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斗戏电视剧的类型片分析——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2015-03-2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孔 琳

宫斗戏电视剧的类型片分析
——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孔 琳

[摘 要]从2010年开始宫斗戏的收视率在各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居高不下,《后宫甄嬛传》更是将宫斗戏推到一个顶峰。本文将以这部电视剧为例,对宫斗剧进行类型片分析,从行业运作、文本模式、观众预期三个方面探讨这部电视剧对宫斗戏这种类型片制作成规的遵守和超越,进而发现这种超越并不能挑战宫斗戏本身的文本预设,并由此考察类型片所具有的引导阅读和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

[关键词]宫斗戏;类型片;《后宫甄嬛传》

[作 者]孔琳,中国传媒大学。

《后宫甄嬛传》作为宫斗戏的代表已为人们再熟悉不过了,这部电视剧一方面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甚至被宣传成“古装版职场争斗教科书”,但同时也因过度宣扬权谋和利己而受到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既采用了宫斗戏的一般制作模式并将其精良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宫斗戏这种类型片的一种超越。为了探讨这种电视剧制作模式及其影响,本文将以这部电视为例来对宫斗戏电视剧作类型片分析。

一、概念

约翰·哈特利在他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指出,类型片拥有一套被认可的模式,某种媒介的内容,比如说电影或电视节目,可以根据所属的某种特定类型进行分类。举个例子,一部电影可以被归为爱情片、喜剧片、武侠片、科幻片等,一部电视剧可以被分为偶像剧、战争剧、家庭伦理剧、武侠剧或者宫斗剧。从电视剧的剧情、角色、背景、道具、场景等方面看,《后宫甄嬛传》就是一部纯正的宫斗剧。

在任何情况下,确认某一事物所属的类型,需要靠一套已被认可的类型规则,它们使观众在解读文本时带有一定的预期。这种预期正是从以往阅读按成规制作的媒介内容后累计的类似经验感受,并习惯地影响下次阅读同类型的内容。同时,观众从媒介中得到愉悦和享受经常是因为文本在广义上与某些类型组群的特征吻合。观众对一个文本成功度的评价,是根据他们基于媒介消费的经验产生的类型预期得到的。《后宫甄嬛传》之所以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对一部宫斗电视剧的“预期”,这种预期产生于之前观看宫斗剧的体验以及制作方对宫斗戏制作模式的理解。

类型片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历史的变动而变动。一部20世纪80或90年代播出的宫斗戏也许和现在播出的宫斗戏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会有很多显著的差别。在布景、角色和行动来看,可以把它归为宫斗戏,但是,那个年代的宫斗戏通常是以历史宫廷为环境的家庭斗争模式,现在的宫斗戏已经突破这个模式,开始关注诸如阶级、权力分配、性别等社会问题。而且那个年代宫斗戏主要针对的观众是家庭主妇,现在观众则多数是职场女性,因此,当代播出的宫斗戏往往被宣传成古装职场争斗戏。这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和角色的变迁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要完整地运用类型片这个概念分析媒介的类型片文本,必须要使它和制造文本的行业、消费文本的观众联系起来。正如史蒂芬·尼尔所说:“类型片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文本编码形式,而应该是在行业、文本和主体之间流通的关于导向、预期和成规的系统。”这个观点给本文进行下面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文章将从行业运作、文本和受众三个方面对宫斗戏作类型片分析。

二、宫斗戏的类型片分析

我们说《后宫甄嬛传》作为一部宫斗戏,既是对其传统范式的遵守,也是一种超越,是因为类型片的分类规则不是固定的,反而非常灵活,足以容纳变化。这让观众感到对特定类型中的一部电视剧的预期达到了,同时又让他们感到了不同之处,没有觉得只是简单地看了一部类似的电视剧,尽管它和之前的电视剧有许多相似之处。《后宫甄嬛传》正是通过其在以下三方面的这种相似与不同成为宫斗戏的典型。

