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窠囊

2015-03-20杜松胡镜清卢红蓉

环球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朱丹溪苍术瘀血

杜松 胡镜清 卢红蓉

近年来,随着对常见病、慢性病病因、病机认识的深入,痰瘀互结逐渐成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中医经典文献中有很多有关痰瘀互结的记载,其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尤为独特。许叔微、朱丹溪、喻嘉言、何梦瑶等医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窠囊的形成、窠囊的具体致病特点、诊疗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对研究痰瘀互结证之病因病机有一定的启发。本文基于古代文献,试对窠囊之渊源、病因病机、病性、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作一梳理。

窠囊之说,最早来自于宋代许叔微所提出的“湿痰、痰饮成癖囊”说,并在《普济本事方》中记载了用单味苍术治疗窠囊的经验。许叔微说:“予生平有二疾,一则脏腑下血,二则膈中停饮。”而针对这个“膈中停饮”之证,许叔微以自身经历描述说:“始因年少时夜坐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饮食多坠向左边,中夜以后稍困乏,必饮两三杯,既卧就枕,又向左边侧睡。”[1]认为是因自己喜左侧伏案工作导致饮食多坠向左边,加上喜深夜饮酒,又喜左侧卧睡,日久出现了肠中漉漉有声、胁痛、饮食殊减、十数日必呕数升酸苦水等症状,用补泻诸法均无效。许叔微认为,这属于“癖囊”之疾,他说“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科臼,不盈科不行,水盈科而行也,清者可行,浊者依然停,盖下无路以决之也”。应该用“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的方法,所以弃诸药而不用,单用一味苍术,三月而疾除,甚至还祛除了“目昏眩”之症。而针对苍术过于温燥之性,许叔微认为可加服“山栀散一服,久之不燥矣”。许叔微有关“癖囊”的论述,在《丹溪治法心要》中被朱丹溪引用:“用苍术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有效,痰挟血遂成窠囊。”[2]丹溪将许叔微的“痰成癖囊”之说与瘀血联系,首次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的观点,也就是痰瘀相关学说,并将其应用到临床诊疗中,遂成“窠囊”一说。

1 窠囊的理论基础

1.1 窠囊形成的基础—痰瘀同源互化

痰和瘀,均为阴邪,同气相求,相互影响,常常痰瘀同病。痰乃因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导致体内津液停聚所形成稠浊而黏滞的病理产物,所以痰的形成与津液的代谢异常相关;而瘀即指瘀血,瘀血的形成与血液运行的异常相关,所以痰与瘀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津与血的关系。津血原本同源,皆由中焦脾胃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而产生,皆源于饮食水谷的精华之气,而津和血均通过五脏的输布而循行于人体的全身上下,共同滋养周身脏腑组织器官。血行脉中,津行脉外,两者相互为用,互为补充。所以痰滞则血瘀,瘀滞亦可加重痰阻,最后形成痰瘀同病,两者在病理上相关,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痰瘀之间这种同根同源的关系,是窠囊之所以形成的理论基础。

1.2 影响窠囊形成的因素

对于窠囊的阐述首推朱丹溪,其在《局方发挥》中对影响窠囊形成的致病因素和窠囊形成的具体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他认为凡病之初起,均起于微端,《局方发挥》中说:“夫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些少饮食不谨,或外冒风雨,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为之病。”[2]是属于“气之为病”,病多较轻浅,出现“或痞,或痛不思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等病证。而因为误治或延误治疗,或七情内伤等原因,病情反复发作延蔓,“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缪药,又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说明丹溪认为痰瘀互结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其形成主要与外感、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密切相关;二是其形成和发展与病程的迁延、病理因素的互相影响、误治等有关。

