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权利主体的变化看奇台社火
2015-03-19张金晶
摘要:奇台因为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一度成为新疆的商业中心,吸引了内地多省的汉族移民来此定居,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奇台社火。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奇台商业和会馆的衰落,奇台社火的组织权利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社火从以地缘为纽带的移民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载体,逐渐与国家权利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国家通过社火加强对民间的控制,在为地方谋利益的同时又实现国家的意志,达到国家的权力意志与民间权力意志的调和。另一方面作为民间仪式的社火进入国家场合又通过国家通过征用民间仪式,把民间仪式纳入国家事件。民间与政府在相互配合中相互利用,政府利用的是民间的文化资源以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政治目的,而对于民间来说,除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也运用政府的行为达到国家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至少是默认。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69(2015)04-0017-09
收稿日期:2015-04-28
基金项目:2012年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奇台社火中的民汉族际互动研究;项目编号:ZDXK2012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金晶(1987—),女,新疆奇台县人,新疆警察学院思政部,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
在清代因实施兵屯、民屯等策略,大量内地汉族迁居新疆,落户奇台,19世纪又有大批汉族随着左宗棠征讨阿古柏的西征大军赶大营来到新疆。这些人的到来发展了奇台的经济,也繁荣了奇台的文化,许多民间文艺活动也随之在此生根发芽,社火就是其中之一。清末民初,奇台社火在各地会馆的自发组织下进行,作为移民认同的一个文化载体,社火为移民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会馆则提供了这样一个文化空间再现本土文化,承载了地缘为纽带的集体的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这一时期社火具体的文化功能和内涵,在前期的成果《会馆与奇台社火》一文中已经具体分析到,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的组织权利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其相应的社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发生变化。
一、奇台商业的衰败与会馆的没落
1.奇台商业的衰败
20世纪初中国西北部边疆进入多事之秋,西北部的政治形势对传统入疆路线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小草地商路相继断绝,使进入新疆的最重要的货物流通线路中断。“据统计,在马仲英攻奇台之前,奇台每年的货运量保持2万担(每担150斤)之多,马仲英攻奇台之后锐减至750担,1934年更是沿路不通而无货。奇台商业也由此走向衰落”。 [1]
新式交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运输方式,现代交通方式彻底颠覆了古城交通枢纽的地位。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开始了全面恢复经济建设的十年,新疆政府也于1931年到1937年,分两次沿着清代入疆南路沿线修筑了迪化经吐鲁番至哈密的公路。 [2]抗战爆发后,由于新绥路中断,国民政府于1938年修通了由霍尔果斯经乌鲁木齐抵达星星峡至兰州的甘新公路,其成为沟通苏联援华物资的国际运输通道。大宗货物都由兰新公路直接到达乌鲁木齐,再转运至包括奇台在内的天山北路各地,奇台由“居要冲”而变为“偏处一隅”。乌鲁木齐经奇台至哈密的道路从新疆东西交通的主干道而衰落为一条支线。
民国9年(1920年)以后,新疆与苏联商贸日益扩大,特别是1929年苏联开始实行五年计划,大量的货物向新疆输入,大量的原料从新疆输出。据1929年统计,在古城各商号中,实存俄帖达4287156元。当时奇台商会有一份呈给县政府的材料写道:
查苏联输入古城货物,如白洋布及各种色布,约值票银40余万两,其洋糖、洋烛、洋火、石油、各铁器、各磁器,约值票银20余万两,统计苏联输入货物,约值票银60余万两;而古城输往苏联之货,如老山羊皮8万张,约值银6万两,羊毛60余万斤,约值银25至26万两,统计输往约值银票31至32万两之谱。以输往入之数比较,输往入之数相差过半。且以营商实事而论,苏联货物之输入日见其多,而内地华货之输入日见其少。何以言之?查苏联与我新疆毗连,回(维)两商由苏联运来货物,脚价既省,关税又少,本轻利重,销场自然畅达;而津晋各帮由内地运来货物,关税既多,脚价又重,销路势必缩减。 [3]
