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

2015-03-20王家莲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观核心

王家莲

0 前言

微文化的兴起是文化界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作为文化的新贵,微文化风靡大江南北,引起上至政要下至草根的共同关注。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以其虚拟性、开放性和交流的平等性成为高职学生的时尚新宠。然而,微文化对高职学生来说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微文化以雄厚的人文积淀与知识底蕴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价值观多元化、价值判断趋利化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微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导高职学生正确认知、科学使用微博等新兴媒体资源,培养高职学生具有健康的新兴媒体资源使用能力,以完善自我的品质和行为,最终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为目标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职院校是引领和传播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的文化高地,高职学生是新思潮的领军者,微文化的倡导者。当务之急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的微文化素质教育,促使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者和自觉践行者,达到知行合一。

1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实现中国梦的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描绘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渗透的文化情怀,是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之梦、繁荣昌盛之梦的精神法宝,构成了高职学生实现中国梦最坚实的现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微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坚强保障。每一位高职学生的个人价值观都和中国梦相得益彰,实现高职学生中国梦要以渊博的知识为依托,博览群书,读懂读透中国梦精粹理论,吸纳富含职业精神、专业精神、敬业精神、服务精神、诚信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微文化因子,凝聚成富有时代特征的独特高职院校文化,促使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研讨交流,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尤其是加强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开阔高职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微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境界,成为高职学生实现最美丽、最崇高的中国梦的落脚点。

1.2 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对高职学生进行微文化素质教育,是微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总体规模占整个教育事业半壁江山,吸引学生、家长、社会眼球的不再是美丽的校园、一流的设施,而是人性化的管理与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品质。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转向提升办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内涵式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独特的精神气质。高职学生是未来贯彻执行党的理论政策和路线方针的实践者,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上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学养。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打造一流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开拓高职院校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丰富学生的学养,以深厚的微文化精粹理论知识底蕴做铺垫,才能使学校在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上不断与时俱进,提升文化软实力、社会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

1.3 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做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治心养性、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养心灵、点燃理想、给力人生、洗礼灵魂,不断提升生命境界,并赋予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内正其心、外正其容”,高职学生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微文化素质教育中洞晓人生、见贤思齐、察时知变,体会人生价值和实践人生追求,收获自信和从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内涵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最关键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的微文化素质教育,达到学以致用、学以修身、学而乐思、学以资政、学而不厌、学以经世的境界,才能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2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笔者通过高职院校官方微博、辅导员微博、高职院校调查问卷、人人网、微信等方式了解到,国内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微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相关工作亟待提高。调查结果发现:有些高职学生存在功利性阅读倾向;有些高职学生只读娱乐消遣类的微文化内容;有些高职学生只读厚黑学及升官发财类的微文化内容;有些高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增强,面对浩瀚的微文化内容,不知如何择优而读,存在盲目性微阅读倾向;部分高职学生根本不参与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某些高职院校各级领导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工作,学生学习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习中随意性比较大,以应急式学习代替系统性学习。某些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微媒体时代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研究性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没有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

2.2 原因分析

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2.1 微文化素质教育无用论

部分高职院校根本不开展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认为微文化素质教育浪费时间和精力。

2.2.2 微文化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没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微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课学习的辩证关系,把专业课学习放第一位。

2.2.3 微文化阅读取向错误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为了解世情、国情、民情上网无可厚非,如果沉湎于网络娱乐聊天就是微文化阅读导向错误。

2.2.4 微文化素质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各高职院校虽然都设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制度,但有的高职院校缺乏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2.2.5 微文化素质教育形式化

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搞形式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形式化、表面化、政绩化。

3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路径

3.1 建立健全相关的领导机制

习近平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加强对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的研究部署、督促指导和组织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教育全体学生。

在校园网上开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专栏,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自觉履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辅导员对学生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心得笔记进行认真检查和评选,同时积极开展成果发布、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教育高职学生学以致用,形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语境。紧密联系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点,运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所学的理论改造主观世界,指导实践,分析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将所有学生的微文化智慧才华凝聚成高职院校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使之转化为打造高职院校的品牌形象、推动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法宝。

3.2 引导高职学生微文化阅读取向

邀请名家在线导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引领学生择优而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尚语言的微文化精粹,自觉地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不断激发学生的微文化学习情趣,拓展他们的微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微文化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微文化学养,不断提升价值观水平。高职院校要多措并举加强对高职学生微文化阅读取向的引导,促使高职学生努力超越自我,通过加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改造和升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感性阅读与理性阅读、浅阅读与深阅读相得益彰中取其精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教育高职学生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作,避免盲目性阅读,拒绝功利性阅读,提升文化品位,培养科学的微文化素质。

3.3 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的规章制度建设,并逐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3.1 建立健全指导督查制度

确立相关目标责任制,树立全新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理念,以新举措新思维来解放高职学生思想,更新学生观念,使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变成学生人生自觉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时尚和一种责任。

3.3.2 建立健全培训轮训制度

着眼于高职院校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和多元化管理大发展的长远战略,制定并实施长期规划,始终把构建学习型校园、加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并形成长效机制,促使高职院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3.3.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发挥优秀高职学生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的全过程,着眼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

3.4 培育良好的微文化素质教育生态语境

高职院校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机制,设立共同发展愿景,在广大学生中营造新型的价值观语境,及时调整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方式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展示新成果。通过品味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会、微电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家品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博书评大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论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文化精粹阅读征文等活动,学校校报、校园网等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形成全校共同参与、共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成果的教育生态局面。打造“高职院校生态文化”的新形象,需要学生自觉做书山学海的引渡人,以科研为载体促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提高科研档次。在学生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成果展示汇报”等活动,认真学习我国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内化为学生生命的需要,在坚持不懈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中提高学生价值观取向,同时促进高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培育高职校园良好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生态语境。

4 结束语

充分发挥微文化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固有优势,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微文化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化育人心”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是职业技术精英人才的集散地,是汇聚职业教育先进思想理念的渊薮,其社会形象和办学水平与学生素质教育息息相关。应抓好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的各项工作,打造永无止境的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精神和崇尚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的校园文化生态语境,探索有效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的保障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执政力、服务力和创新力,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作格局,从而推动高职教育和谐健康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万卷书香味平生。呼吁每位高职学生都自觉徜徉于微文化书香世界,享受温馨的微文化书香,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学习为生活乐趣和生命追求,在提升微文化素质教育中增添生命的厚度和提升价值观取向。

[1]黄勇.微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时代性内容[J].教育与职业,2013(21):171-172.

[2]王家莲.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学人的中国梦[J].神州,2013(3):129.

[3]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111+97.

[4]王家莲.从温家宝总理的读书观谈图书馆人的阅读修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0):152-153+155.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