1.3 窠囊的病机关键

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是窠囊的关键环节。“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首先,气的运行失常,会影响津液和血液的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窠囊的形成;另外,无论是外感寒热之邪,或病性的虚实,也可以导致气的运行失常,间接造成窠囊的形成。提示临床在治疗窠囊之为病时,除了痰瘀同治方药之外,应注意行气理气,调畅气机。痰瘀之间可以互为因果,互根互生,同时,痰瘀互结,聚而不行,则必生热,热又耗伤精津而加重痰瘀之证,所谓汁沫与血相搏,凝聚不得散而积成,故痰滞碍血可致血瘀,血瘀湿滞则致痰凝。临床上可见先有痰而后有瘀者,也有先有瘀而后有痰者,或同时痰瘀互结者,均可致窠囊。

2 窠囊的特点分析

2.1 窠囊的具体形态

清代医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对于窠囊的具体形态进行了描述:“至于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子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3]在前人的基础上,喻嘉言对于窠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阐说,明确了窠囊的性质和特点,使之可以被理解并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2.2 窠囊具有“病位”的概念

喻嘉言还首次明确赋予了“窠囊”以病位的概念。其在《寓意草·论浦君艺喘病症治之法案》中说:“而肺中之窠囊,实其新造之区。可以侨寓其中,转使清气逼处不安,亦若为乱者然。如寇贼依山傍险,蟠据一方,此方之民势必扰乱而从寇也。”[3]其中从“肺中之窠囊,实其新造之区,可以侨寓其中”可以看出,喻嘉言之论“窠囊”有病位之义。清代医家张璐也在《张氏医通》中说:“血肉之味,蕴酿为痰为火,变动为咳为喘。其在平居无恙之时,贮积窠囊之中,或时有所触发。”[4]说明在当时中医学已经有了“病灶”的概念,对临床诊病有一定的意义。

2.3 窠囊之为病迁延难治

历代医家在论述窠囊时,都突出强调了窠囊之为病的顽固性、病程的迁延性和难治性。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痰病久得涩脉,卒难得开,必费调理。”喻嘉言在《寓意草》中说:“任行驱导涤涌之药,徒伤他脏,此实闭拒而不纳耳。究而言之,岂但窠囊之中,痰不易除。即肺叶之外,膜原之间,顽痰胶结多年,如树之有萝,如屋之有游,如石之有苔,附托相安。”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窠囊之中,痰不易除,为药石难治之所。同时,他也生动形象地指出:窠囊所病之处,必“民势必扰乱而从寇”,窠囊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任行驱导涤涌之药,徒伤他脏,此实闭拒而不纳耳”。这些论述均赋予了“窠囊”更加广泛的理论意义,对前人所提出的理论确有一定的发扬。而《张氏医通》中说:“病久而成窠囊,窠囊日久,必至生虫。”说明了窠囊之为病,具有病程长、病势迁延的特点。

何梦瑶在《医碥·卷之二·杂症》中提到:“有形之积,阻碍正气,故痛也。而亦有不痛者,日久则正气另辟行径,不复与邪相争,或邪另结窠囊,不碍气血隧道之故。此为难治,以药不易到也。”[5]提出有形之积,如食积、痰积、血积与邪结为窠囊之说,是对窠囊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积为有形之邪,可因食、因痰、因血等积滞而成,食积、痰积、血积成块后可阻碍正气,也可不阻碍正气,而与邪另结为窠囊,如果食积、痰积、血积与邪结为窠囊,则难治。其中尤为应该注意的是,何梦瑶提到,窠囊乃属“正气另辟行径”,不与邪争时另结而成,因为药物不容易抵达病所,所以难治,这对我们今天临床诊疗一些疑难病辨证有一定的借鉴。

3 窠囊的临床表现

窠囊既已形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朱丹溪将其形容为:“良工未遇缪药,又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痛呕吐,为噎膈反胃之次第也,饮食汤液,滞泥不行,渗道蹇涩,大便或秘或溏,下失传化,中焦愈停。”说明“窠囊”形成而出现了痞、痛、呕吐、饮食不化、大便不调等一系列的症状,这些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也提示多种疾病可从窠囊论治,对今天临床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此外,《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中还说:“痛犹通连气血,不痛则另结窠囊。”指出窠囊之为病,可不痛。何梦瑶也说:“亦有不痛者,日久则正气另辟行径,不复与邪相争,或邪另结窠囊。”[6]这种观点独具特色,指出窠囊之为病有痛或不痛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4 窠囊的治疗

