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

2015-03-19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王皓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成本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王皓

企业成本是指在一项企业项目中所产生的企业经济资本的消耗,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业务特点与项目成本组成为依据,对企业成本进行量化预算,并按照一定的成本目标值对企业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追踪与控制。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只有合理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水平,才能使我国国有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然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全面认识我国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对全面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意义

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优化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一方面,通过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成本目标与项目实际成本间存在的差异,方便国有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对企业项目成本进行有力的管理控制,从而达成企业成本预期目标,减少企业项目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消耗,为企业盈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最大经济体,国有企业对成本的合理预算管理有利于带动其他市场经济体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基本环节

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主要表现为下列三个基本项目:

(一)目标成本设定

目标成本设定又叫成本目标,是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企业成本目标是国有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形势,为实现企业项目盈利而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预先设定的成本目标值,也是企业项目中预计成本的最大容许值。企业目标成本设定中,最为关键的是设定目标制造成本,并根据企业项目具体情况对开发设计目标成本、营销成本等方面作出成本预计决策。

(二)目标成本分解

目标成本分解是指为保证企业目标成本的顺利达成,企业通过科学方法将预先设定的项目整体目标成本与企业各单位部门职责进行分解落实,从而保障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目标成本达成

目标成本达成是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制定了合理目标成本并将各项成本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后,能否在最小成本单位上达成预设的目标成本,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在这个阶段,企业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来保障目标成本的达成,包括建立健全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规范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全方位促进企业对目标成本的完成。

二、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成本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控转变为市场主导下的自主经营。在这种风险巨大、盈亏自负的市场竞争机制下,我国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仍止步不前。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仍按照传统经营观念进行企业管理,市场观念与竞争意识尚有欠缺,继而造成疏于对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完善与提高,不重视对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行为规范,导致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滞后于企业项目经营,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成本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过细的分工会使国有企业协调难度加大,繁复的组织机构造成对企业成本管理费用的消耗,制约了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仍遵循传统体制要求,墨守成规的结果就是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无法完全满足现今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三)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不先进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并存在成本预算管理方法落后的问题,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还在使用例如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传统的粗放型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国有企业对成本预算管理的要求;近年来,虽然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我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仍在使用人工核算的传统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在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的优化作用,极大地制约了国有企业对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对成本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不利于企业对项目成本的合理预算管理。

三、优化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成本预算管理观念

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转变传统经营观念,建立现代化成本预算管理理念,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激发企业员工的成本预算管理意识,注重对企业相关成本预算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工作人员在成本预算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拓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关注范围,成本预算管理不能只重视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管控,而要把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逐一落实到客户与供应商等方面,建立全面系统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二)加强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整合力度

基于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繁杂,内部分工过于细化给企业造成的成本管理费用不足的现象,企业应加大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整合,对企业组织机构合理性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核心发展目标对不合理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减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费用的不必要支出;此外,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降低因信息不流通造成的成本费用。

(三)建立健全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要重视对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让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都参与到其中来,提高企业各部门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依据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将成本预算管理细化到成本费用的各个环节,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保障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合理有效运转。

(四)改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当今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若不能及时摈弃落后的管理方法,将不利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目前较为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有作业成本管理法、责任成本管理法、成本规划法等,国有企业应及时转变成本预算管理理念与方式,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成本控制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办法。

(五)加强日常成本费用支出管理

在进行成本预算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国有企业日常成本支出的管理。对企业成本采取严格的预算控制手段,将企业日常的成本支出规定在一定的预算控制范围内,并制定相关的企业日常成本费用审批标准,设立专人对企业日常成本支出进行审核,防止企业成本支出超出预算。

(六)提高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引进信息化技术协助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利用计算机完成企业财务数据的输入与处理,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国有企业还应加快企业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共享,将企业成本预算编制、评估与管理环节规范化,增加财务数据处理的精确性与高效性,降低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费用。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面对瞬息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式,重视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转变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理念,建立健全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推动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优化升级,对于保障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国有企业盈利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刘绪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

[2]黄德意.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J].投资理财,2014

[3]李勇.探析我国成本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成本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