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形势下“三公经费”的财务管理对策
2015-03-20湖南新化县电视台王资颖
湖南新化县电视台 王资颖
浅议新形势下“三公经费”的财务管理对策
湖南新化县电视台王资颖
摘要:在“三公经费”公开的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促使“三公经费”会计信息符合会计法的真实性、全面性特征,要求财务日常核算、财务预决算等工作更加精细化,以保证公开的财务信息有据可依、有据可查,更好促进“三公经费”的管理。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三公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来加强“三公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关键词:三公经费公开财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腐败现象亦日趋严重。“三公经费”作为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一、“三公经费”内涵
“三公经费”是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差旅费、住宿费、培训费、伙食补助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燃料费、租用费、过路过桥费、维修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等费用。“三公经费”既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日常运作的基础,也是单位清廉程度和工作效率的直接反映,“三公经费”占据大量的财政支出,为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我国公共领域的宏观制度环境逐步优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三公经费”等财务信息的公开亦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年快速增长的“三公经费”一直为广大民众诟病,为了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再次加码。
二、实际工作中“三公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严谨,执行与编制有偏差
1、“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的编制采取“基数法”,也就是上一年度的基数和本年浮动量之和编制预算。该预算编制模式似乎在短期内能有效控制“三公经费”,但从远期看易产生误导。例如,有些部门为了保证下一年度预算,将本年度的预算资金全部使用,结果造成历年支出高的部门预算控制额持续偏高,而历年支出低的部门预算控制总额持续偏低。更何况实际工作中,上年未发生的一些支出,本年却必须支出,而上年的有些支出,本年未必会发生,因此按“基数法”编制本年预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2、预算的执行与预算编制相脱节
“三公经费”管理只注重预算编制的指标控制,而忽略预算执行过程中具体项目管理,难以控制实际执行中的违规现象。如无法有效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等支出科目转移的违规行为。从近年各类财务检查中发现,“三公经费”支出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时常发生会计科目混淆使用现象,有时为降低“三公经费”支出,将其列支于会议费、差旅费、其他费用等科目中,从而导致“三公经费”反映不准确,使得预算的执行与编制发生偏差。在实践中,具体执行中操作随意性较大,预算支出项目只有按支出功能分类的一级科目,并无细化的分类指标,使用范围模糊,从而极易掩藏真实支出用途,不利于预算管理执行和监督。
(二)“三公经费”运行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体系不完善
1、“三公经费”运行管理制度不规范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三公经费”运行制度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约束。“三公经费”管理制度虽多,但制度之间的衔接不紧密,不能构成一定的制度体系,如就某一项公务支出出台管理办法,但有的公务支出(如培训费)方面的制度尚是空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变化,支出标准明显偏低,没有具体的“三公经费”支出场所、人员、额度等标准,即使有一些标准,但明显不符合市场要求,这样的规定也就形同虚设;制度执行存在漏洞,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账中,只设置了一级科目,无更明细的科目,时常存在公务支出浪费、转嫁、隐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导致合理、不合理的支出混杂的状况;制度操作性不强,监督责任不够明确,同时欠缺一定的问责机制和处罚规定,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2、内部控制度不足,外部监督体系无力
内部的财务控制能力不足,管理制度中对于“三公经费”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单位预算收支分类中并将“三公经费”与其他项目开支并列,导致在具体财务核算过程中,出现支出科目转移的现象。财务公开起步晚,使用术语较多,一般民众不易看懂,也就造成了财务外部监督困难。
三、新形势下“三公经费”财务管理对策
公开“三公经费”可降低行政事业成本,遏制腐败、减少不正之风,公开“三公经费”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将日趋透明,财务管理需迎接新挑战。
(一)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的预算管理体制
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切实增强“三公经费”预算约束力。在强化资金管理的同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一套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系。改革预算编制的方法,对未来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分析,统一预算口径,内容尽量细化,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项目,建立防止各部门自行调节账目的机制。改进预算编制流程与内容,增加预算编制时间,让一些执行者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执行。防止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对预算收支的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降低各单位行政成本。
(二)建立健全内外部监控体制
完善“三公经费”公开规则,加强内外监督,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外部监督体制。
信息公开是外部监督的前提条件,规范“三公经费”公开机制,实现收支透明化,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格式进行公开公布。充分调动证券机构、银行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对单位账户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使多开户头、公款私存得到有效清理和解决。
实行绩效管理,建立奖励与问责机制。有奖有罚,奖励激励要与惩罚问责结合,用制度激励大家厉行节约,促进经费节约的自觉化,同时将“三公经费”支出列为行政绩效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加强问责机制,若发生超支浪费则需问责,支出控制责任主体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人人都有责任节约开支。
建立与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内部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对于“三公经费”支出审批、现金及收入管理等财务处理,采用会签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的监督体系,使单位“三公经费”核算明晰,支出有度,控制有力。同时制订一套规范化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以降低行政成本,实事求是反映支出情况。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三公经费”的公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各单位应该组织《会计法》和新修订的相关财务制度培训,加强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法规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学习,不
断充电,吸取、更新会计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遵纪守法、熟悉政策、廉洁自律、精通业务的合格会计人才。领导层应重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让会计人员不断拓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规避风险,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立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各单位财务资金的收支管理,以财务指标为绩效考核指标,充分调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提高“三公经费”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全面性
三公经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于接收者对信息的解读、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法及财务规章制度的了解及执行力、对各会计科目定义及内涵的掌握、对发生的经济事项归属会计科目准确度等。完善科目,如实核算,为准确反映“三公经费”提供技术保障。
如有些会计人员对三公经费中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统计的数据来源仅是对公务车的开支,而单位交通费经济支出业务较多,“其它商品及服务一交通费”科目中除了公务车的开支外,还包括了大量的出租车费及非公务车汽油费开支数,如果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的数据只反映公务车的开支,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使数据的接受者不能得到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社会监督只能流于形式。公务接待费统计的范围也应该正确的界定,公务接待费的餐费是否包括除接待餐费外,还应包括大量的工作餐费,三公经费中公务接待费只是统计接待餐费数据,显然与统计三公经费的目的相悖,不能真正地厉行节约资金的目的。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公务接待费的开支,不从深层次原因分析,有时套取及混淆会计科目,把应列入“其它商品及服务支出一招待费”科目的经济业务,而列入“其它商品及服务支出一其它商品及服务支出”科目,使“其它商品及服务支出一招待费”科目列支的数据的真实性值得质疑,导致单位公务招待费的会计信息不符实际,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单位公务招待费的客观情况。
总之,合理编制“三公经费”的预算,明确界定“三公经费”的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三公经费”标准,实事求是地核算“三公经费”,为单位职工、社会公众对“三公经费”的监督提供全面、真实、有力的数据依据。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优化会计科目,为“三公经费”信息的获取提供保障。注重“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绩效考核评价,在问责上下功夫。通过提升财务人员素质,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监管,结果评价,有奖有罚”等具体措施来保证“三公经费”公开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顺红.“三公经费”公开对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3(11)
[2]刘晓梅.基层预算单位提升“三公经费”科学管控水平问题研究及探索[J].理论观察,2013(11)
[3]陈振华.财政视角下三公经费治理分析[J].财经界,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