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
2015-03-19黄德杰
黄德杰
黄德杰/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硕士(山东泰安271019)。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加强和规范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得到落实,并规定相应的课时和学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数量有了明显提高;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得到应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表现的积极性不高的状况日益凸显,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效果与社会各界的期待还存在着较大距离等。如何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这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影响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显性原因
1.课程建设薄弱。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应有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等基本属性外,学术性和教育性也应是形势与政策课追求的理论品质。但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所具有的动态性、时效性和政策性相统一的显著特点,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统一的教材,各高校基本上是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年春秋颁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确定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以兼职教师为主,造成了对该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过程研究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授课技巧。
2.教学模式单调。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方式至今还没有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组织形式普遍采用自然班合成大班的形式,师生互动性较弱。另外,以兼职为主的教师往往由于准备时间不足,在讲课时,只能简单地进行素材的罗列或时事政策的宣读,缺乏深刻透彻的理论分析,使得原本鲜活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听起来枯燥沉闷。考试多以提交论文为主,论文题目少且过于宏大,学生极不重视,反正只要抄抄写写,总能得到及格以上的成绩(除非情节特别恶劣),基本达不到学习和考核的效果。
3.教育体系单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构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体性不断被激发和强化的过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依然仅仅依靠一门课程,与党委部门、学生工作系统、团委等部门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相脱离,另外,对于来自朋辈群体、社会公共空间、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学校外环境的教育影响力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体系单一,实效有限。
(二)隐性原因
1.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有些高校只把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作为本校首要任务,对于形势政策教育的落实只满足于对上级指示和部署的照转照发,缺少具体的贯彻措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安排未进入课程表,上课时间过于随意;形势与政策教育由多部门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出现互相推诿和管理负责不到位的问题;授课教师以兼职为主,教学投入和研究严重不足,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等。所有这些因素,致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和课程建设流于形式,也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形势政策教育的不重视,难以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
2.对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缺乏深入了解。目前,90后大学生已是校园的主体。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既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同时也是腐朽与浮躁意识的受害者。他们对形势政策的认知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矛盾特征:首先,在认知心理上表现为趋同性与独立性共存。他们潜意识中愿意向群体看齐,关注热点容易受群体的影响。但他们也思想活跃,善于挑战权威,对于简单的唱高调,他们往往会有抵触情绪。其次,在认识过程中呈现稳定性和多变性同在。他们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理性认识,且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但由于大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一旦形成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某种认知,也很难改变。第三,他们的认知状态呈现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他们愿意从个人立场观点和兴趣爱好上选择性地了解形势与政策,并乐意参与其中和发表意见,但对于公认的观点、法律或对自己将来有用的知识也会被动地接受。因此,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只采取自说自话的单向传递而不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必然会降低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
3.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外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充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经济条件优越和善于使用网络的90后,他们善于交友,喜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旅游,他们了解资讯、获取信息、参与评论的渠道和方式大为丰富,他们对形势与政策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受此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力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教师的信息垄断地位得到打破,学校对于这些影响因素干扰的力度却在不断下降。此外,在高校中,由于学生面临的就业或升学的压力,专业理论或备试知识必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则往往遭到忽视。因此,若不加强和整合来自形势与政策课程外的教育影响力,单靠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很难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
二、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和规范课程建设
高校要提升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设立教研室,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放到与其他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的高度,纳入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总体建设体系中;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的职责,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针对师资队伍以专兼职为主的实际,尤其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体系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形势以及热点问题三部分内容,前两部分属于相对稳定的部分,第三部分属于相对变化的部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调整教师分工,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升基本理论的讲解水平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也要注重发挥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的优势,提升对基本形势以及热点问题分析的权威性;另外,还要加强对辅导员老师的培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日常答疑和辅导水平。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论文题目尽量由教师确定,要与主题教育和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论文的提交时间和考核时间可放在假期结束后进行;论文题目要微观化,切忌过于宏大,否则只能停留在抄抄写写的敷衍之中。
(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改进教育策略
针对90后大学生认知心理表现出趋同性与独立性共生的特点,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时,一方面,要加大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构建统一的舆论场,引导大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另一方面,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时,讲授题目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让学生去查资料论证,课堂上前一段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发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老师的讲解重点在于解决他们的错误认识或思想困惑。针对认知过程中稳定性与多变性同在的特点,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不断提高他们理性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教育资源,深化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树立是一个不断被激发和自我创生的过程,而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高校要根据“文以载道”的理念进行校园环境的设计与再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牢固树立教师职责第一位的是“传道”的理念,大传爱国、做人之道。学校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吸收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学校有关制度的制定与公共事务决策的会议,让学生了解学校目前的形势和发展思路;各院(系)要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日等契机,通过开展图片宣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要针对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主动开通高水平教师主持的网上专家论坛,开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空间,适时引导学生的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另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生教育中的朋辈优势,加强对他们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其作为次级教育者在学生中传播正确的形势与政策观,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1]朱军,刘德胜.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效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2).
[2]马宁.当代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3]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