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来了,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
2015-03-20郭浩
郭浩
大数据来了,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
郭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意识到数据资产的价值,众多企业已经纷纷投身其中。然而,作为数据采集的最大中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角色,理应受到重视。政府部门无疑掌握了企业、公民、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数据,其中很多数据共有共享性质。数据开放对信息惠民服务具有战略意义,地方政府需结合自身现实基础理性应对。
数据开放是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很多地方政府已开始把数据开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优先考虑。截至2014年上半年,已有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先后开展了数据开放工作,其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进行相关准备。
目前北京已有29个部门公布了400余个数据包,涵盖旅游、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门类。上海则明确了190项重点开放的公共数据资源,共209个数据包以及20多个应用,涉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务、交通服务、教育科技、金融服务、能源环境、健康卫生以及文化娱乐等11个领域。武汉各市直部门已公开数据类别500多个,涉及政务、警务、环保、城管、医疗、农业、交通、居家养老、商贸物流等30多个领域。此外,青岛、贵阳、广州、厦门等城市也在积极进行相关准备,随着信息服务业的转型发展,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将成为一种趋势。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是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更是执政公开透明的体现,对于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价值的推动具有现实意义。从数据的开发利用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能够通过梳理数据“摸清家底”,将可共享资源进行对外公开,促进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有效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能够通过开放数据吸引企业参与,发挥企业在信息加工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参与市场投资,有效缓解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资金紧张问题;三是能够通过数据增值服务带动信息消费,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加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需具备现实基础,具体包括方向明确的政策基础、内容丰富的数据基础以及目标清晰的实施路径。
在政策方面,落实地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从工作目标、实施原则、主要任务等角度对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提出要求,为后续工作开展实施提供意见参考。
在数据方面,优化信息资源体系结构,实现信息编目和注册,使数据内容完整,资源体系结构清晰,为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提供必要的数据准备。
在实施路径方面,细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序,通过确定开放重点领域数据,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政府数据开放在协同、高效、有序、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时代已悄然来临,其开放大势将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开放形式看,北京、上海两地都以政府数据,服务门户为应用主体,香港则更注重移动终端应用,未来将呈现两种渠道并存的局面。从开放顺序看,上海、武汉等地是从部门试点单位开始,逐步形成全市数据开放体系,未来这一模式将在其他地方政府沿用。从开放领域看,未来将更加突出民生服务类数据的开放程度,使信息惠民从理念转向实践。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应在战略规划实施、政策法规制定、开放模式创新以及管理模式实践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第一,建议地方政府制定数据开放战略,从愿景、目标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合理规划数据开放路线,并确保其有效实施;第二,建议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现实基础制定数据开放政策,为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指引方向;第三,鼓励地方政府推进数据开放模式创新,通过商业化运营,使地方政府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上实现多赢;第四,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实践,建议加大力度进行社会宣传,广泛接受社会服务监督评价,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数据开放的实施和推广,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优化政府数据质量,建立政府数据治理体系,使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变得简单、高效、可行。□
(注:本文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2014/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