《证治汇补·卷之五·胸膈门·痞满》中论到:“痰挟痰血,结成窠囊者。宜逐瘀行气。”[7]可作为治疗窠囊之为病的基本治法。在古代文献中,不乏对治疗窠囊的中药和方剂的记载,详述如下。

4.1 用于窠囊治疗的中药

许叔微最早提出用一味苍术治疗湿痰、痰饮成窠囊者。如《普济本事方》中说:“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一味服苍术,三月而疾除。”除此以外,《古今医鉴·药性赋》中也说:“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8]《类证治裁》中也说:“苍术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效。”另有一些本草类著作中提出以五灵脂、白术、芫花、大戟、甘遂、白芥子等药物来治疗结于窠囊之顽固痰瘀,如《神农本草经疏》中论五灵脂:“凡心胸血气刺痛,妇人产后少腹儿枕块诸痛,及痰挟血成窠囊,血凝齿痛诸证,所必须之药。”[9]《本草蒙筌》中论白术:“入足经阳明太阴,消痰结窠囊,去胸中窄狭。”[10]而《本草求真》中论白芥子,也说其以辛温之性搜剔胁下皮里膜外之痰,则“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11]。《时方妙用》中论竹沥:“以竹沥姜汁,可以透窠囊也。然内之浊痰,荡涤虽为得法,又必于潜伏为援之处,断其根株。”[12]此外,《本草纲目》中还提到了芫花、大戟、甘遂因其性逐水泄湿,“能直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但要缓用,过剂则伤人真元。以上这些药物,可为今天辨证治疗痰瘀互结证提供一些借鉴。

4.2 用于窠囊治疗的方剂

古籍中有关窠囊诊疗的方剂多与痰瘀同治方有关,如朱丹溪多选用苍术之类以化痰,或用滚痰丸之类针对窠囊老痰以外,更选用四物汤加减化痰。《仁术便览》亦记载一方治疗挟血成窠囊,心下痞者,药用桃仁、红花、香附、大黄,上为末,每服四钱,酒下。此外,古籍中治疗窠囊之为病的代表方剂还有桂枝茯苓丸、神术散等,如《成方切用》中说:“桂枝芍药,一阳一阴,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症癖。而不嫌于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且症之初,必因寒,桂能化气而消本寒。症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13]《成方切用》中记载了许叔微之神术散的组成和功效:“许学士神术散。苍术(一斤)、芝麻(五钱研浆)、枣五十枚,取肉捣丸,治水饮结成癖囊”。并进一步解释说:“水饮结成窠囊,非苍术辛烈雄壮,不能破之。加芝麻者,润其燥也。用枣肉者,补土以制水也。”

4.3 窠囊之临床应用

4.3.1 痞证 《类证治裁·卷之三·痞满论治》论痞证时说:“痰挟瘀血,成窠囊,作痞,脉沉涩,日久不愈,惟悲哀郁抑之人有之,宜从血郁治。桃仁、红花、丹皮、香附、降香、苏木、韭汁、童便。”[6]论述了痞证辨为痰挟瘀血从窠囊论治的具体诊治要点。而通过检索CNKI等数据库发现,现代在诊疗痞证、郁证(血郁)中,几乎没有从窠囊论治的文献报道。因此,从窠囊论治痞证、郁证,应用痰瘀同治方药,化痰活血,行气导滞散郁,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4.3.2 哮喘 《时方妙用》中论哮喘与窠囊的关系说:“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12]《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喘(短气、少气、逆气、哮)》也说:“以浊气虽居于下,而肺之窠囊,可以侨寓其中,转使清气逼处不安。是虽以治火为先,然治火而不治痰无益也,治痰而不治窠囊之痰,虽治与不治等也。惟姜汁、竹沥,可以透窠囊耳。”[4]详细地分析了哮喘与窠囊的关系。这种观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如现代也有学者认为“痰夹瘀血,结成窠臼,潜伏于肺”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14],并根据这观点提出“治痰治瘀”是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法,同时强调“治痰治瘀要以治气为先”。

