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融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2015-03-19董怀宏
董 怀 宏
生态融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董 怀 宏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重塑了教育模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素质的提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地位弱化,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冲击。探索构建生态融合的移动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对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融合
随着3G、4G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成熟推广,以及百元、千元级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发展势头强劲的新技术。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络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市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有5.57亿是手机上网用户;2014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64.1%;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1]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作用,探索构建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
(一) 移动互联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1年《移动互联网白皮书》指出:“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2]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信息终端来看,智能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作为移动信息终端。移动互联网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私属性、可移动、可定位等特点。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王虹、刘朋认为,目前学术界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工具说、价值说、综合说、扩展说四种:工具说侧重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说侧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存在和本质;综合说既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指针对网络特点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展说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不仅指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3]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完善和推广,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而使互联网的环境或工具价值被重新定位。从工业革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能源。[4]基于这一意义,扩展说可能更能突显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本文拟采用扩展说的定义。
(三) 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现
1. 实时性和移动化。随着无线网络、3G与4G移动网络的覆盖,移动互联网让传统的“人随网走”变成了“网随人动”,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现实。同时,以往传统的PC终端网络,一般人比较少24小时坐在电脑前上网,而智能手机上网则不同,很多人都是24小时手机不离身,手机24小时登陆网络,因此,手机上网时间更长。传统的PC机一般比较大,不容易携带;而PDA、笔记本、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由于其轻便性,方便携带,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人能够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成为“信息人”,特别是微信、手机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方便而快捷。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实时性和移动化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随时”和“随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
2. 私属性和个性化。智能手机是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信息终端。从2013年9月开始,手机实行实名制,一个手机号对应一个用户,相当于个人专属,同时也相当于一个人的网络ID号。与传统互联网络不同,一台电脑可以有多人上网,无法识别出是谁在上网,而智能手机基本上是个人专属,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个用户的专属上网设备。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手机号码、手机的IEMI号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记忆,分析用户的特征、用户的位置信息等。这种精准特性强化了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征,有利于运营商针对每个终端用户的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5]未来,随着大数据的应用,向用户提供精确的、个性化的服务将成为新的常态。移动信息终端的私属性,使定向信息传播成为可能,信息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征、位置等,应时应景及时推送。针对特定的用户特征,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主流。
3. 交互性和碎片化。交互性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连接网页,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连接人;信息传播方式也由内容展示向内容定向推送和分享转变,信息不再是单方面的单向灌输或者被动接受,而是双向、交互的,呈现立体、网状的全面流动。所有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消费者,这既有利于信息传播的平等、开放和共享,也有利于信息的反馈。这种特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选择需要的信息,使个体之间真正做到自由、平等、民主地沟通交流,有利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有效地调动网民表达自我的积极性。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多数集中在等候、旅行过程、乘坐交通工具途中等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段,时长一般为5分钟以内。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多数都是短小、精炼的内容。谁都不想在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上阅读几千字的论文、观看一两个小时的电影。故此,微博、微视频、微信等“微”应用业务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下的相关应用都是为迎合人们有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而设计的。移动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互联网下红色网站集中宣传、被动阅览、显性灌输,向集纳推送、注重交流、隐性渗透转变,体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二、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将成为现实
传统的教育一般在教室内进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可以在连接有线网络的地方如教室、机房、学生宿舍等进行,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据统计,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覆盖人口达13.6亿,覆盖率达98%,其中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口数为11.1亿,普及率为80%。[6]无论在校园内外,还是在公交车站、地铁站、旅游景点等地方,移动网民都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从传统教室和连接固定网络电脑终端延伸到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PDA等移动信息终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得到立体延伸。
2. 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正在进行
