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曲回族生死竞存的悲歌:长篇历史小说《回惊天下》解读

2015-03-19韩爱强

昌吉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回族民族历史

摘要:《回惊天下》作为首部描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回民起义的文学作品,真实再现了清初顺治年间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米喇印、丁国栋起义的悲壮史实,描写了一个被清政府残酷镇压、迫害、屠杀的庞大的回回民族,集中呈现了回族为尊严、信仰和生存而顽强反抗、英勇战斗,以及追求自强不息、仁爱和平、爱国主义的精神。该作品语言简洁凝练,叙事宏大磅礴,战争残酷激烈,人物栩栩如生,感情真挚充沛,是一部具有着强烈的古典主义悲剧色彩和传奇色彩的史诗性历史小说和战争小说,在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69(2015)04-0060-05

收稿日期:2015-04-20

作者简介:韩爱强(1987—),男,甘肃会宁人,《回族文学》杂志社,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回惊天下》是甘肃作家陈自仁倾心倾力创作的全面反映清代我国西北三次大规模回民起义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天倾西北》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作品书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回民起义,清初顺治年间的米喇印、丁国栋起义,为我们集中呈现了一个被清政府残酷镇压、迫害和杀戮的回回民族,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尊严、信仰和生存英勇反抗、浴血奋战的悲壮史实。作品得到了国内知名回族穆斯林学者的高度评价,“真乃一部回族生死竞存的绝唱,一曲回族多舛命运的悲歌,一部清王朝血腥统治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1],“这是一部佳作,为回族历史题材的小说填补了空白,写得有声有色” [2],“作为第一部描写清代我国西北第一次回民起义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文学宝库中历史镜像的一个空白”。 [3]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对人的描述,展示的是人与自我之间、人与他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文学艺术的主体。人创造了生活,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文学艺术反映生活,归根结底是反映人的生活,反映人的命运、思想感情和言谈举止。离开了表现人这个主体,文艺创作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4]所谓“文学即人学”,意味着文学的关注点终究是人。所以,塑造人物形象成为文学作品的重中之重——在现实主义作品中尤其如此,也是决定小说成败的关键。《回惊天下》作为一部脱胎于历史真实的小说作品,无论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还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都可以称得上是独具匠心。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作者先后塑造了六十余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首先是米喇印,身为甘州回军都督、起义军统帅的他,忠厚无私、胸襟宽广、有勇有谋、胆识兼备、遇事沉稳、办事谨慎。起义反清一事,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誓死反抗,为民族、信仰、尊严和生存而战。其次是苏尔曼大阿訇,一个深受数十万河西穆斯林爱戴的伊玛目,被尊称“甘州太爷”,一生传教爱民,洁身自好,痛恨天下战乱,处处替他人着想,主动替他人承担苦难,一生渴望为真主和教门献身的德高望重的穆斯林老人。综观整部作品,米喇印和苏尔曼大阿訇,无疑是最具象征性意义的人物,他们共同构成了回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其中,米喇印代表了回族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苏尔曼大阿訇则代表了回族追求和平、崇尚仁爱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此外,还有虚怀若谷、宠辱不惊、有勇有谋的甘州回军参将、起义军副统帅丁国栋;倔强刚烈、敢爱敢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苏海娜和刘莹;深谙“逆境中蛰伏、顺境中翻身”之道的陕西三边总督、镇压起义军的刽子手孟乔芳;“当面笑脸恭维,背后拔刀绝杀”的甘肃巡抚张文衡;诡计多端、阴险毒辣、杀人不眨眼的甘肃镇总兵官刘良臣;阴险狡诈、英勇善战、杀人如麻的“独脚将军”张勇;打仗卖力、屡立战功、忠于朝廷、屠杀同族的回族将领马宁;还有,武艺高超、行侠仗义、活泼有趣的,体现民族间友好团结的小团体“凉州刀客”,回回沙里狐、蒙古人蓝答儿、汉人快刀李;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义军;残忍嗜杀、以人头记功的清军;以及长期受政府盘剥和压迫、为吃为喝投入义军的百姓,等等。

在情节设置方面,有主有次,主次分明,衔接紧密,巧妙得当;在情节叙述方面,采取前后呼应、对照、交错的手法,使故事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充满了引人入胜的传奇色彩和浓郁、沉重的悲剧色彩。这种反差,表现最为强烈的莫过于开篇和尾声的反差。开篇写道,春天初至,微风和煦,树绿花开,一群绵羊在欢快地啃食着吃草,两个回回兵丁带着春乏懒洋洋地看着羊群吃草,完全是一幅春意盎然、静谧安详、沉醉幸福的生活画面。紧接着,作者写道,“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再看尾声,是丁国栋和黑承印被清政府处以凌迟之极刑的惨烈画面。再看时间,“顺治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正值寒冬。一词“突然”,使故事迅速掉头,急转而下。初春和深冬,安详和惨烈,美好的一切被彻底打碎了,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

