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怀棠教授六和汤临证经验分析
2015-03-20王双,李雁,顾雯靓等
·名医心鉴·
杜怀棠教授六和汤临证经验分析
王双李雁顾雯靓黄瑞音
【摘要】六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之证,吴昆《医方考》易香薷为白术,尤重补脾。在查阅古代典籍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分析杜怀棠教授临床验案,总结杜老师对六和汤的认识与临床经验:六和汤作为和调脾胃、祛暑化湿之良剂,主要关注的脏腑为中焦脾胃,临床运用上既能以和湿气为重点和六气,又能以和脾胃为重点和五脏六腑。六和汤的主治病证为脾虚湿盛证,病因以暑、气、酒、食为主,其中“湿邪”更是致病关键。六和汤以补脾祛湿、攻补并重为治疗大法,临证时还应注意与相关病证及方药相鉴别。四君子汤证纯虚必补;参苓白术散证虚多邪少,以补益为主;藿香正气散证邪多虚少,以祛邪为主;六和汤证虚实相当,攻补双开。
【关键词】六和汤;脾胃;湿邪;临证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作者简介:王双(1987- ),女,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急诊。E-mail:wangshuang1010@126.com
通讯作者:李雁(1967- ),女,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肺系统及感染性疾病。E-mail: liyan9921_@126.com
收稿日期:(2014-06-05)
作者单位: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急诊科[王双(硕士研究生)、顾雯靓(硕士研究生)、黄瑞音(硕士研究生)、李雁]
杜怀棠教授师从秦伯未先生、董建华院士,精研二老温病、脾胃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加上自己从医五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经验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设有杜怀棠名医传承工作室,为研究、挖掘杜怀棠教授临证经验及总结学术思想,传承中医学提供了契机。杜老师熟读经典,喜用经方,现就杜老师临床中常用的经方“六和汤”的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1六和汤析源
六和汤,较早的记载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主要为人参、茯苓、甘草、藿香、半夏、厚朴、扁豆、木瓜、杏仁、砂仁、香薷,重点治疗心脾不调、气不升降之证。其临床常表现为“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痰喘咳嗽,胸膈痞满,头目昏痛,肢体浮肿,嗜卧倦怠,小便赤涩”,亦可用来治疗伤暑、酒家病、伤食等[1]。宋本六和汤侧重以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藿香、扁豆、砂仁、香薷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升清降浊;半夏、厚朴燥湿和胃;杏仁润肠,通畅表里脏腑;木瓜止泻止呕,柔筋止痉。
对六和汤进行系统阐述的另一出处为明代吴昆著的《医方考》,吴氏六和汤将宋本六和汤易香薷为白术,加强补益之力,治疗“夏月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伤暑气”所致的胃脘痞塞,倦怠嗜卧,气短乏力,不思饮食,恶寒发热,口微渴,小便黄赤,或霍乱吐泻等湿伤脾胃症状。吴氏认为,六和汤“开胃降逆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众疾平”。
暑多夹湿,脾胃最恶。暑湿侵人,困阻中焦,导致中焦敷化无权,三焦之气血津液通行受阻,其症状繁多而难愈。徐大椿称六和汤为“调中却暑之剂”,“为暑伤脾胃之耑方”。
2杜怀棠教授对“六和汤”的认识
杜老师认为,六和汤实为和调脾胃、祛暑化湿之良剂,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常唤作“六和定中汤”,杜老师对于六和汤,有自己的见解:
2.1六和汤,主要关注的脏腑在“中焦脾胃”
顾名思义,六和定中汤和中焦脾胃,诸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丸等,都是以“中”概括指代中焦脾胃。六和汤证,以脾胃病症为常见临床表现,如胃脘部胀满不舒,或胃脘的胀痛,恶心呕吐,食少,纳谷不馨,体重倦怠,腹泻,口渴喜饮,但饮水不解。脾胃也是暑湿作为致病邪气的主要侵损脏腑,临证时可以通过调和脾胃功能来实现升清降浊,痞消痛减,胃开体健。
2.2六和汤,既为“和六气”,又可“和五脏六腑”
杜老师强调,疾病的发生,不外乎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通过仔细分析病因的类型,以此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常常可以少些摸索与试探性用药。外感六淫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脾胃病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以侵犯人体,攻伐脾胃,引起脾胃方面的疾患。因此可以通过祛邪救脾胃,调和六气与机体的斗争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作为六淫之一的湿邪与脾胃拥有更加密切的关系,临证时更需重点调理。以和湿气为重点和六气,最终实现恢复脾胃受盛腐熟运化功能,是六和汤的立方动机之一[2]。
此外,杜老师还指出,通过六和汤的方义衍伸,尚可以起到“和五脏六腑”的功效。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又相互累及,常同枯同荣,同病相连。“人体之脏腑,脾胃乃基石”,“生命之树,脾胃为根”[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五脏六腑的厚土之主,通过重点调理脾胃的功能,和定中土,以实现五脏安静、六腑平和。正如吴昆所言:“脾胃者,六腑之总司,六腑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脾胃治,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百骸九窍,皆太和也。”