(一)宫斗戏的行业运作

理查德•迈尔特比和伊恩•克莱温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清楚地指明了类型片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中的中心地位。他们认为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基础是一些可预测的元素和变量的结合,它们围绕着熟悉的循环和公式制

作而成。

首先,分析前期的选剧阶段。《后宫甄嬛传》的成功与近两年的两个趋势有很大的关系:一是网络畅销小说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视剧,尤其是清宫小说,包括穿越类和宫斗类。比如《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后宫·甄嬛传》作为宫斗小说的经典,从2006年底开始连载以来,一路受到关注,这就为后来的电视剧积累了先天的观众基础:网络书迷。二是宫斗类电视剧的热播,《美人天下》等剧都创下了卫星频道的收视高峰。这个趋势为宫斗戏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观众心理预期,从而维护了观众的观看热情。这也是制片方选择拍摄《后宫甄嬛传》的理由。

其次,类型片的灵活性成为这部电视剧宣传的优势。一方面,类型提供的熟悉因素在新电视剧的推广和营销中有重要的作用。它让这些活动能够利用观众的先期知识,这样一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能对诸如海报和广告进行构建,《后宫甄嬛传》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标签就是后宫、争宠、阴谋等。同时,新电视剧的推广材料经常包含着对其他同类电视剧的直接引用,由此让潜在的观众把新电视剧和他们可能已经看过的其他电视剧联系起来,比如《后宫甄嬛传》就被宣传成《后宫版杜拉拉升职记》,以及与2004年播出的港剧宫斗戏《金枝欲孽》相类比。“甄嬛从嫔妃到皇太后的升迁过程,放在现实社会来看,就是初入职场的女大学生到职场CEO的成长史”,导演郑晓龙曾这样以职场概念解读《后宫甄嬛传》。

(二)宫斗戏的文本模式

之所以成为类型片,主要是因为它在剧情、人物、背景、场景、服装、道具等方面有其自身独特的元素,《后宫甄嬛传》作为宫斗戏自然也不会例外,甚至将这套类型规则运用到极致。宫斗戏在这些方面更多地受制于历史发展的限制,只有在剧情和人物上还能有所突破。

宫斗戏在剧情设置上的核心关键是以宫廷后妃为核心的权谋斗争,斗争的目标则是位阶、皇宠和子嗣。剧中女性的争斗,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生存权利的争夺。而其中的皇帝如果去除爱情的原因,就演化为抽象的权力象征。整部《后宫甄嬛传》就是以甄嬛为核心,包括城府极深的皇后、嚣张跋扈的华妃、阴险狠毒的安贵人和重情执着的端妃等一帮女人在深宫争斗不休的故事。在叙事结构上往往是三段式:入宫优秀招妒——被害入冷宫或者出宫(受尽折磨)——回宫复仇。而这其中的阴谋手段常见的包括陷害、自虐、流产等。由于宫斗戏为了更立体地诠释主角命运,通常会涉及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维度,因此,被亲人利用、闺蜜反目、爱人误会就是必不可少的剧情设置。另外,在结局上“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就是安抚观众的最好方法。这些在《后宫甄嬛传》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角色处理上,宫斗戏的类型片规则体系也是有迹可循的。后宫中的女人很多都是男性化的,突破传统女性的温婉、柔弱、善良等品质对于展开斗争是非常关键的。《后宫甄嬛传》中的女主角们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们都打破了善恶的二元对立模式,更甚者突破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之所以男性化女主角,是因为她们的成败都是由男性话语来诠释的,比如剧中最大的反派——心狠手辣的皇后也不过是为了争取皇上——她丈夫的宠爱;嚣张跋扈的华妃为了她的哥哥和整个家族的富贵;安陵容不择手段为了改变自己庶出的地位来避免母亲的悲剧;沈眉庄是为了温实初的爱和与甄嬛的友谊;主角甄嬛从头至尾也没有为了自己的权力争斗过,一直都是为了情人、朋友和亲人。她们都没有摆脱男性体制生存下来,没有摆脱依附和受控于男人地位而独立。正如华妃在她哥哥死后的悲剧命运一样,甄嬛杀死皇帝替情人复仇,但依然要靠非亲生子继承皇位而在皇宫中生存下去。

