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下生态酒店运营模式探析①
2015-03-20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吴宏业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吴宏业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开拓创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基于此种背景下,行业和学术界提出建设生态型酒店作为应对措施。生态酒店概念的提出,运行机制的研究,为我国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行业管理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是酒店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生态伦理思想和产业报国的体现。
1 循环经济与生态酒店的概念和内涵解析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1]。循环经济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理想的组合状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2]。
生态酒店(Ecological Hotel)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酒店[3]。生态酒店遵循循环经济理论思想,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是在酒店业管理理论领域、运营实践领域的一次创新。
2 构建生态酒店的重要性
《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纳入统计管理系统的星级饭店共计13293家。三星级以上规模酒店有8731家。根据酒店的经营使命,三星级以上酒店提供的服务项目要满足客人的衣食住行,四、五星级酒店更是要提供奢华服务。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酒店人工环境的再造,以提供人类舒适的微环境。据测算,一座建筑面积在8万~10万平方米的大型酒店,年消耗标准煤约132亿千克,不亚于一座大型工厂[3]。由此可见,酒店对环境的依赖、影响和破坏都是巨大的。
生态酒店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营高效、环境友好、资源循环、示范引领为工作目标,使酒店作为人工复合系统与当地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使酒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高度一致。
3 生态酒店运营模式的构建
考虑酒店的生命周期,以循环经济“3R”理念为指导思想,从酒店的规划、设计、选址及建设的源头起,构建生态酒店运营模型。模型涉及酒店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具体细节:生态设计、生态选址、生态建设、生态运营(生态采购、清洁生产、生态服务、废弃物处理、生态管理等)。生态酒店的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酒店的运营模型
4 生态酒店的实现途径
4.1 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就是在酒店的规划、设计、建筑、装饰、设施设备选购、工艺流程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采用成熟的生态科技成果,完成酒店开业前的硬件准备工作。例如,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里主要是指风能、光能、地热等资源。应用建筑节能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污染防治(控制)技术、循环低碳技术等,这方面有相关国家标准指导,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一家酒店能不能完成生态酒店的使命,关键在于开业前的设计与建设。酒店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等,大都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
4.2 系统的生态管理
酒店管理系统要实现生态运转,必须把对人、物、环境三个系统的管理作为着力点,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生态管理,使人工生态系统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系统的生态管理模型,见图2。
图2 系统的生态管理模型
4.2.1 生态伦理
酒店是由人、硬件设施、环境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酒店必须加强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生态伦理以生态人道主义、生态整体性、生态永久性为原则,把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念、活动决策、生产和销售等方面,要求企业管理不仅仅以人为本,进行尊重人的企业管理,而且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进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业管理[4]。酒店生态伦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不仅能够提升酒店各级员工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伦理观念,约束员工的环境不文明行为;而且能够通过酒店服务和宣传,达到对宾客自身消费行为的教育和调整,促使宾客提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4.2.2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性预防的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生产的开始着手控制污染源,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减少在生产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5]。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资源是清洁生产的目的。
(1)能源清洁化。生态酒店投入运营,第一要考虑采用何种能源。酒店在生态设计阶段,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和潮汐能等洁净的可再生能源[6]。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态酒店既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又能使生产能源的设备融入当地风景(如风能)。地理(景观)条件一般的生态酒店特别是平原地区可以推广液化气、煤气、沼气、电等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第二是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高利用、低排放。第三利用最新的成熟的工程技术,使能源循环使用。
(2)采购清洁化。采购是酒店投入生产前的第一道工序。集团化的酒店最好采用产业链的方式,采购自己产业集群的环保产品(食品),农产品可以采用基地化生产、养殖,做到生态、有机、无害。单体酒店更要重视绿色无害化采购,可以和有一定规模的供应商签订合同进行约束。在采购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采购节能产品的原则;二是采购可再生产品的原则;三是利用科技进步,降低一次性用品的采购量原则。比如,用平板电脑代替纸质菜单,酒店无纸化办公等。
(3)产品清洁化。产品的清洁化要求酒店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出品后,既要重视人体健康又要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首先,在室内微环境的营造中,要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运用自然通风、自然光线消毒室内空气、避免过度装修等方法来保护酒店的室内环境。酒店餐饮系统产品生产过程中,原则上少用甚至禁用稀有的食材,以免加速该资源的枯竭;不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发泡快餐盒等一次性物品;等等。客房分系统在运营时,也要减少房间棉织品的清洁次数,洗涤时要采用无磷洗衣粉,等等。在酒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要进行循环使用,比如餐饮的潲水油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等。酒店要建立中水循环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总之,在清洁生产过程中,酒店应贯彻物尽其用原则,在确保舒适安全的前提下使物品尽可能反复使用。
4.2.3 服务生态化
服务生态化是指酒店提供的服务要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并能满足生态消费的需求。酒店服务员在对客服务过程中,不但自身要践行生态环保安全理念,而且要影响客人接受生态理念,最终形成生态营销和生态消费。例如,为客人洗涤衣物时应用布袋或工艺竹篮、藤篮等装运要洗的衣物,既美观又环保;餐厅服务员在为客人推荐介绍菜肴时要遵从健康、减量原则,提倡“光盘行动”等。
5 生态饭店的支撑体系
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经济体系来推广和保障。建设生态饭店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社会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发挥稳定支撑作用。社会宏观、微观环境中的政策、法律、技术、人才等多种因素为生态饭店提供运行环境保障,是生态饭店稳定运行的外部支撑。生态酒店标准的制定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统筹支持。生态酒店的运营目前属初创阶段,投入高,经济收益会受到影响。因此,政府层面需要在政策方面构建生态饭店所需要的政策支持,如设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酒店税收减免激励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来愈多的社会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形成自觉。所有这些,都为生态酒店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6 结语
要实现我国旅游与酒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模式[7]。生态酒店就是循环经济理论在酒店业的实践之一。要实现酒店的生态化运营,就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标准和操作规范,规范可以参考星级饭店评定标准和绿色酒店标准,突出生态、循环特色。生态酒店生命周期中,生态设计是核心,这方面需要政府整合科研院所、规划设计、建筑施工、酒店行业协会等部门资源,制定生态酒店规划、设计、施工标准。系统管理是关键,酒店全体人员要不间断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并形成制度管理,只有这样,生态酒店才能实现系统运营。社会支撑是基础,生态饭店的运营需要方方面面社会大环境提供稳定运行保障。总之,生态酒店作为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事物,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消费者的理解和积极参与。
[1] 李映洲,宗聪聪.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绿色经济型酒店营造措施[J].商业研究,2010(04).
[2] 李云霞,杨萍.试论循环经济与循环型旅游业[J].经济问题探索,2006(4).
[3] 洪文艺.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4] 李辉.论酒店环境伦理建设[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08.
[5] 宗聪聪.绿色酒店运行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0.
[6] 王佩良.论循环经济原理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7] 曲波,魏卫.酒店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