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选择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性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统一马克思职业

叶 琛

叶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与理论课教学部助教,硕士(陕西杨凌712100)。

职业选择问题是个人生存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马克思个性发展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探寻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统一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一、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统一的实质

一般认为,职业选择是具有一定自我意识和类的能力的个人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对于职业关系和活动进行取舍的行为。它指向自由,彰显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体现个人意愿和个性发展需要,是人的自由特性的具体展现。同时,作为人的社会化主要方式,职业选择是在个人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展开的,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必然会受到一定时代、社会和个体条件的限定。

在历史层面,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是一个由“原始的自由”发展到“现实的不自由”再上升到“真正的自由”的过程,在不断累积实现超越。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制约,职业的自由变换以及个人的自主活动在历史上一直受到限制,个性发展程度相对有限。经过针对私有制的艰苦斗争和社会分工的合理化发展,职业选择的自由程度不断提升,个人自主活动与其生产力、生产方式趋向完全一致,个人趋向于完全控制他的生存条件,个性自由发展得以实现。

在学理层面,人既是“对象性”存在物,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人的这种双重存在,决定了人的生存具有超越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依据“对象化”活动[1],不仅使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时还把自身及其社会关系也作为改造的对象,改变自己当下的生存境遇,创设一种更适合于个性发展的新的生存境遇。职业选择与个性发展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实现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矛盾的统一的问题:个人与类(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本质上是由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性决定的,在限定中超越,不断趋向自由。

二、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统一的表现

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统一表现在三个层面:本质、过程与价值。

在本质层面,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统一于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现实个人首先是活动的生命存在、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基于发展中的现实需要,它是个人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动力,是私人的“现存关系”(包括职业关系)生成的机制。马克思是这样表述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关系。”[2]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不仅具有人的“共性”的一面,而且具有“个体性”的一面:正是由于需要在不同的人那里,“求得满足的方式”(处理个人需要与他人、社会的矛盾的方式)不同——在与许多人的交往、合作之中生成的私人的“现存关系”的差异,个性才得以形成并强化其差异性。这是因为,现实的人不仅是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也是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存在物,他将现有物质条件和需要内化,进行自主选择需要的满足方式,并通过个人交往活动及其不同方式将自我物化、对象化成产品。在这个物化过程中,人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意志提升,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正是创造生存条件的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选择、占有不同的职业关系、从事不同的职业交往活动意味着个体能够从中发展,强化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

在价值层面,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统一在于个人自由和幸福,它体现个人与类(社会)发展价值的统一。选择任何一种职业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表面看似乎是由职业(工作)直接提供的,而其实质是由处在职业关系中的他人的活动产生的;而个人只有在满足他人的需要的过程中才能满足自身,并确证自身存在,发展他的个性,体现个性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都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3]也就是说,职业选择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在于,摆脱个人生存发展困境,实现人生价值。而这种努力的结果,必然形成“合力”对类(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反过来,类(社会)的发展目标也在于个人自由与幸福的实现。因此,社会应当鼓励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个人应意识到这种规律性,使自主活动与时代性、社会性要求保持一致。

在过程层面,如前所述,选择和发展都以历史为依据,关注现实、指向未来的。职业选择与个性发展统一性,表现为个人自由实现的历史进程的一致性:由“原始的自由”发展为“虚幻的自由”,进而提升到“真正的自由”。

在马克思眼底,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实现是与劳动及其关系相关的。具体来说,“依附的个人”表征人的各种依附关系,虽然人的阶级地位、身份是固定不变的,个人职业与它直接同一,由它规定。然而,在这种私人的附属关系中,个人自主活动与其生产力和交往方式却取得了一致。个人的劳动产品就是他个性的物化,生产的目的直接是为了消费产品的使用价值,“他对物品的占有同时就表现为他的个性的一定发展”[4]。因此,在“依附的个人”社会,个人选择接受分工和职业,并对他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维持了一定的兴趣,“有个性的个人”从而成为可能,二者在低水平上呈现“原始的同一”关系。“独立的个人”社会,雇佣劳动关系代替私属关系,个人活动为其生存条件所控制,个人不再占有自己的劳动及产品;虽然职业选择相比前一社会阶段,取得了自由空间,但个人的选择大多不是因为兴趣,个性发展受到压制,越来越呈现“单方面”特质,人处于“异化”状态。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对立、分离的趋势,它为下一阶段二者的统一创造条件。“自由个性的个人”是对“独立的个人”的超越,个人与共同体一致,个人对职业不仅有选择权,而且由于强制分工及私有制的消失,脑体对立被破除,个人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在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领域内进行选择、转换。个人充分占有劳动关系、产品和劳动本身,个性能够自由发展。在这一阶段,劳动成了人选择的“第一需要”,职业选择的起始点就是个性发展,二者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三、现实意义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统一,不仅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更是一个改造人自身及其社会关系的现实过程。在当代中国社会,应当不断推动二者的转化。

从社会层面来说,我国当前社会,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不发达的生产力及其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强制性分工依然存在,生存而不是劳动仍是个人选择的第一需要,这就出现了类似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异化问题,导致个人选择与个性发展的对立。表现在当前社会的职业发展现状,还不能很好地推动个性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的限制,不合理的教育及人才结构也不能积极引导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发展;户籍、人事和教育等体制性问题阻碍职业流动。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是个性解放获得自由,这些问题都是人的价值实现道路上的阶段性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对自身的改造逐步解决。应当看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社会物质条件改善、体制改革还是人的现代性提升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解决职业选择与个性发展问题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社会条件。今后,应进一步推动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优化职业、教育和人才结构设置,积极引导职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

从个人层面来说,其一,个人职业选择总是以时代性的社会关系为依据的,应当努力提升价值选择的自觉性,把握机遇,适时提升社会化程度。把对自身生存境遇的改变同时代性、社会性对个人的要求以及个人选择的客观贡献统一起来,协调起来。其二,个人应当选择“主体超越”。人的超越性就体现在既能够选择性继承前代的活动和创造的成果,还能够在当代创新。当前社会职业是既定的,个人可以按需要选择既定职业,但他也可以以自己的个性创造一个全新的职业。当然,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问题本身涉及个人与社会交互关系的复杂问题,受到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制约,实现过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但我们坚信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下,它必将得以解决。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5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猜你喜欢

统一马克思职业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统一数量再比较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