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血瘀体质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03-20李海燕王玲玲王鸿章武亚涛陶友娟丁丽君李建梅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药浴瘀血熏蒸

李海燕 王玲玲 张 璇 王鸿章 刘 娜 武亚涛 陶友娟 丁丽君 张 磊 李建梅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老年病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1)

瘀血是人体重要的病理产物,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临床上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均与瘀血密切相关。瘀血形成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阻塞不通,或内脏发生瘀积,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血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血瘀的原因不同而异。现代医学认为,护理是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02—2013-10,我们对117例血瘀体质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并加用活血舒筋药浴方熏蒸及护理干预,并与单纯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9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16例均为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117例,男60例,女57例;年龄39~68岁,平均(51.51±5.41)岁;病程2~5 年,平均(3.21 ±1.07)年。对照组99例,男50例,女49例;年龄60~68岁,平均(50.42±4.12)岁;病程 1 ~5年,平均(3.31 ±1.2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符合血瘀体质的诊断标准[1],无兼夹体质。排除标准: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有严重并发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药物组成:当归9 g,生地黄9 g,桃仁12 g,红花9 g,枳壳 6 g,赤芍药 6 g,柴胡 3 g,甘草 6 g,桔梗4.5 g,川芎4.5 g,牛膝 9 g。日 1 剂,水煎 2 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 护理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活血舒筋药浴方熏蒸治疗及护理干预。

1.3.2.1 活血舒筋药浴方熏蒸 活血舒筋药浴方药物组成:当归20 g,赤芍药10 g,松节15 g,防风 10 g,姜黄 10 g,伸筋草15 g,海桐皮15 g,积雪草 15 g,路路通 15 g,羌活 15 g,牛膝 15 g,木瓜1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10 g。将诸药水煎取汁500 mL,放入熏蒸床的水槽内,兑清水500 mL,进行熏蒸治疗,具体操作按熏蒸床的使用要求。每日1次,每次10~30 min,每剂药可用2~3次。

1.3.2.2 护理

1.3.2.2.1 熏蒸护理 熏蒸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干燥,熏蒸时忌直接通风。嘱患者洗澡,修剪指甲,带干净的内衣内裤备用。内衣要求宽松、舒服、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熏蒸前应多喝开水,忌空腹熏蒸,熏蒸后要嘱咐患者慢慢起床,及时擦汗,更换干净的内衣内裤,预防感冒。食低盐、低脂、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的食品,忌辛辣刺激之物。多巡视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并不断询问有无不适。嘱勤翻身,避免烫伤。由于大多数患者第一次做熏蒸时,心里有恐惧感,要帮助患者解除恐惧[2]。

1.3.2.2.2 饮食护理 适合血瘀体质患者食用的食物,果品类有山楂、金橘;蔬菜方面,性温活血的有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血瘀体质者冬季吃或阳虚兼夹血瘀体质者食用;性凉活血的有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油菜、魔芋等,适合血瘀体质或血瘀兼夹湿热、阴虚内热体质者食用。菇类养肝护肝,还能防癌抗癌,因此也很适合血瘀体质者食用。水产类有螃蟹、海参。血瘀体质者一定要少喝酒,可以少量地饮用红葡萄酒、糯米甜酒,既能活血化瘀,又不会对肝脏产生严重影响。醋主要用于软化血管,因此中老年血瘀体质有心脑血管疾病倾向者很适合。此外,玫瑰花、茉莉花泡茶喝,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

1.4 疗效标准 治愈:经中医体质辨识系统检查示平和质;有效:经中医体质辨识系统检查示血瘀倾向;无效:经中医体质辨识系统检查示血瘀质[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护理组117例,治愈9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95.7%;对照组99例,治愈30例,有效35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65.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血瘀体质是体内瘀血内阻或存在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导致脏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以血瘀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中医学认为,血瘀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主要与后天的跌仆损伤、久病入络、年老致瘀等因素有关。《灵枢·贼风》指出“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血气懈惰”。脾胃为后天之本,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饮食结构可以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形成稳定的功能趋向和体质特征[3]。对于血瘀体质患者的防治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或仅是在有关防治血瘀体质知识的健康宣教层面上。对于早期血瘀体质患者,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熏蒸,并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方法。中药熏蒸疗法通过温热刺激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血液分布增多,循环阻力减少,全身血压也随之下降,并可促进中药从皮肤的吸收,从而减轻血瘀体质的症状。

活血舒筋药浴方中当归活血祛瘀;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松节祛风,燥湿,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姜黄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积雪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路路通祛风湿,活络,通经;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木瓜祛风湿,舒筋;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舒筋活络之功[4]。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皮肤官窍多为邪气入侵的必由之路,熏蒸治疗主要作用于人体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侵袭、保护自身的作用外,还有内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功能。熏蒸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些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疗效。按照中医理论,熏蒸法采用了由下而上的循环途径,通过渗透穴位、疏通经络、益气养血,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而且熏蒸的温度又能增强吸收的效果,熏蒸的温度刺激皮肤,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毛孔开张,全身汗出,使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能驱邪外达。中药熏蒸能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热力与药力相结合,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代谢、反射,最终达到调节免疫的作用[2]。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为护理干预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还能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更有效的缓解,通过对血瘀体质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干预,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熏蒸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状态,而且护理干预的实施在门诊及随访中皆可便利实施,尤其是饮食习惯的干预,为实现患者的行为习惯改变、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护理干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

[2] 刘彩风.中药熏蒸的临床护理要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137 -138.

[3] 夏丽娜,许必芳,田奕,等.饮食与瘀血体质形成相关性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3,45(1):70.

[4]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58,267,396,388.

猜你喜欢

药浴瘀血熏蒸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苦夏药浴正当时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