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5-03-20甘志华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甘志华(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任务驱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甘志华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常常被引入到市场营销的教学中.不少教学实践经验证明,“任务驱动”是一种适合市场营销教学的方法.本文就“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如何被应用到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市场营销;教学法
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人才为教学目标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受到冲击,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备受推崇,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良好的反馈效果.
1 “任务驱动”教学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最初被应用于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是一味以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以某个问题的解决或者项目的实现来引导学生,把学生当做教学主题,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运用从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市场营销教学的适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市场营销教学的科学方法,下面就其对市场营销教学的适应性进行了两个方面的阐述.
2.1与市场营销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特点相适应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广泛涉及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对学生的相关基础知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及时的补充某方面欠缺的知识,否则学习效果将受到影响.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能看清自己知识的短板,及时的查漏补缺,从而达到丰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目的.
2.2与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相适应
市场营销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将直接指导企业的市场经营实践,因此市场营销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在情境模拟中运用相关知识和特有的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与市场营销的教学目标是十分契合的.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营销教学中被有效的应用,我们需要分一些步骤将其逐步实施,以下进行具体阐述.
3.1确立教学目标
首先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对课程的内容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的把控,章节内容很可能分开,学生也容易断章取义,这对学生掌握实际分析与应用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科学的设置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
(2)对市场营销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3)探究客户心理,对市场购买行为进行分析
(4)调研市场、了解市场大环境、搜集信息
(5)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
(6)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方案
这些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老师要明白设置这些教学目标的意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3.2任务设置
设置任务的关键是所设置的任务要能贴近生活,足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任务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2.1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性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所以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性而不是抹杀掉它.这就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置适合他们的任务,给每个学生成功和展示才华的机会.
3.2.2任务设置结合营销实际过程
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大家都对自己热衷的事物乐此不疲,学习也不例外,我们更乐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任务设置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置任务时,教学任务需要与学生的心理相贴合,往往真实模拟的营销环境更吸引人,因此任务的设置需要结合市场营销的实际工作过程.
3.3学生分析并完成任务
在任务被布置完成后,就轮到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但是教师可以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些帮助和指导.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线索,比如告诉学生可以在哪里获取有关的信息、需要搜集哪些资料等等.在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以后,老师还可以提倡学生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探讨,以便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做出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出来.
3.4总结评价
在预定的任务被初步完成以后,作为整个“任务驱动”教学课堂的导演和评委的老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整个任务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了.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老师可以直接点评,也可以在展示完彼此成果以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然后再由老师做出综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自尊心,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师可以从知识的深度、学生所用的策略方法以及最后实现的营销效果等多方面,对学生的最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4.1根据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资质和潜力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不能一视同仁,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的规律以及课程章节本身的特点来对所要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类,为不同的学生布置明确的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任务.比如说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任务,而对于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低易于完成的任务,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予以重点指导,在鼓励和督促中帮助这部分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4.2任务情景要结合实际
营销学是一门紧密与实际相贴合的学科,它主要解决的是企业营销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任务时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常学生在完成与实际紧密相关的任务时会觉得比较有趣,这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
4.3任务设计要合理
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适合教学的,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许多的因素,比如知识多少、知识点的含金量、前后知识有无关联等.不恰当的任务设计比如说任务涉及的知识点太多太难,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导致任务无法完成,以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是否能合理的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4.4“任务驱动”教学法要和案例教学结合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它由哈佛大学首创,最先被应用于法律专业的教学,而后又被其他的一些学科的教学所引用.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使用,学生可以在模拟出的真实案例环境中进行资料的搜集,经过相关的分析和判断以后,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方案.
4.5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可以任由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探索知识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起到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比如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配任务;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情况,适当的做出引导;最后在任务完成做出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评价任务结果,还必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解答.
4.6注重分组和团队学习
分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需要根据每组学生的情况比如他们的学习基础,个人兴趣,男女比例等使得每组的好、中、差进行搭配,然后再由组长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让他们都能分配到符合各自学习情况的任务.这种分组方式可以让彼此在与他人协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5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给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都提供了全新开放的空间,它解决了一直困扰市场营销教学的难题,是一种与市场营销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学会应用“任务驱动”教育法,让其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市场营销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晓旭.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53.
〔2〕何博.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2):115.
〔3〕周毓娴.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5):94.
〔4〕吴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153.
〔5〕汤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7):36.
〔6〕乔冠华,张霆军,李悦.市场营销策划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78.
〔7〕吴怀涛.谈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0(6):9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3,SK2013A035);安徽省省级专业改革综合试点(2013zy095);安徽省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4sjjd03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基金;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xjjxtd01,2013xjsjjd01,2013xjzy02,2012xjrcpy01,2011jpkclx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