又如,写张文衡要处斩苏尔曼大阿訇,数万回回穆斯林身穿白色长袍、头缠戴斯达尔共同举意祈祷的巨大场面,无疑是对穆斯林仁爱、宽恕思想的一个具象体现。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清政府的残暴统治使他们不得不荷负本不该荷负的重担,使他们不得不起来进行殊死抗争。再如,对形形色色的投军百姓进行辛苦、无奈、啼笑皆非的编营过程的描写。老百姓对大营和主将的挑挑拣拣,读来觉得可爱、可怜、可悲、可叹,充分体现了老百姓悲惨的生活现状和无着落的生命存在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政府的残暴统治。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作品中的强烈反差,不仅表现在首尾之间,更充盈在整部作品中间,老百姓的悲惨生活、清政府的残暴统治、伊斯兰教的宽恕思想,三者之间形成着持续而紧张的反差。

在环境描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西北自然地理和历史知识的熟稔程度。在注重自然、地理环境描写的同时,也注重历史和时代环境的描写。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还是故事情节叙述方面,都将其放在广阔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而不是将人物塑造和情节叙述与历史的、时代的、社会的大环境脱离开来,这使得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同时,又不缺乏历史的真实性,说明了正是当时的社会历史大环境造成了回回民族惨遭屠杀的大悲剧。同时,通过作品也可以看出,这不单纯是一次回民起义,而是由回族为中坚力量,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百姓踊跃参加的,为尊严和生存而发动的一次范围阔大、影响深广的反清起义,是我国历史上反清起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反清起义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在艺术上精雕细琢,更需要思想上的深刻挖掘。《回惊天下》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在艺术方面的成功毋庸置疑,但其中凸显出的深刻思想更是不容忽视。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和剖析,我们可以对其中蕴藏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苦心营造窥个究竟。

首先,作者明确了这次起义的本质,对其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这次起义是清政府统治者残酷镇压各地此伏彼起的反抗斗争,加之不尊重回族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强制推行“剃发雅政”等诱因合力导致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官逼民反”的自卫战。如管卫中所言:“任何有血性的民族,只要被歧视、被侮辱、被压迫、被伤害,他具有反抗权利,为争取生存权、信仰自由权而战。这是一种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5]这次起义作为清初全国各地所有“反清复明”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和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的“反清复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米喇印、丁国栋虽然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之下做出的特殊决定,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回族从未想过夺皇位、坐天下,他们只为尊严、信仰和生存而战,他们只想求得一个安宁的生存环境,但是满洲贵族的入关打破了这一切。

其次,这次起义的发动,跟回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回族生活在华夏土地上之后,就和当地的汉族及其他各民族和睦相处,长期接受着伊斯兰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深厚的兄弟民族情谊,也视华夏大地为自己的家园,向来拥护统治者的地位,不称王称霸、分疆裂土、另立朝廷,只求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回族逐渐形成了民族认同和信仰认同,身体里流淌的信仰真主的精神血液,使得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虔诚的信仰之下,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追求和平、安宁的生活,崇尚仁爱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但是,满洲贵族的入关,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意欲强行取代,对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强制推行,导致了回族和其他民族民众的不满,所以,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片土地而战。

再次,这次起义对于回族的命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场持续一年零八个月的起义,悲壮地结束了,但也远远没有结束。回族在有清一代的命运,从此一落千丈,历尽沧桑。正如陈自仁所言:“在清代,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像回族这样历经苦难,惨遭杀戮,仍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可以说,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的历史,对回族来说,就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饱受歧视、凌辱和迫害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是被迫害者反抗迫害的历史。” [6]而回族在清代的命运,跟米喇印、丁国栋起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次反清起义,是回回反清的发端,也是回回命运的转折点,还是回回两百多年噩梦的开始。这次反清起义,也为后来的回回反清,埋下了惊人的伏笔。” [7]“此次起义前,清朝统治者已把回族打入了史册;此次起义后,回族几乎成了清朝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8]

可以说,作者倾注笔墨描写这场血战,实则是写人,写民族英雄,通过民族英雄的气节展现民族的精神。通过清政府的血腥统治、战争的激烈残酷,和义军视死如归的英勇反抗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强烈地反衬出以米喇印、丁国栋为代表的自强不息、勇于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以苏尔曼大阿訇为代表的追求不畏强权、仁爱和平、爱国主义的回回民族的精神,它们才是回族真正的民族精神。此外,作品还强调了一种精神——忏悔的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无论对于个人、民族还是国家,这种精神都是不能缺少的。起义之初,他们先向真主举意、忏悔,并祈求襄助,求主指引正路,说明了起义的迫不得已和反抗的决心。起义失败,米喇印心生忏悔,“是我把甘州回军领上了反清之路。如今看来,这是一条死亡之路。我给朵斯提带来了灾难,我对不起朵斯提,对不起河西的穆斯林” [9],并祈求真主饶恕。

