,其社会效果是绝然不同的,“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荀子·乐论》)“正声”能使民心淳良,人心齐整,国力强盛,百姓安居,可谓功能强大,效果特殊。
移风易俗和醇化社会风气,要从人格养成和升华上入手。荀子认为礼的道理确实很深、很高,要十分重视并遵循,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做到在礼的范围内思考问题,坚持在礼的范围内行事,就可以成为“有方之士”甚至成为“圣人”。做人还要“修其行,正其乐”“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荀子·乐论》)。对于那些违背礼的言行要耳不听、目不视、口不出,自觉修养。对此,《礼记·乐记》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1]533要成为君子就要让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不接触邪音和淫乱的东西,不让邪音和违礼的言行侵入内心,以致人伦关系清楚,视听灵敏,性情平和。礼乐得到推广,人心向道,就可以修炼到可观的德行了。
(三)礼乐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深刻影响
我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人们把这种社会乱象称为“礼崩乐坏”,或者反过来说,由于人们不再遵循西周以来的那套礼乐制度,“礼崩乐坏”,故而导致了各种社会乱象。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礼乐是否得到遵循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治乱、兴衰、安危。正如荀子在《礼论》中所说,礼是为着防止人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纷争混乱而制定的,因此,礼之不存,纷争不止,社会就不得安宁。
乐的正、邪对国家治乱安危的深刻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荀子除了正面论述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积极作用之外,还着重论述了不遵循礼乐的危害性,他说:“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如是,则百姓不安其处,不乐其乡,不足其上矣。”(《荀子·乐论》)意思是说如果让妖冶的音乐流行,那就会使民众散漫放纵,纷争迭起,自家乱了,有隙可乘,敌国的威胁就来了,老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更谈不上对君上和国家的奉献了。
在《礼记·乐记》中,除了论证“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和先王制礼作乐是为了防止混乱的发生之外,还以音律“宫、商、角、徵、羽”五音为例,指出如果让“乱世之音”流行,就会导致国家灭亡。他说:“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治世的音乐平静而快乐,其政治平和;乱世之音哀怨愤怒,其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忧思,老百姓困顿迷惑。“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1]529-530五音是否谐和,可以看出国家社会的治乱安危;如果五音都乱了,就叫做“慢音”,这样离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三、先秦礼乐思想的现代启示
滥觞于先秦时代的礼乐文明,总是带着那个时代的胎记,服务于当时的阶级统治。但数千年来世代传承,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其时代创新的合理因素礼乐文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之中华民族有了“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美称。这充分说明了礼乐文明中蕴涵着超越时代能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以重大启示的永恒价值。
(一)先秦礼乐思想所传播的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师们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广义地说,中国古典诗词也是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礼记·乐记》中说:“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心中有高兴的事就想说出来、唱出来、跳起来、舞起来。诗歌属于乐的范畴,都是表达喜悦情感的。由此推而言之,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基因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物质,储存着生命传承的全部密码。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着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古人曰:“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灭其文。”殖民主义者在侵略扩张中的惯用伎俩就是毁灭其被占领地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教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包括弘扬中华民族礼乐文明中的优秀基因。
(二)礼乐文明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习总书记在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时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这段论述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根基和精神命脉。如果说,基因是世代传承的延续性所在,那么,根基则是指当下生存的命脉。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动员亿万民众齐心努力奋斗的精神保证。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所有炎黄子孙所认同和践行,就要追根溯源,沿着其根脉,继往开来。
(三)实现中国梦不仅要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更要有文明、高雅、崇高的精神追求
我们追逐的中国梦,不仅要有丰富的现代物质生活,而且要充分展现文化中国、美丽中国、和谐中国、青山绿水中国、礼仪之邦中国高雅、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也是礼乐文明的本质要求。《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1]530说的是古代圣贤制礼乐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欲,而是为了使人们懂得好恶爱憎,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否追求礼义,荀子把它看作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他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
(四)追求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教育与美育是不可忽视的
从古到今,时代变迁,物换时移,礼乐的内涵与要求不可同日而语。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人们对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共通的。荀子反复提到“先王制礼义以教之”,撇开当时的语义不计,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教育对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及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意义。在教育中,美育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荀子首先说礼的重要性:“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其次说礼是要通过老师来传承的,所以教育十分重要:“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荀子在《乐论》中还论述了音乐的教育引导作用及重要性,他说:“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人是有情感的,有情感就会表现出来;但表现应该有尺度,要通过美的教育熏陶使人们懂得分辨美丑善恶。美育是否得到实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这就是《礼记·乐记》中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1]530“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1]533扬正声,去邪音,才能让社会正气上升,邪气无以侵袭人心。这些思想资源对于当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富金壁.儒学十三经导读本:中[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
[2]习近平.不赞成课本去掉古诗词应嵌在学生脑子里[N].新京报,2014-09-10.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01).
(责任编辑:张群喜)
□中华德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5)03-0008-04
收稿日期:2015-02-0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质量工程项目(JXGG201301)。
作者简介:郑维铭,男,广东潮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学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