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电视台建设的困境与发展建议——以燕山大学电视台为例

2015-03-20聂东雪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燕山大学师生受众

聂东雪

一、高校电视台的兴起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我国高校电视台悄然兴起。多数高校电视台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在1983 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院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电视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1989 年10 月北京大学率先正式成立校园电视台,其他高校电视台随之不断涌现出来。高校电视台兴起初期,得到了各高校及师生的极大关注,上升势头显著。高校电视台从兴起到实践再到探索,已经走过20 余年。现有的各高校电视台都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学生记者团的成立、各高校对电视台的投入等都推动了高校电视台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二、高校电视台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节目形式单一,影响力小

由于专职人员较少、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多数高校电视台无法推陈出新,节目形式单一,多数高校电视台节目仍以校园新闻为主,然而校园新闻更多的体现学校方针政策、重大会议等,这些内容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距较远,无法满足学生受众的心理诉求,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较小。

(二)播出渠道有限,收视率低

播出渠道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电视台的一个问题,由于国家政策等相关原因,高校电视台无法申请资质建立独立的播出信号,因此,大多数以网络播出为主。由于当今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学生们选择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不断增加,加之高校电视台节目内容缺乏丰富性、时效性等,导致学生受众不会主动接收校园电视台的讯息。

(三)专职编导少,专业性不强

高校电视台面对的受众主要是在校的学生及教师,作为内部电视台,其专业性有限。多数高校电视台的专职编导少,大多为5 人左右,并且大多为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科班出身,因此,主要依靠的中坚力量为学生记者。以燕山大学电视台为例,现有专职编导3 人,其中2 人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相关专业背景,学生记者60 余人,很多新闻采访需要依靠学生记者完成。而多数学生记者所学专业与新闻专业没有关系,这就造成大多数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信息的理解有限,获取信息量小,节目深度受到影响,制作的节目质量不高。

(四)高校对电视台的重视程度低,投入少

尽管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电视台,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尽管高校电视台与其他专业电视台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电视作为一项媒体技术,是一个高技术、高资金、高消耗的行业,不但需要的摄像机、编辑机等基础设备耗资巨大,同时保持机构运行同样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一般的高校都没有对电视台的建设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导致设备陈旧老化、人才不断流失,电视台的发展出现滞后现象。

三、高校电视台发展的建议

(一)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1.打造学校品牌历史、文化节目。每所大学从初创到发展,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高校电视台作为校园主要媒体,肩负着文化传承和记录历史的使命。燕山大学于1921 年建校,至今已经93 年。在这近百年的历史长河里,蕴藏着很多璀璨的明珠,根据历史资料,燕山大学电视台制作了《校史钩沉》《口述校史》等相关节目,用访谈、回忆录等形式将燕山大学的历史重现,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2.打造特色节目。多数高校电视台以新闻节目为主,其他节目相对较少,同时很难周期性播出。很多师生通过新闻网了解学校相关信息后,不愿再接受电视新闻的重复性,这样就导致高校电视台受众的大量流失。因此,高校电视台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师生的兴趣所在,将校园访谈类节目、知识性节目、娱乐服务类节目等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氛围制作关于师生身边的事。

3.打造“第一手信息”节目。大学生们更加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果高校电视台能够利用大学生所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制作相关节目,将增加电视台的吸引力。例如,针对毕业季,制作就业指南类节目;针对考研同学,推出考研系列讲座节目;针对师生关注的学术问题,邀请相关专家以访谈形式进行讲解。全校师生作为高校电视台的主要受众,高校电视台必须弄清他们的喜好和兴趣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拓宽传播渠道

1.借助楼宇电视传播。利用楼宇电视在办公区、宿舍区、教学区、食堂等处滚动播放自制的电视节目,可以实现针对性的传播。楼宇电视可以让校内的师生员工能够随处观看播放的节目,了解信息,达到宣传作用,从而提升传播效果。由于楼宇电视所需成本并不高,因此,各高校可以较为广泛的使用。燕山大学电视台在世纪楼、图书馆等师生较密集区域安装了楼宇电视,每天滚动播放电视台节目,收视效果较为理想。

2.利用网络传播。一方面,由于时间、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亲临学校报告会、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现场,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们关注的校园焦点。因此,高校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络直播技术将现场声画信号传输到其网站指定直播窗口,通过该技术,让更多的校内及校外受众观看到现场画面,实现校园活动的现场直播。

另一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选择其进行信息的采集、接收和传播。高校电视台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官方的电视台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相关平台,在将节目通过这些平台传递出去的同时,还可以在线和师生进行交流,并与其他高校电视台进行沟通,从而得到更多的发展建议。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燕山大学电视台抓住这一机遇,开通了燕山大学电视台新浪官方微博、人人网燕山大学电视台主页、燕山大学电视台QQ等,将节目上传至这些主页,与师生分享节目的同时在线进行交流、听取建议,效果良好。

(三)健全电视台内部管理机制

1.借鉴“制片人制度”。“制片人制度”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制作人为中心,他不但控制拍摄的经费,同时还要对影片该怎么拍摄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现有高校电视台一般设在宣传部,一般由宣传部长兼管,没有独立的管理人。如果能够借鉴专业电视台的“制片人制度”,不但能提高高校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通过收视率等指标督促制片人及工作人员提高节目质量。

2.加强专业化建设。电视台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好坏和电视台的发展。由于校园电视台主要集中报道校园内新闻事件,因此与外界电视台的沟通交流有限,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应有的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而社会电视台恰好有着校园电视台没有的专业资源和优秀人才。因此,一方面高校电视台可以与社会电视台沟通,将制作精良的节目放于社会电视台播出,还可以通过协助社会媒体进行采访、参与社会电视台相关节目制作等方式,提升高校电视台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高校电视台可以长期与社会电视台进行经验交流,学习社会电视台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向专业化逐渐迈进。

3.大力培养学生记者团队。学生记者作为校园电视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各高校现有的学生记者团队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流动性较大。许多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凭借兴趣加入记者团队,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实践,业务逐渐成熟,他们又要毕业离校了,再次招收的新记者又要重新培养和锻炼。因此,除了通过定期对学生记者培训外,还要通过建立适合本学校电视台发展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将学生记者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同时,要加强团队精神建设。良好的团队精神将使成员更加团结、更加积极,从而更好地为电视台付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1]戴陟宇.浅谈校园电视台的建设理念与发展策略[J].中国报业,2012(01).

[2]刘健.高校电视台的困境与创新发展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

[3]李坤.高校电视台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以西北大学电视台为例[J].新西部,2011(15).

猜你喜欢

燕山大学师生受众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