反映了当时奇台与苏联贸易来往的状况。奇台商业遭到了“洋”的袭击,“洋货”、“洋物”风靡古城,经营外来货物和引进苏联资本的货庄字号,一律称之为“洋行”。如1925年时,奇台只有得盛洋行一家;在1931年、1935年和1936年,奇台有洋行也不过5家。而到了民国27年(1938)时,奇台中、西大街(即犁铧尖)和皇渠沿一带有洋货铺23家。
2.会馆的没落
盛世才上台后提出“六大政策”,建立“反帝会”,并自封为“解放全世界被压迫人类的最光辉的灯塔”。那种以保靖安民为宗旨、以乡土观念为纽带、以联络乡谊为形式的会馆,显然与盛世才的思想意识、政治目标和组织形式格格不入。于是,1935年7月盛世才把各省会馆斥为“维护狭隘地域观念的屏障”,“传播封建帮会思想的市场”,他以“发展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为宗旨,指令各地县成立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省为总会,县为分会),新疆汉族文化会奇台分会由此产生。同时宣布自汉族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之日起,各省会馆停止活动,全部财产由汉族文化促进会接管。
奇台汉文分会根据上级规定,它的宗旨是:发展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建立奇台汉文分会初期,主要任务就是彻底收回和清理会馆庙产,以充足汉文会的活动经费。奇台县各个会馆的房产及其庙产、土地等都收归汉文会。值得注意的是会馆虽然在存在形式上就此没落,但是据老人们回忆,会馆在民间的维系还是存在的。特别是有些人多、财厚、有实力的会馆,即使会馆地址被占或者捐献出来,但是同乡间有事还是会找会首解决,完好的庙宇还可供人参拜,春节期间,有实力的会馆依旧会组织本帮人马表演社火。
(1)山西会馆:关于会馆财产被汉文会接收后的用途,山西会馆在被奇台县汉族文化促进会接收后,汉文会将办公地点设在会馆厢房内,并在会馆内办起了民众识字班,以后又放映电影。那时山西会馆的多种建筑基本完好,而会馆活动仅是每年大年初一晋籍人氏备香表到庙内磕头祭祀一次,每年秋季唱会戏三至五天。
在翻阅奇台县档案馆相关档案的过程中,民国26年(1937)奇台县政府发给新疆边防督办公署的《呈报该县举行八一纪念日》的快邮代电说道:
迪化督办主席、副主席、行政长钧举办八一为汉帝和平统一之关键。在建设新新疆打倒帝国主义解放中国光荣历史中占有最主要之一页。兹值三周年八一纪念降临时期,当会同汉帝第四两分会及各机关法团学校举行热烈庆祝,于是日在各街巷粘贴标语三百五十张,漫画一百三十幅。并于上午十一时假山西会馆地址召开露天市民大会,参加民众约七百余人,下午二时各分会宣传队在各街巷宣传八一。八二上午十时举行游行示威,参加人数约在八百人以上。遂于以上两日下午二时表演新剧。民众情绪极为热烈,尤其对政府正确六大政策颇表认识与竭诚拥护之热情,理应电呈举核施行。 [4]
可见被汉文会接收后,山西会馆成为汉文会办公地址、汉族群众聚会场所和汉文学校校址。据赵学仁老师回忆1944年秋,国民党新编陆军四十六师驻防奇台,山西会馆及汉文会的俱乐部被占为师部,山西会馆的大门从里面封死,只留俱乐部的大门作为师部的大门,站有双岗,戒备森严。“隔墙如隔山无缘再睹其貌,据说当年冬天这伙官兵,把能取暖的木料都拆下来烧火取暖、做饭用。1945年又调来了骑七师接防,仍以此地为师部。原来野鸽成群的会馆被官兵们枪打、人掏,野鸽被捕杀殆尽,屋脊上的砖人、禽兽及太公楼被枪弹打得千疮百孔。骑七师设在北斗宫巷的兽医院的大门门扇就是用会馆的两块大匾做的。”
(2)四川会馆:在李观柱任县长时,把四川会馆开辟为“奇台县第二公园”。在民国29年(1940)县政府发出的一份文件(书写残缺)提到:
查本县东门外水磨河树木叶繁绝佳,王李前县长时疏交通,修亭榭数座以作本县第一公园。又在城内四川会馆,因内多树木花草,颇有风景,为第二公园。但年来未加修理大有荒废之状……… [5]
每当下午,城镇居民去公园游园纳凉的同时,戏台上就有“天津时调”的曲艺表演。后由天津商号出资,从家乡搬请河北梆子“天利班”来奇台演出。
民国35年(1946),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后方医院由兰州移驻奇台,四川会馆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医院。解放后,四川会馆作为县级保护文物留存下来。1950年兴建奇台中学时,四川会馆划为校址的一部分。1984年奇台一中扩建,在奇台县人民政府上交自治区文化厅、昌州文物局的《关于拆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川会馆的请示报告》中提到:
为了改善奇台一中的教学条件和部分教师的居住条件,以利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经上级批准,该校修建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的工程已经破土动工。但座落于该校院内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四川会馆,影响规划落实与施工修建,为此,经本县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务办公会议研究,拟将此馆拆除。特申报贵厅批审。
关于这份请示报告的批复,在翻阅过程中并没有找到。但是今天的奇台一中院内,的确已无四川会馆的半点踪影。当年兴修的教师宿舍楼还在院内一角,而当时修建的教学楼已被新的教学大楼取代。关于四川会馆,有档案资料记载,可以查实的情况就只有这些了。
