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P小学英语》教材使用评价——兼论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教材的发展趋势

2015-03-19张丽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教材



《PEP小学英语》教材使用评价——兼论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教材的发展趋势

张丽萍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英语教材是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三个需要”评价标准,从“八个注重”对《PEP小学英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教材基本满足了《课标》、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同时,文章指出,中国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趋势是:理论上的看法变化不大,内容上的选择会更具个性特色,教材的使用将呈现“一标多本”的局面。

关键词:教材;《PEP小学英语》;使用评价;发展趋势

英语教材是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小学英语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国各地小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稳定、多样的教学材料。其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或PEP)出版的就有《PEP小学英语》(PEP Primary English),《新版小学英语》(New 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新起点小学英语》(Starting Line),《灵通英语》(Super Kids),《新派英语》(New Parade)等。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教科书Primary English(PEP)(以下简称“《PEP英语》”)进行使用评价,探讨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英语教材评价的标准及原因

教材评价是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对照过程。评价一套外语教材就是要看其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要素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三个需要”的评价标准——满足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学习者和教师的需要。关于教材的评价过程,英国外语教材评价专家N.Grant提出了“三阶段”评价模式(3-stage process),即“初评(initial evaluation)、细评(detailed evaluation)和使用评价(in-use evaluation)”。[1](P110)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又相对独立,可以针对不同目的单独进行评价。初评旨在从理论上分析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既定标准,多用于教材初审或审定阶段,评价主体通常是专家学者。细评主要从教学实际分析教材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既定标准,多见于教材选择阶段,评价主体一般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人员。使用评价指如何成功地在课堂上使用教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阶段,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

作为教材使用者之一的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有四个主要原因。“第一,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材包含这一内容的理论依据,并从新的理论高度来认识教材的编写思想、结构体系和目标任务;第二,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驾驭各种教学场合,并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增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第三,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理解和熟悉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获得一些教学经验,避免从头摸索或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第四,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教材,评价教材也是为了不断发现其不足,为今后进一步修订或重新编写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P(108)

二、《PEP英语》教材使用评价

《PEP英语》是由中国人教社与加拿大Lingo Media集团合作编写、供中国小学生3~6年级使用的教材。全书共4册8分册64单元(包括48个新知识学习单元和16个复习单元),每学期使用1分册。该教材于2001年初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同年9月起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试用;2003年6月正式出版,并于当年秋季学期在全国推广使用。它力图体现对学生的8个“注重”,即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中外文化意识的培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不同学科内容的融合,注重学习材料的可操作性,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性,注重与初中学习内容的衔接。[3](P1)《PEP英语》教材使用评价就是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上述8个“注重”的既定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课程标准、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

(一)强调语言运用,突出阅读口语

《PEP英语》注重语言运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能力方面。该教材在内容安排、任务设计和学习策略选用等方面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听读看”的信息输入和“说唱演”的信息输出来体现语言运用。教材中选取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征,主要围绕食物、文具、动物、郊游、购物、生日晚会等话题主线展开,通过阅读(Let’s read / Let’s learn),故事(Story time),文化(Culture / Good to know),歌谣(Let’s chant),听听做做(Let’s try / Let’s play)等任务板块输入大量语言信息;通过说(Let’s talk)、唱(Let’s sing)、演(Group work / Pair Work)等活动板块输出语言信息,培养了学生听读说的语言技能,使他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更具真实性。教材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的3-4年级采用“全身反应法”(TPR),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语言,达到课标的一级目标——能听、说、唱、演、玩;进入5-6年级,教材不再大量依靠TPR活动,而是引入任务型教学(TBLT),增加Let's try / Let's start作为任务前的导入热身活动,增加group work / pair work作为任务后的语言操练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实现课标的二级目标——能进行简单的听、读、讲。

(二)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它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训练,更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使用。《PEP英语》学生用书在活动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均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思想,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如Let's check / Task time等活动就是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做事,自主调整学习方式。又如,该教材针对每3个新知识学习单元,还特别设计了1个复习单元(Recycle),旨在培养学生在“复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调控”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控和评价意识,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培养。