如果说《后宫甄嬛传》相对于传统的宫斗戏在剧情和角色上有什么大的突破的话,那就是挑战了男性拯救女性的叙事结构。在传统的宫斗戏中男主角以爱或其他名义拯救女主角是很常见的,但是在这部电视剧中后妃们更喜欢通过权谋和手段自救。

(三)宫斗戏的观众预期

《后宫甄嬛传》导演郑晓龙表示这部电视剧不是要与偶像剧竞争,因此它的受众正如前文中提到的是职场女性。这些职场女性对这部宫斗戏的要求和期待就不仅仅是一场宫斗戏了,她们希望观看此剧时感受到人心险恶、处处阴谋、时时陷阱,可以从中体味到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职场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在封建皇权的历史背景下,演绎的是与现实一样的权谋争斗,职场女性很容易从中找到认同感。这种对现实的映射让观众和角色建立了一种“闺蜜”关系,并模糊了观众与角色的界限。

现实社会中职场女性的理性和压力使得她们期待这种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办公室政治教科书”。相对于偶像剧,这些复杂、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精神世界。观众会将剧中的场景和人物设置与职场进行比对,称“选秀”对照的是“招聘”,因为“选秀”既要拼“关系”和“背景”,也要拼“能力”。还有观众编出不同类型的“职场拍档”“上下属关系”“职场关系网”等,如“太后=董事长,皇上=总裁,皇后=执行副总裁,皇贵妃=人力资源副总或运营副总,贵妃=其他副总裁,妃=业务总经理,嫔=总监,贵人=高级经理,常在=经理,答应=主管,册封=普通员工”。尽管有观点认为,将残酷的宫廷斗争放到职场并不合适,但从上述的内容看,观众的确读出了自己的“职场生活指南”。

三、结语

类型片分析不是简单地把电视剧进行分类然后得出

不同类型,它最显著的一点是考虑类型在维持社会的常识、信仰和价值观上可能发挥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它关注的是观众如何解读文本,加强文本的“预期解读”。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因为类型片已经拥有相对完整和明确的视觉、叙事代码或者规则,制作方也企图通过预先设置文本的解读方式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甚至接受先期预设。比如类型片的概念设置就使得宫斗戏很难用非宫斗戏的模式来分析电视剧文本。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后宫甄嬛传》虽然在很多方面对原有的宫斗戏有所超越,但是在核心层面仍是传统的创作手法。由此可见,即使类型片的创作再复杂,它也是有限的,成就它自身的成规原本就会降低单个文本发挥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观众不能对类型片做出挑战性阅读,只是不鼓励这样做。“类型片已经清楚地告诉观众他可以遇见的愉悦范围,从而规范、激起对相似文本的记忆和期望。”《后宫甄嬛传》热播后,它的某些剧情引起了官方和一些专家学者的恐慌,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类型片的代码预设和成规所带有的能够唤起人熟识的作用并不会引导观众去质疑它的价值体系,宫斗戏本身就是对男性权力和话语体系的捍卫,更不可能超越出女性自身限制之外,类型片对观众不同的潜在愉悦和记忆的引导和规范是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建构功能的。

【参考文献】

[1]马薇薇.《金枝欲孽》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5).

[2]温朝霞.对当代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文化批判[J].暨南学报,2004(3).

[3]张颐武.历史剧中强权崇拜的文化背景[N].深圳特区报,2003-12-04.

[4]李红玲.后宫剧播出与收视透视[J].影视娱乐营销,2012(2).

[5]马楠楠.快感的满足与释放——类型片审美心理机制透析[J].电影评介,2006(23).

[6]王一川.灵活的中式类型片模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2).

[7]李娜.论历史剧《美人心计》创作的虚实之间[J].电影文学,2011(9).

[8]郑丹.整合与突破——从《我是传奇》的成功看类型片的未来趋势[J].电影评介,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