总的来说,在思想方面,这部作品清晰地还原了这次起义的背景和经过,描写了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和义军的英勇抗争,进行了起义是“自卫抗争”的准确定位;阐述了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的史实,强调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性,明确了此次起义在“反清复明”斗争中的重要贡献。尤其是,作品开篇以苏尔曼大阿訇的遭受陷害作为铺垫,说明了仁爱和平精神面临的危难,作者如此为之,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极具思想深度的,是寄寓着一片苦衷和善良情感的。作者成功地描写了惨烈的战争场面,塑造了米喇印、丁国栋等民族英雄,强调了回回民族自强不息、仁爱和平、爱国主义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当然,这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最终,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主题:和平才是大道。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历史上,每个民族在历朝历代都遭受过这样或那样的苦难。在清代,回族无疑是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民族。但是,回族在遭受到镇压和迫害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英勇反抗精神,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遗憾的是,回族的悲壮历史,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以致回族的历史,几乎被普通百姓淡忘了,甚至连一些回族群众,都不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失去了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可怕的是,回族的一些历史断面,被人为地误解了;回族对祖国的杰出贡献,被人为地忽视了。即使今天,对回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还有很多错误的解读,对生活在今天的回族同胞,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10]

因有清一代,回族遭受到的巨大苦痛,在内心深处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导致了部分回族同胞性格比较敏感,容易冲动,在有关他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起义的历史方面,反应尤其强烈。一旦尺度把握不好,就会触碰到他们的痛处,带来非常消极的后果,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使得大部分作家不敢涉足这一领域,也包括一些回族作家。所以,选择表达这样复杂和敏感的主题,不能不说是承担着巨大的困难和风险的。目前,描写清代回民起义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朱刚的《河湟传》(1985)、张承志的《心灵史》(1991)、白志明的《血的启示》(2007)、郑征的《东望长安》(2008)和陈自仁的《回惊天下》(2014)等,而《回惊天下》也是首部描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回民起义的文学作品。

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民族、宗教、历史和文学的综合题材,不仅仅需要在这些学科方面专业和渊博的知识,更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惊人的魄力,尤其是需要作为一个学者和作家面对社会、面对历史、面对读者的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陈自仁作为一位汉族作家,要描写回族和回族的历史,其中的风险和困难可想而知。写作《回惊天下》之前,陈自仁给自己定下了“三个满意”的目标,“让回族朋友满意,让各级政府满意,让广大读者满意” [11],“不仅是希望人们通过阅读作品,认识回族的历史,了解回族经受的苦难,更重要的是想表现回族反抗清王朝残暴统治的悲壮历程,通过典型人物和特定的情节,展示回族先辈为民族的生存和信仰自由而浴血奋战的精神风貌,同时引导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呵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12]

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像当下的大部分作家所宣称的“只为自己和内心写作”,而是明确地秉持着对历史、对现实、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写作。为了《回惊天下》的写作,陈自仁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先后搜集和查阅了数以千万字的史料,其中包括地方文献和宫廷档案。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基本教义,也进行了深入学习。对起义发生地和重要的古战场,进行了多次考察。对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的历史、习俗、礼仪、禁忌和民族心理,作了深入了解。对诸如穆斯林常用经名、回族姓名的历史演变、穆斯林常用口语、回族族内婚姻制度、穆斯林丧葬知识等等,也作了专题探讨。” [13]初稿完成后,他又和出版社邀请了数十位国内知名回族穆斯林学者,如喇敏智、马通、马煜东、张维真、孔德军等对书稿进行了审读,并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反复、认真的修改。

难能可贵的是,在创作中,作者立场坚定,始终站在“被凌辱、被迫害、被屠戮的人民一边”,努力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历史逻辑与艺术逻辑的统一,生活逻辑与性格逻辑的统一”, [14]还原了长期以来被误解和歪曲的回族历史和回族形象,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面目。我们也可以从他引《淮南子·天文训》的话作为这部书的题词,看出他写作这部书的深刻寓意:“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5]他将“回族比作西北的天柱之一”,用清朝回族起义作为佐证,无疑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实际上,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民族都是天柱之一,折断其中任何一根,天地都会倾斜,日月星辰都会移位。

相信通过陈自仁的这部作品,以及这位汉族作家对于写作回族百姓和历史所持的真诚态度和付出的辛苦努力,大家能够更好地重观历史、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反思现实;相信回族同胞能够重新丰富对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重新把握本民族和平仁爱、自强不息和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增强民族自信心,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奋斗;相信其他民族的读者能够重新认识这段英勇反抗的、自强不息的悲壮历史,重新认识这个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回族精神,相信肆意歪曲、污蔑回族形象的无知错误再也不会重犯了。由此可见,该作品在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改善和促进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引导大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宗教观、民族观、国家观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尝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结语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时常遭遇到的一个问题:混淆历史和小说的界限。这是历史,分明又是小说;这是小说,无疑又是历史。想到小说时,我会稍感轻松一些;然而又马上意识到这是赤裸裸的、不可抹杀的、残酷的历史,心情便不由得随之沉重起来。综观整部作品,给人最深的阅读体现是强烈的画面感:历史场景宏大广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战争场面残酷激烈,民族英雄肝胆相照,爱恨情仇纠结于心,生离死别催人泪下。总之,这是一部运用现实主义笔法和经验创作的,具有古典主义悲剧色彩和传奇色彩的史诗性历史小说和战争小说,作品充满着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对人性的洞察和探索,对历史的反思和训问,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思维的启迪。

猜你喜欢

回族民族历史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历史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历史上的6月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