(三)铺设文化暗线,突出中外差异

《PEP英语》重视语言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设立“话题明线”外,还铺设了与话题相关的“文化暗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精选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涉及餐桌礼仪、西方节日、生活常识、常见标志、职业称呼、服装尺码、时间时差、季节天气、动物生肖、交通规则、书写发展、颜色情绪、中国传统食品等类别,并在每单元中独立安排文化任务板块(Culture / Good to know)来介绍这些中西方文化现象,加大文化信息输入。文化暗线的铺设,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介绍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找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尽可能弥补课堂活动中由于语境缺失所带来的语言失真,实现跨文化交际。

(四)培养学习兴趣,突出途径多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活动,促进他们的语言认知记忆和交际运用,增强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PEP英语》旨在通过内容、活动、插图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内容主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诸如教材中所选择的动物、家庭、学校、饮食、玩具、颜色、数字、周末、公园等话题,就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语言的真实地道,让学生易学乐学。通过设计诸如对话、故事、歌谣、歌曲、游戏、扮演、绘画、剪贴等活动,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学习语言,使用语言。本教材全部采用卡通式插图,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特别是机灵的松鼠(Zip)和憨态的小熊(Zoom)贯穿了全书各单元,与学生一起经历了从相识、相知到离别的全过程,成为了学生的“好朋友”。

(五)融合学科内容,突出知识拓展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学习外语既要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还要满足用外语获取各种信息的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知识。《PEP英语》强调学科之间内容的整合,体现“学会求知(1earn how to know)”的精神,在学习内容上精选了一些诸如动物、植物、天气、旅游、交通、地理、民俗等学科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学到了有关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不断获取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必备知识,进一步拓展了知识面。

(六)满足不同需求,突出多种选择

一套好的英语教材必须兼顾到地区、教师、学生的差异性,让使用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PEP英语》每单元均编排了“A、B、C”三部分,其中A、B两部分为基本要求的内容,C部分为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结合课时量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C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增删。因此,该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并不要求“一刀切”,为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发展需求。

(七)方便课堂教学,突出教材配套

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性和语言的实践量,使学生掌握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PEP英语》是一套以学生用书为核心,集文字、音像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各册均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光盘有动画、声音、图像、电子书,可以点读,形象生动。这些配套资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也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注重内容衔接,突出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容衔接、不断复现是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PEP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充分体现在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就单元内部而言,每单元均有A、B、C三部分,其中A是基础,B是A的扩展,都要求学生掌握;C部分仅供选学,是A、B部分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运用。例如,Let’s learn板块让学生学习新词并引出句型,Let’s try进一步让学生感知,Let’s talk是具体运用,并在Read and write中得到巩固和强化。从单元之间的编排来看,各册单元将《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所涉及的话题和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衔接紧密,平稳过渡,在深度与广度上逐级提升,并不断复现和强化巩固。例如,三年级下册开始听说、认读、描红26个英文字母,四年级上册学习26个字母的书写和5个元音、21个辅音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习五个元音字母(A-E-I-O-U)的长、短不同读音,五年级上下册学习常见字母组合的读音,六年级上下册学习48个国际音标。这样从26个字母、字母组合到48个音标,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与初中阶段学习拼读规则有机地衔接起来。

当然,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PEP英语》也不例外,还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版面设计还不够科学,由于注重色彩斑斓,使得版面显得纷乱,内容繁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特别是每单元前面呈现教学目标部分的那两页,大版面的插图使目标内容不够突显,教学顺序不够清晰。二是有的教学活动的语言和情景还不够真实,话语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还不够强。例如,第四册下册复习2(Recycle 2)的Read and think活动,为了复习本分册第4-6单元的内容(天气、价格、农场),选择了一封John给奶奶的信作为阅读材料,John介绍了北京“炎热”的天气(sunny/hot)和自己的穿着后,说“I want to buy a hat”,在这样的天气,想到要买“hat”(礼帽)而不是“cap”(太阳帽),无论是语言还是情境都不够真实。另外,这封信一共13个句子,句子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也不够强,这完全就是为了复习而复习。诸如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教材修订、编写中加以改进。

