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视角

2015-03-19黄丽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慕课改革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视角

黄丽红

摘要:慕课以其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依托网络课程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阐述慕课概念为切入点,分析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融合的可行性,提出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视角。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被应用于高校教学中。慕课是以视频方式记录精品课,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面向社会大众所进行的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慕课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因此如何借鉴与利用慕课平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高校教学体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一、慕课的概念

慕课是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特定人群进行公开课程形式教学的活动。慕课起源于2001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2年在国内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慕课是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而开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比较新颖,与时代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慕课的特点,一是开放性的教学边界。慕课打破了高校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效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低成本、易获得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慕课将世界上所有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让人们可以学到世界上最优秀的知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广泛传递。三是具有多维度、个性化的教学导向。慕课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方法,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孤立地接受单一教育,比如针对某一主题,不同大学有着不同的教育样本,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二、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可行性

1.教育对象相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更广的主体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不仅在校大学生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教育工作者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慕课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以视频的方式记录精品思想政治课程的平台,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渴望度日益增强,尤其是对知名院校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是毕竟进入知名院校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积极开展慕课有助于学生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

2.相应的功能相似。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慕课具有相同的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慕课是通过视频内容的讲解等引导学生,使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律。二是保证功能。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在新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大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念,因此,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在内容选择上能够针对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的事件进行集中讨论与学习,以调节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三是育人功能。无论是思想政治课还是慕课,都是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三、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视角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冲击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更多的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1.要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实现优质课程共享。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但是受教育资源的影响,其教学内容不可能实现对所有学生的教育。基于当前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的特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与借助慕课的运作模式,积极开发高质量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首先,要加强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虽然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就提出了促进高校建设思想政治课程共享平台的相关政策,但是很多高校仅将其作为一种申报工作而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导致高校建立的优质网络视屏课程停留在形式上。据笔者的观察,很多高校的网络视屏课程很长时间未曾更新。其次,可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一些娱乐性与互动性的因素。慕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学生通过慕课学习不仅能够随时发布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还可以参加考试,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可借鉴慕课的形式,扩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2.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环节,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可推动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活动,而这些活动有很大的形式化意义,没有真正深入他们内心,导致学生所参加的实践活动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慕课的运行模式则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可以在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上专门设置一个实践教学专栏,将社会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案例等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加深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将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上传到网络资源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所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进而增加其实践活动的效果。

3.借鉴慕课分享课程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慕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国内外知名高校所认可,深受大学生的喜欢,促进了他们思维模式的变化,提高了其思考能力。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思想政治课《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采取的就是座谈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以朋友的身份发表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关于爱情、婚姻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话题,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知识。

4.提升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认知。思想政治课是宣传马列主义、树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基本的公共课,但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了反感情绪。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认知不足,因此我们要提升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首先,认清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视他们思想、情感、认知以及思维等变化。社会的变化对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教师重视这种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其次,认清当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针对具有不同学习动机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再次,认识学生在慕课时代的关注焦点和行为特征。建立适应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习主动性。

综上,高校要以慕课建设为契机,发挥慕课教育的优势,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快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李丽萍.“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新视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1.

[2]孙宜晓.论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3]杨蕊.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9.

责任编辑:丁金荣

王炳艳/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贵州六盘水55300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慕课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