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 完善机制 提高鉴定公信力
2015-03-19王艳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5)02-0206-02
DOI: 10.14126/j.cnki.1008-7044.2015.02.064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233040
【作者简介】王 艳(1974-),女,安徽阜南县人,主治医师,大学。
自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医学会承担了全市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鉴工作的深入探索和不断完善,整体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转变,由于医鉴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及社会对其仍旧褒贬不一。社会上曾经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鉴定称之为“父子鉴定”,而对现行医学会组织的鉴定称之为“兄弟鉴定”。其根源是认为医务人员自己人给自己人鉴定,鉴定制度和操作不透明。特别是部分律师、媒体及社会人士的渲染,当患方认为鉴定结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认为专家袒护医方,鉴定不公正,结论受到质疑,使鉴定工作陷入尴尬局面。针对以上情况,我办人员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鉴工作新路子,既有效促进了医鉴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医鉴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加,为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我市的社会稳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1 坚持“有为有位”的理念,畅通与申请人沟通渠道
为方便当事人了解鉴定程序和鉴定工作性质,编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文件宣传单,向每例咨询和要求鉴定的当事人认真宣读,告知相关鉴定途径和鉴定工作流程,如果不服首次鉴定结果还可以到省医学会再次鉴定或司法鉴定,打消他们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论的疑虑。
2 严把鉴定材料审核关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双方提交的鉴定材料是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专家分析诊疗经过,得出鉴定结论、保证公正科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鉴定材料审核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保证鉴定材料能客观完整地反映整个医疗过程。特别是对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资料真实性、影像资料、医护人员资格和涉及多家医疗机构的审核,如患者姓名不一致,报告单姓名有误、非法定委托代理人、遗失病历、影像资料等情况,我办均逐一进行核实,看是否影响鉴定,然后向医患双方予以明确,让医患双方对彼此提交的鉴定材料进行相互确认质证。保证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3 拓宽思路,进一步提高鉴定公信力
我们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鉴定公信力,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每例鉴定案件均邀请卫生行政部门全程监督,鉴定会现场告知如医患双方认为鉴定程序不合法或鉴定专家有徇私舞弊的现象可进行合理投诉,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受理并调查完毕后对当事人予以回复,提高鉴定的公信力。(2)对复杂、疑难及争议较大的案件事先组织专家讨论专业学科组成,患者是否需要特殊检查,是否需要异地鉴定等,确保鉴定的公平。(3)邀请法官或委托单位同志(特别市医调委成立以来,邀请医调委人员)全程参与鉴定的整个过程,提高鉴定的透明度,提高法官判案的准确度和医调案件成功调解率,得到了广泛好评。(4)为确保证据(双方送交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平公正进行鉴定,在抽签前组织医患双方对各自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互认,进一步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合理性。(5)建立鉴定回访制度,对鉴定工作进行全面回访,倾听当事人意见,及时予以改进。(6)加强信息的双向反馈,对鉴定过程中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有利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就当事人对鉴定结论认可情况或再次鉴定结论与专家进行沟通反馈,使专家有全面的认识。(7)启动快速鉴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启动快速鉴定,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医疗纠纷案件的解决。
4 严格鉴定书写格式,保证鉴定质量
在鉴定书方面从以前的“轻分析重结论”改为“分析结论并重”,力促专家分析意见写成一篇优秀的论文。以鉴定结论为论点,医患双方提供的鉴定资料为论据,分析意见为论证,分析时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用词恰当、通谷易懂。尤其,对鉴定结论未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更要分析的有理有据,写清、写透,表述准确,详略得当,做到说理清晰,以理服人。
5 调整专家库成员,重视和加强专家法律法规培训工作,真正落实依法鉴定、科学鉴定
专家库是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在鉴定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的专家库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部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鉴定专家实际鉴定能力参差不齐等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对专家来讲不仅需要医学专业技术,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政策法规知识和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目前大多数医学专家长期忙于临床工作,对《条例》精神的理解、标准的掌握仍有误差。按《专家库管理办法》中专家任期四年,到期调整的要求。医鉴办及时对专家库作出全新的调整,放弃任期已满且不擅长担任鉴定工作的专家,同时增加符合条件并乐意参加鉴定工作的中青年专家。至目前,已按规定要求对鉴定专家进行了4次调整。并加强对鉴定专家的培训,邀请外地知名专家或利用双休日组织本地专家和法律工作者到医疗机构进行医疗纠纷防范及医疗事故鉴定方面的培训,在鉴定会前除学习《条例》及配套文件及卫生法律法规之外,还针对鉴定会所出现的问题,选择性的对专家进行培训,比如:专家在鉴定会上的提问技巧,如何中性提问,不引起新的矛盾;违法违规行为的判定,不同级别医院区别对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鉴定书必须阐明的因果关系,如何描述原发疾病在最终结果中的参与度;如何正确引用6条免责条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