三、小学英语课程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种外语教材的产生都与社会对不同外语人才的需要有关,与它面临的教学任务发生变化有关。新教材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各种不同教材的产生和共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外语教材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因为一种新的教材的产生不可能导致原有教材的完全消失,只可能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必要补充。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应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在今后至少30年,中国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可谓是:理论上的看法变化不大,内容上的选择更具个性特色,教材的使用呈现“一标多本”的局面。

(一)理论上的看法变化不大,教材编写的语言观、学习观和教学目标较为统一

在过去近40年中,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思路大致经历了以“语法、功能、结构功能、意念功能”为纲的四个阶段,从传统的“以语言发展为目标”逐渐转到“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得语言是交际或交际工具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外语界得到普遍认可。交际在这里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思想感情的交流。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个人的这种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主要通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要素体现出来。这五大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4](P6)中国学生掌握了这五个方面的本领就具有了英语交际能力,就是实现了英语学习的目标。

语言是交际或交际工具,学习语言就是要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构建适宜的学习策略和坚定学习情感态度,掌握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语言观、学习观和教学目标在中国的外语教育界已经普遍得到认可,并写进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而且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二)内容上的选择体现个性特色,教材的结构编排、活动板块、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在教材结构编排上,要按照《课标》要求,坚持“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使用循环扩展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注重单元内、单元间、小学与初中两个阶段间的内容衔接,使教师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已经出现过或将要再次出现,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决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主次、增删、复习等。在活动板块设计上,既要注重对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知识)的呈现,又要加强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考虑每次复现都要在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有所增进,呈现螺旋式提升,避免单纯重复。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用书与配套资料的可行性、连贯性和互补性,让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如《PEP英语》在3-4年级阶段采用全身反应法(TPR),进入5-6年级引入任务型教学(TBLT)。这种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的做法就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三)教材的使用呈现“一标多本”的局面,以满足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诸如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中心城市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域对人才要求标准的差异。这些差异又进一步加大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不同地区英语教育水平的差异,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30年甚至50年——很难实现真正的平衡发展。因此,在教材的采用上,要坚持“一标多本”的原则,即在国家统一的《英语课程标准》下,依据不同级别要求编写和使用不同教材。各地教学主管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可供选用的英语教材,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各地区应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因地、因校使用各具特色的小学英语教材,以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既有助于确保各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规格与质量,也有助于逐步缩小因地区差异而造成的英语水平差距。

总之,英语课程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11年近3轮的教学实践中,《PEP英语》吸收了许多小学英语教师的意见,对课本的框架做了一些修改,使之更适合我国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小学英语课程教材编写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要编写真正适合当今基础英语教育学科发展趋势、反映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任重而道远。作为教材使用者之一的教师,必须不断开展英语教材使用评价,理性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教材建设的现状,科学把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理解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删,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N.Grant.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s[M].London:Longman,1987

[2]覃邦金.试论中国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与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龚亚夫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徐彩玲)

The In-use Evaluation for Primary English (PEP)——On the Development Dendency of Primary English Textbooks in China

ZHANG Liping

(ForeignLanguagesSchool,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Abstract:As a vital part for the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language in a systematic way, the English textbook is the basi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According to the “3-need”criteria for evaluating English language textbooks with“8 emphases”,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n in-use evaluation to Primary English (PEP), and points out that it basically satisfies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pupils and the teachers. Meanwhile, the present author argue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rimary English textbooks in China, i.e., there will be no great changes in theory; however, there exis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 textbook has to offer a great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ifferent primary English textbooks will be compiled in accordance with on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Key words:textbook;Primary English (PEP);in-use evaluation;development tendency

中图分类号:G624.31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7406(2015)08 - 0099 - 05

作者简介:张丽萍(1969—),女,楚雄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

收稿日期:*2015 - 06 - 05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