(3)陕西会馆:陕西会馆于民国24年(1935)捐赠厢房兴办女子学校1处。40年代,整个会馆馆址全部捐赠给了现奇台镇第三小学。
(4)陇右会馆(甘省会馆):陇右会馆是在金树仁上台后,即1928年之后,因其是甘肃河州人,由同是同乡的城防司令张治贤和原驻军团长将原来所修的城南凉州(武威)会馆、西关镇藩会馆和皇渠沿高台会馆统统拆了,修成会馆,命名为陇右会馆(陇右会馆又叫甘省会馆)。民国24年(1935)以后,汉文会接受陇右会馆(甘省会馆),奇台县在陇右会馆成立民办公助的“达材小学”,后改为公立学校,最后被奇台县卫生院占用。现在的甘省会馆在皇渠沿电厂院内,成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其他会馆:民国12年(1923),奇台还有宁夏会馆、凤翔会馆等小型会馆,至民国末年,同乡逐年为谋生流落他乡,人员无几,名存实亡。中州会馆为河南人所建,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会馆年久失修,墙倒屋塌,成了废墟,所在地址并入军营。直隶会馆在新中国成立后,该会馆由政府拨归驻军后勤部队使用。
二、盛世才时期的奇台社火
1933年盛世才发动“四一二”革命政变,主政新疆。每年四一二都会在全疆进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县政府委托商会组织,当时商会的主要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各帮中财力雄厚有威望的人,这些同时在各帮的会馆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有些人更是各省会馆的会首、执事。这样,在盛世才执政早期,每逢庆祝“四一二”,各个会馆便组织本帮的社火,参加到庆祝“四一二”的活动中去。
1936年,盛世才实行“六大政策”,他以“发展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为宗旨,指令各地县成立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省为总会,县为分会),在奇台也成立了新疆汉族文化会奇台分会。盛世才政府宣布自汉族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之日起,各省会馆停止活动,全部财产由汉族文化促进会接管。之后的每年“四一二”革命节庆祝活动,则由汉文会出面组织社火参加全县的革命节庆祝活动。奇台社火在抗战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老人们回忆:
盛世才那会还是支持的,他是为了政治服务,过年的时候他不管。盛世才有个“四一二”,那是他坐了江山的革命节,那个时候要大闹。那时候会馆的那些东西还在,剩下的就是推陈出新。我记得那时候西南(陕西)会馆出来的高抬就变了,一个老头,中国的农民,拿着个叉,叉上挑着一个日本鬼子,这个就和抗日战争有关了。一个日本鬼子在底下坐着呢,一个切刀插在脑袋里,脑浆四溅,刀背上还站着个女人,宣传抗日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不是过去传统的那个蝴蝶啊什么故事了。就连那个秧歌一样,以前的秧歌是东北人的秧歌,吹唢呐的那个,现在的是解放秧歌,其实就是陕北秧歌。
盛世才时期“四一二革命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往往庆祝活动要持续最少三天。在大会召开之前,省督办就会给各区县政府发布准备大会的文件通知,各区县成立革命节纪念活动筹委会,筹备委员会多次开会商讨组织该县的革命节庆祝大会。这时社火的参演情况由筹委会讨论决定,如1941年四月革命九周年第三次筹委会的会议记录就有关于社火表演内容的讨论:
……第7项,关于花鼓人数不足可否通过,决议:花鼓不足,改为旱船;第8项,高跷腿人数不足、用员缺乏,可否过,决议:高跷腿不过,降为秧歌。 [6]
庆祝大会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社火还出版壁报,举行歌咏、戏剧、街头话剧表演,以及提灯大会。关于“四一二”革命节庆祝活动的情况,在奇台县档案馆一份1936年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
参加各族民众约有万余人,首由主席发表政府宣言,并用维、哈族语译,鼓掌雷动。
迪化督办主席、副主席,四一二革命三周年纪念庆祝总会,桂行政县钧发职属举行四一二三周年纪念庆祝代表大会。于十一日早九时举行赛马会,午后二时举行庆祝仪式。到会者除维族哈族及各机关各法团各学校代表二百余人之外,尚有参加之各族民众共约五六仟人。开会为仪后,首由主席报告开会意义及四一二纪念之价值,次由各机关各法团报告过去执行政府政策之工作。直至午后七时停会。十二日因风起尘扬,未获继续开会,仅由宣传队分布街要,宣传大纲条要、向群众演讲。待到十三日早十时,始行继续开会,计算日参加各族民众约有□□余人。首由主席发表政府宣言,并用维哈族语译,鼓掌雷动,毫无流于情形,后由各组代表替接演说,四点钟举行游行。各族、各法团、各机关、各界男女学校反帝童子军宣传队、化妆宣传队、自行车队,并由维哈满族各族联合会组成之马队。白天各族各界自行组织团队及各族民众一律自制小旗随行。游行时群众喊口号,全城空气异常紧张,填街塞巷,且复秩序极佳。 [7]
