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5-03-20
第七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4年11月22—23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与本刊编辑部共同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原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800多位老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石鹏建、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新华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开幕式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
本次会议以“课程·课堂·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研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核心要素,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石鹏建副司长指出,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本科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改革。自2011年教育部实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至今,以大规模在线为代表的集课程建设、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形成了新的知识传授模式,给大学课堂建设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指出,应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一大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设和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集聚优势力量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鼓励更多高校通过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校际、区域间课程共享应用模式,同时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他希望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广大教师高度重视,将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稳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瞿振元会长以“素质教育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作了发言。他指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该使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再升温,增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感,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思想引领教学改革,贯穿实施的全过程。他进一步厘清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在通专相融的思想指导下,重塑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杨祥副主任以“在线开放课程的认识与实践”为题,回顾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与共享系统建设历程,在剖析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MOOC建设的基础上,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新机制,即以课程知识产权为核心,面向高校学生、教师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需求,采取“公益性+市场化”的可持续建设模式。
会上,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提出以“教会学生学习”引领教与学的改革。他认为,在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下,教与学协同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学习科学是教学改革的推进剂。他以北工大在学习科学领域的成功探索为例,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作了“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报告,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及西安交大的实践与探索,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密切关注。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作了“大数据分析在高校教学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的报告。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用“133346模式”概括了他关于教学改革的总体认识,同时介绍了“同时异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新模式的探索经验。武汉大学教务部长陈传夫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常态的思考”为题,介绍了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回归新常态的路径。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介绍了南京大学重构大学本科教学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这项工作获得了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利琳作了“让大学课堂活起来”的报告。
会议还安排了三个分会场报告,合肥学院院长蔡敬民、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进明等21位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回归”人才培养主题的“新常态”与教育教学观念转变、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改革、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下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应对与挑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应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中的教学管理与创新等内容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创设于2008年。一年一届的研讨会(论坛)得到了广大高校的高度认可和相关省市教育厅、承办高校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领域层次高、参与广、交流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平台,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