4.3.3 痫症 《病机沙篆·卷下》论痫症时提到,痫症可分为阴痫和阳痫,而阴痫是由本证属痰热者,过用寒凉药物治疗,损伤脾胃,病久则痰成窠囊,宜用厚朴丸治疗。《杂病源流犀烛·卷九·诸痫源流》中也说:“然而痫病日久,必成窠囊(宜厚朴丸),窠囊日久,中必生虫(宜妙功丸)。”[15]从窠囊论治癫痫在后世癫痫治疗中应用的不多,但化痰开窍、活血化瘀为癫痫治疗的主要治法,所以从窠囊论治不失为癫痫论治的另一条思路。

4.3.4 癥瘕 医家著作中,多篇在论及癥瘕之证时提到窠囊,如《类证治裁·卷之八·痃癖癥瘕诸积论治》中辨癥瘕:“统按前症,宜辨新久,有形无形,或痛不痛,动不动,在气在血,在胸胁,在少腹,在冲任,在肠外,在胞宫。新者易治,久者难治。痛犹通连气血,不痛则另结窠囊。”[6]《罗氏会约医镜》论癥瘕:“然又有痛与不痛之异:痛者联于血气,有所凝滞,气血行则愈,故痛者易治;不痛者不通气血,另结窠囊,药饵难及,故不痛者难治。”[16]认为成形而坚硬不移者为癥,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为瘕,治疗应以调气为先,或调或补,当分虚实。而其中不痛者,则属于不通气血,另结窠囊,为药物所难企及,是为难治。现代学者禀其说,将窠囊之癥瘕,也就是不痛之癥瘕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等联系起来,认为不孕是因为“痰瘀阻滞胞中而窠囊内结则难以摄精受孕”,妇人痰湿内盛,邪与血结,阻塞气机,冲任失司,脾失健运,痰瘀内阻,窠囊滞于冲任,壅于胞宫、胞脉,以致不能成孕[17]。将窠囊及痰瘀互结理论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5 结语

综上,窠囊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中医理论名词,无论是在理论上和临床应用方面,经历代医家之发挥,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内涵。朱丹溪虽提出了“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但他对于窠囊的具体特点、与痰瘀之间的关系等,并未明确说明。丹溪所说的“窠囊”,是否就是痰挟瘀血?抑或是指一种痰瘀共同存在的状态?或是指痰瘀生成后作为容纳痰瘀之所,也就是病位的概念?后世喻嘉言、何梦瑶等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形成较为完整的窠囊理论。此外,窠囊理论是痰瘀互结学说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窠囊与痰瘀互结的关系是什么,通过文献整理,窠囊之为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痰瘀互结证并不完全一致,可以说,窠囊之为病,是痰瘀互结证较为特殊的类型之一,值得深入研究并将之与现代中医临床和科研相联系。

[1]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

[2]元·朱丹溪.医学全书[M].田思胜,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9.

[3]清·喻嘉言.寓意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07.

[4]清·张璐.张氏医通[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

[5]清·何梦瑶.医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0.

[6]清·林珮琴.类证治裁[M].刘荩文,主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66.

[7]清·李用粹.证治汇补[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6.

[8]明·龚信.古今医鉴[M].达美君,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0.

[9]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郑金生,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658.

[10]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1.

[11]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9.

[12]清·陈修园.时方妙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8.

[13]清·吴仪洛.成方切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10.

[14]洪广祥.哮证治疗之我见[J].中医杂志,1988,(3):7.

[15]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李占永,李晓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41.

[16]清·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39.

[17]李燕钰.从痰瘀相关窠囊内结论治不孕症[J].新中医,2014:46(5):6-7.

(本文编辑:董历华)

猜你喜欢

朱丹溪苍术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朱丹溪拜师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