由此可见,当时对革命节纪念活动的重视,以及革命纪念活动的盛大和隆重。尤其是抗战爆发后,连续几年的传统节日、纪念日都有大型的社火活动。抗战时期,新疆的会馆及会馆财产为汉族文化促进会所有,但是会馆在同乡间的维系、以会馆为基础的拥有内地多省特色的文化活动依然存在。抗战时期,首府迪化以及玛纳斯、哈密、霍城、塔城、奇台、呼图壁等地都有不同规模的社火活动,这些活动遍及天山北麓广大地区,参加人数多。 [8]奇台社火节目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跑旱船、大头娃娃、舞龙舞狮、高跷、瞎子打黑熊、骑毛驴、高抬、秧歌等形式。从清代至民国,抗战时期新疆的民间社火是汉民族文化的盛大景观,但是与此同时社火活动同样吸引了各民族的目光,这就使奇台社火表现出复杂多样的文化特征。时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在全民抗战的语境下,奇台社火充分发挥了民间文艺活动服务于民族解放战争的职能,突出地体现了抗战宣传的特征,融娱乐、审美、抗战宣传为一体,深深影响着广大奇台民众。
三、解放后的奇台社火
新中国成立初期,春节期间仍旧举行社火表演,由县文化馆负责组织实施。1950年奇台镇为县第一区,区设区政府,下属12个街。(1956年原来的12个街改为10个居民委员会)。春节社火的具体组织由各街政府承担。与以往会馆组织下,以地域文化认同为核心的社火活动不同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社火活动的举办有配合国家路线方针的政治期望。在1954年奇台县呈乌鲁木齐专署和省文化局的《奇台县开展1954年春节文娱活动进行国家总路线宣传计划》一文道:
我县在春节期间配合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开展群众文娱活动,在市春节筹委会领导下,除驻军与团工委各出腰鼓一队外,各街群众共组织三个文娱队。第一队由一、二、三、五、十一街西峰剧社组成,出秧歌、歌舞、旱船;第二队由四、六、十、十二街组成,出秧歌、凤阳大套、高跷、旱船;第三队由七、八、九街组成,出秧歌、龙灯。各文娱队除有快板、相声及其他小节目以外,并配备有固定宣传员于二月四日至六日在街头进行宣传。在市春节筹委会领导下,由二月三日连续召开五个晚会。由部队团工委、市第一业余宣传队、市第二业余宣传队、市业余民族歌舞团分别出演话剧、歌剧、京剧、秦剧歌舞及其他小节目。在各项文娱活动进行中普遍受到群众欢迎。不仅在春节使群众更愉快,亦达到宣传教育群众的目的。 [9]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春节的社火活动成为宣传国家总路线指示精神以及教育群众的一种方式。社火活动的总体负责实施者为奇台县文化馆,文化馆在那一历史时期的任务是:配合中心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馆外活动,以促进互助运动的开展。在当年《奇台县文化馆五四年八个月工作总结》一文中,在辅导群众文娱活动部分的总结中说道:
元月份曾协助市人民政府组织了市业余宣传队两个,并帮助市一、二业余宣传队与市业余民族歌舞团进行演出,如在春节、五一节、肉孜节等共演出8场,观众10726人。
春节前会同县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组织群众文娱活动,计有秧歌、腰鼓、高跷、旱船、龙灯、凤阳大套、歌舞等民间形式的活动配合总路线宣传。 [10]
它不是单纯的组织开展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可具体实施政府各种政策宣传、教育民众、协助各方开展工作的具有宣传性质的政府行政机构。在《奇台县人民文化馆配合治蝗任务工作计划》一文中这样说:
(一)目的与要求:我县治蝗任务已经开展,为了使群众进一步明察治蝗的伟大意义、治蝗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运用治蝗的方法,并不断鼓舞起治蝗地区群众的治蝗情绪,我馆特配合进行工作,以期能达到开展宣传教育群众、即早完成治蝗任务。
(二)具体任务:1.在治蝗地区深入地进行党对治蝗的指示,及治蝗的意义(材料根据宣传部拟的宣传大纲);2.利用空隙时间组织群众进行读报,以提高认识或学习其他地区治蝗经验,改进方法,完成任务;3.组织小型图书活动,供给群众阅览;4.组织群众自乐性的文娱活动,鼓舞情绪。 [11]
奇台社火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奇台商业的兴盛,社火活动的举办需要丰厚的资金做支撑,所以解放前奇台社火的范围主要是在现在的奇台县城内奇台镇,其下各乡镇很少有社火存在。解放后大搞群众文娱活动,宣传政策路线,教育广大群众,城镇居民及各机关单位都建立起了俱乐部以推动群众文艺活动。1957年奇台县文化馆制定了一个《奇台镇训练俱乐部活动骨干计划》,就如何开展俱乐部活动做了阐述:
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必须和中心工作、生产工作紧密结合,怎样做到与中心工作和生产工作紧密结合。首先,俱乐部的活动应该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进行宣传,宣传内容要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生产任务一致。………但在这有一个说明,我们应该了解各种活动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活动形式能直接宣传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如像黑板报、展览、幻灯片、大字报、贴标语、报告会、座谈会、辩论会、墙报、广播、读报、唱歌等。