3杜怀棠教授对六和汤证的辨证分析
六和汤证的病因,以“暑”、“湿”、“酒”、“食”为主,其中尤以湿邪为重点。临床上对于六和汤证的辨析,应着重放在“脾胃”与“湿邪”两个方面,而临床需要运用六和汤时,应该首先对四君子汤证、参苓白术散证、藿香正气散证进行详细分析,鉴别,以便确定最佳方案。
3.1四君子汤证主症为脾虚,治疗大法为补脾益气
四君子汤证临床表现多为气短乏力、面色萎白、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脾胃气虚证,以食少、乏力、脉虚弱为辨证要点。以四君子直补亏虚的脾胃,培养后天,充沛气血化生之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均为健脾益气所设,专治但虚无邪之证。
3.2参苓白术散证主症为脾虚湿盛,治疗大法为补脾祛湿,以补益为主
参苓白术散证临床表现多为脾胃气虚证加上湿盛困脾证相兼见,以乏力、痞满、便溏为辨证要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健脾益气,白扁豆、薏苡仁祛湿,桔梗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参苓白术散主要针对脾胃气虚兼湿邪侵扰之证,其中虚象证较湿象证明显。治疗上则以补益为主,少量配伍祛邪之剂。
3.3六和汤证主症为脾虚湿盛,治疗大法为补脾祛湿,攻补并重
六和汤证临床表现多为参苓白术散证加上吐泻转筋、胃脘痞满或痛、身重倦怠、寒热并作、纳谷不馨等,以胃脘痞满、身重、吐泻为辨证要点。方剂组成上以健脾益气与祛湿柔筋为主,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攻补结合,效力相当,主要针对虚实难分轻重之证,故采用攻邪与补益并举之法。对于湿毒秽浊之邪所致的霍乱、吐泻不止,六和汤中大队的芳香清轻之品,辟秽和中,祛湿止吐,尤为合适。
3.4藿香正气散证主症为湿盛,治疗大法为解表除湿,以祛邪为主
藿香正气散证临床表现多为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病症加上胸膈满闷、胃脘连腹疼痛,伴恶心吐泻等脾胃病症,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藿香正气散以芳香之品化浊辟秽,以气药行气通滞化湿,以补益之药健脾运湿,以辛温之品发散表寒。诸药相济,共同化解内在湿浊,祛散外在表邪。药理研究亦证明,该组方具有镇痛、解痉、抗菌、止泻作用[4]。藿香正气散系芳香化湿之剂,临证时不必拘泥于表证的有无。而健脾益气药物的配伍,主要的意义在于增强化湿和中的功效,实为祛邪的重要方剂。
因此,杜老师概括道:四君子汤证纯虚必补;参苓白术散证虚多邪少,以补益为主;六和汤证虚实相当,攻补双开;藿香正气散证邪多虚少,以祛邪为主。
4病案举隅
案1患者,男,26岁,2014年3月12日就诊。患者3年前因公外调至南方某省,后渐现纳少不馨,胃胀,口干饮水不解,伴体倦懒动,大便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关滑。平素易感冒。辨证为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祛湿。处方:藿香10 g、厚朴10 g、杏仁12 g、砂仁打碎10 g、法半夏10 g、木瓜15 g、茯苓15 g、太子参15 g、枳壳12 g、瓜蒌30 g、神曲15 g、莱菔子15 g、生麦芽15 g、陈皮10 g、连翘10 g。7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分服。
按患者体弱,偶迁南方,脾胃易受湿困,而见纳少不馨、体重、乏力等。湿阻中焦,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见口干渴,饮水不解,大便干结。参以舌脉,以六和汤加减健脾祛湿双调。另加枳壳、瓜蒌开润肠腑,神曲、莱菔子、山楂健胃开欲,陈皮理气化湿,连翘清透郁热。全方从湿邪、脾胃入手,芳香开胃健脾化湿浊,效果明显。
案2患者,女,66岁,2013年11月26日就诊。患者口干渴2月余,饮水难解,饮后即入厕,尿清长,伴体倦乏力,微恶风寒,汗出多,舌体胖大边齿痕,质淡暗,苔灰黄,脉弦细。否认糖尿病病史,尿常规示葡萄糖(-),尿潜血(++)。辨证为脾虚失运,湿阻中焦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清热祛湿。处方:藿香10 g、厚朴10 g、杏仁10 g、砂仁打碎6 g、法半夏10 g、黄连6 g、木瓜15 g、茯苓15 g、太子参20 g、炒白术20 g、白扁豆15 g、炙甘草6 g、陈皮15 g、芦根15 g、滑石15 g、旱莲草15 g。7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分服。
按口干饮水不解,脾病也。《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故不用焉。”饮入于胃,上输于肺,脾气不能散精至口舌,而干渴难解。汗多、小便多,饮后即入厕,为脾虚水液难用所致。故以六和汤健脾助其布散津液,化生水谷精微,充分利用饮食物,濡养机体,提供所需动力。同时,以芳香祛湿药物解除湿性重浊困脾之象。另外加黄连清热燥湿,滑石配甘草成六一散以祛暑湿,芦根既能清热化湿,又可以生津润燥,旱莲草滋肝肾之阴,且凉血止血。
5结语
杜老师善用经方、古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效果显著。杏林先贤们遗留给中医后辈的经典子集可谓浩如烟海,卷帙浩繁,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古籍、古方、古药的更广泛的临床价值,总结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梳理完善基础理论,发展现代化方剂的应用领域,意义深远。“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当如此践行中医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毛德西.六和汤临证经验心得[N].中国中医药报,2006-7-14(006).
[2]朱炳林.临证经验2则[J].江西中医药,2002,3(1):5-6.
[3]毛果.蔡光先教授中医脾胃学术理念与临床经验浅析[J].环球中医药,2014,7(8):602-604.
[4]侯志强.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08-110.
(本文编辑:蒲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