有些活动形式就不能有这样的要求(不能直接配合宣传),如:秧歌舞、民族舞蹈、吹拉乐器、高跷、凤阳大套、耍狮子、龙灯等形式,那么就有些人认为这些不能宣传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就不让群众活动,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可要知道,这些活动形式虽然不能直接宣传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但是能满足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起到调剂精神和恢复疲劳的作用,还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形式达到口头宣传,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也是同样起到作用。总之,任何活动形式只要内容健康无害,不妨碍生产都可以进行。 [12]
具体实施情况可从奇台县文化馆存文件《奇台县1957年春节群众文艺活动情况》一文:
这次城乡群众文艺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从活动种类上看这次活动不仅有配合当前中心宣传的现实节目,而且在城乡也大力发掘了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的艺术活动如高跷、龙灯、旱船、狮舞、武术、霸王鞭、凤阳大套、太平车以及大秧歌等。有些活动形式是农村中很多年没有出现过的。 [13]
从奇台县文化馆1958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春节宣传活动:根据上级指示,我馆除了办好阵地宣传,并分出力量深入农村组织群众开展活动,如动员农村俱乐部读报、黑板报、幻灯、收音广播随时宣传外,并组织大部农村俱乐部编演文艺节目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主要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备耕工作等。城镇也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宣传活动。根据十五个农业乡的统计,群众活动演出了四十场,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通过民间文艺形式如秧歌、汾阳大套、民族舞蹈、旱船等以及街头剧进行宣传,社会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14]
除了以上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文化馆也在不断的创新,为了提高和普及群众音乐活动,使这种文化活动能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推进生产,并鼓励作曲者的创作精神,文化馆还于1960年7月份举办了城镇范围内的的音乐比赛。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奇台社火难逃一劫。
笔者试图在文革期间的档案中找到关于奇台社火何去何从的只言片语,但是发现1966年至1970的文化馆档案没有保存, 1971年至1976年虽有档案保存但是没有关于文化活动的任何记载。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个“五一”、“五四”节,县上举办了职工业余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
文化大革命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社火活动也开始恢复起来。当时奇台镇有十个居民委员会,春节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时,就由各居民委员会组织各会辖区内的群众、学生进行社火表演,并分配协调表演内容,以免重复。除此之外城镇的各机关单位也会组织队伍参加表演。而在各乡镇也建立了文化站,由县文化馆指导工作。在1985年各乡镇文化站文化站工作总结老奇台镇的工作总结中提到:
85年春节,文化站还组织了农民社火队,社火队共有30多人组成。春节期间在老奇台镇演出2场,共有3000多人观看,节目的内容有龙舞、狮子舞、旱船、滚灯、拉花、小节目等,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们为春节过得愉快和欢乐,一面筹备文艺晚会的内容,一面宣传春节文娱活动的项目。文艺晚会结束了,我们为更进一步搞好春节文艺活动,准备在春节期间组织一个社火队,这个也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又向文化馆汇报了社火队的情况,文化馆也是大力支持,并拨给活动经费贰佰元。兴丰村的农民听说要组织社火队,个个十分高兴,也乐意参加,只是要搞这样一个社火队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讨论决定自己集资搞社火。于是就发动群众自己创造,凡是参加社火队的人员都是自觉自愿的,他们每个人多则捐款肆拾元,少则壹拾元,就这样筹备资金伍佰多元,报名人员多达陸拾余人,就这样一个社火队成立了。从建队以来选出专职负责人徐得基,并且还实行了岗位责任制,任务分配到每个队员,分配到角色后认真排练。演出的内容有:狮子舞、龙舞、旱船、滚灯、拉花、小戏曲、文艺节目等。正月初三这个演出队在兴丰村演出二场,观众达950多人次,正月初七社火队又去木垒县西吉尔乡演出一场,观众达600多人次,正月初八社火队在老奇台镇演出一场,观众达450多人次。这个自觉自愿组成的社火队,每次演出都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群众拍手称赞,像这样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巩固发展,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15]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居民委员会改为社区,这些文化和活动则由镇文化站引导下的社区文艺专干组织。情况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各个社区依照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表演人员及其内容。每年春节则会组织全县范围内的社火大赛。
四、结语
因为清朝时期大规模的屯田以及之后商路的开通,奇台因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逐渐成为清末时期新疆重要的军事、经济中心之一。大量内地人口的迁移,使得许多内地各省的群众来奇台定居谋生,更带来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汉文化。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要在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宗教信仰的地方扎根,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和睦相处,各省帮都建立起自己的会馆。在会馆这一文化空间,给初入陌生环境、思念家乡的各省移民一个宣泄感情和凝聚力量的途径,人们将各自家乡的文化传统呈现出来,奇台社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繁荣发展起来。因为清末民国初期奇台四通八达的商业贸易,保证了社火活动举办所需的大量资金以及道具服装的采办,再加上会馆的有力组织,使得奇台社火在天山北麓的汉人社会甚至整个新疆的汉人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时的社火承载着共同的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在乡缘或者地缘纽带下维系着同乡之间的联系、彰显本民族本省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表现。
到了民国盛世才主政新疆的中后期,这样的状况发生变化。盛世才以“发展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的宗旨,指令各地各县成立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国家一步一步建立起对人民的直接统治。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建成时,正值抗战时期,会馆的所有财产(包括会馆的房屋、庙宇、名下的土地等等)以及各种应用公物都收归汉文会所有,汉文会主要的作用就是配合抗日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抗日宣传募捐,扫文盲,修建俱乐部,培训文化干部,开展文娱宣传活动。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管理各民族事物。但是会馆并没有就此消失,或者说会馆在官方形式的取缔合并后,无形地存在人们的意识之中,虽然没有会产,会馆依旧发挥着它在汉族民众心中的影响力,甚至在国民党进入新疆后,会馆一度一改隐形的存在状态,有一篇县政府所做的《本县各级组织纲要》的第四十六条提到:在人口稠密地方为一村或者一街为自然单位不可分□时□就二保或者三保联合□主国民□合作社及会馆等机关推荐保长一人为首席保长以总……分保编队训练。 [16]当时每年都会组织四一二革命节的庆祝纪念活动,此时的奇台社火作为庆祝活动的一项节目在节日里表演,奇台社火的表演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顺应时势的要求,有了许多关于抗战的节目内容,这在本文第五章中提到过。每年春节的时候,仍旧由会馆组织各帮的社火表演,规模虽不如从前,但也基本每年都有,规模较小的会馆则早就消失了,更谈不上组织社火表演。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三十年,政府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打破了家族、民族界限,把人们按照阶级和利益重新组织起来。地方社会的政治领域以阶级为核心划分地方社会的不同群体,在理论上基本瓦解了中国以血缘纽带、地缘纽带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将其整合到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使人民牢固地归属于行政组织。原来只有县城才有的奇台社火,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推行到各个乡镇,会馆彻底的消亡,社火的主要组织者成为各级行政组织中的分管负责人。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基本上是命令与服从的模式,在资源配置方面,国家通过计划控制资源,人民通过归属于单位或社队而占用资源;在心理认同方面,国家按照不断在中央产生的意识形态新版本动员人民,而群众则遵循行政序列表示响应。
改革开放后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因此普遍享有积累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进而越来越有能力对自己负责,结果自主性增强,独立性增强。原来受国家行政指挥的单位人和社员组成了相对自主的社会。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出现了新的模式,其基本原则是国家和社会通过交换来界定相互的关系。在这种变动的格局中,作为民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的奇台社火或者说作为一种民间仪式的奇台社火也发生着变化。它既反映着国家与社会现实关系,也扮演着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媒介。
国家对民间的控制可以说无孔不入,但是民间社会却没有完全彻底的整合到国家体系之中,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又得到了复兴,民间传统又得以重建。国家权力在民间社会的实现需要通过寻找地方代理人或者通过某种仪式活动从而实现国家的意志。而代表民间社会的地方代理人或者某种仪式活动既要使国家权力意志在民间得到正常的贯彻,又要为地方谋利益。奇台社火作为一种民间仪式活动,一种民间社会的代表正是国家的权力意志与民间权力意志调和的场域。
民间仪式进入国家的场合,不可能采取闯入的方式,而大都是受到某种征召。国家征用民间仪式,把民间仪式纳入国家事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供舞台,或者说,国家就是现场,民间仪式应邀走出民间,参与国家的或附属于国家的行动。现在的奇台社火不仅仅是春节的特别节目,秧歌、舞龙舞狮等被安排在各种盛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
奇台社火作为民间仪式的层面被国家或者国家部门及其代表所征用,主要取决于他们潜在的政治意义、经济价值。国家在节日活动、重要庆典中让社火表演,最直接的功能在于借助他们制造热闹场面。但是这种热闹场面的政治意义却是很丰富的。首先,社火固有的象征意义如“喜庆”、“祥和”被凸显出来,可以作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印证。如元宵节社火大赛的标语“五马场乡祝全县人民节日快乐”、“绿色生态、文明和谐,七户乡人民欢迎您”。其次,社火“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盛世气氛在今天实际上被用来表达对政府成就的肯定。在元宵节社火大赛表演场地的周围有来自各乡镇的标语,这些标语的内容多为对国家或者政府政策的响应,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火”、“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社区和谐建设”、“掀起创先争优新热潮,开创统筹城乡新局面”、“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东湾”。除了对政策的响应,还有对现实生活表达,在表演舞狮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对联呈现,如坎尔孜乡的舞狮表演呈现的对联上联是:抓机遇强措施争当一流创佳绩,下联是:快变革谋发展赶超跨越奔小康,横批是:富民强乡;七户乡舞狮呈现的对联上联是:山南海北赞改革歌舞颂党恩,下联是:国强民富数今朝欢笑闹元宵。最后,政府需要民众通过仪式参与国家活动。在当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必须,而实际程度又是不够的。
民间和国家之间产生了各自的叙事话语,无论是民间还是国家,既在各自利益上表述自己,又利用对方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表述目的。许多民间仪式表演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共谋,传统文化已经被重新发明成为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资源。民间的诸多庙会与节庆已经基本上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下年复一年堂而皇之地叙述着民间的历史记忆与创造,正如当今的奇台社火,这在社火大赛场地周围的门旗标语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间仪式远非昔日的面貌,民间与政府在相互配合中相互利用,政府利用的是民间的文化资源以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政治目的,而对于民间来说,除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也运用政府的行为达到国家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至少是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