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内容丰富易得,图文、微视频、微课乃至整个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都能即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在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介手段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上授课、网上讨论、微课等多种教育方式来传授思想政治内容,运用微电影微小说等多种方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隐性。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比传统互联网更便捷的网络工具,教育主客体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双向互动平等交流[7],教育者能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互联网+教育”的产品——“慕课(MOOC)”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教育模式。近年来Coursera,edX和Udacity等全球三大“慕课”平台,清华“学堂在线”、上海交大“好大学在线”等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学员身份无限制、上课人数无限制、学习时间无限制、学习地点不固定等,使优质教育资源为人人免费享用成为可能。这种新的教育应用,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具有可重塑的现实可能。
3.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指日可待
传统媒体、传统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都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无差别地传送给受众,属于“同质化”传播模式,这与人们个性化信息需求的趋势背道而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用户的身份唯一性、移动终端使用的私属性等特征,使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特征成为可能。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可以做到信息内容因网民的爱好、网民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个性化定制,比如,在革命传统所在地,可以对到达当地的移动网民推送关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内容;另一方面,信息传播路径从“一对多”到“一对一”的转变,可以实现信息定制、充分发挥小众传播的功能,使信息传播真正实现个性化。由此,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指日可待。
4.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素质提高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主客体之间通过网络呈现出的是平等而和谐的“网民”关系。这种客体身份的变化,也促进了主客体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教育主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得不强化终身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于移动互联网相关应用及技术的学习,否则很有可能成为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知不觉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建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利用移动互联网为教育客体(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方便快捷的“协作”和沟通自如的“会话”,对客体知识的意义建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不利影响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一是主流媒体的主体性地位受到挑战。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论传播主题多元化、表达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开放化,伴随着信息传播渠道选择增加,信息传播上的垄断地位不再,使人们对“原有媒介的依赖降低了,媒介依赖的降低进而影响到媒介公信力”[8]。传统互联网中主流媒体的主导性作用在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中,遇到了新的挑战。[9]二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监管难度较大。移动互联网信息来源多样化、复杂化、自由化,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发布者;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传播速度显著加快,网络安全不可控因素增多,这对于信息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社会问题网络化和网络问题社会化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模式下更加严重。智能手机就是一部简易的摄像机、照相机和录音机,网民对社会问题的随手拍、即时点评,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随时发布在网上或者朋友圈,容易引致社会问题网络化。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演化成为社会问题。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2.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地位有所弱化
传统教育的角度一般认为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主体掌握着权威信息,将教育信息灌输给客体。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与学生作为教育客体之间是平等的“网民”关系。第一,移动互联网资源对教育主体和客体都平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分析辨别信息资源的能力决定了移动“网民”的素质高低。教育主体不一定掌握着比客体更权威的信息;教育客体同样可以获取与主体同样多的信息。第二,移动互联网交互性强导致主客体地位发生变化。主体传播教育资源后,客体也可以通过交互,将学习的反馈信息转变成为主体及其他客体的学习内容,从而使主体的权威性、主导性减弱,客体的主导性程度增强。第三,隔网沟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师生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心理上不知不觉认同教师的权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过分依赖QQ、微信、飞信、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网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0]
3.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较大冲击
一是学生思想复杂化。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不可控性导致了良莠不齐的信息可以直接到达大学生手中,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和文化的有意渗透下,学生思想日趋复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严峻。二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受较大干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网,有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甚至在课堂上看电影、看网络小说、玩网游、上网聊天等,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三是学生学习效果受制于本身的主观积极性。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但由于青年大学生自制力稍弱,容易经受不住诱惑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或者一边玩网络游戏,或者一边听歌娱乐,而教育者又远程控制不了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学生过分沉迷网络社会,也会导致部分学生逐渐脱离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抵触心理,逐渐形成自我封闭人格,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三、 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从改变观念、加强把关、促进融合入手,积极提升移动互联网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一) 改变观念:树立无“微”不至的移动互联网网络社会新观念
移动互联网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微博、微视、微电影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微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通过个人信息终端、移动网络进行联结,网民的身份从信息传播的受众(信息消费者)变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消费者,真正获得了信息自主权,实现了个性化、去中心化。每个人利用移动信息终端与周围的人、网络上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移动网络应用连接在一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人”。特别是互联网购物、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切的技术与服务应用都围绕人的需要和个性化服务来展开,使个人真正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体。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现实生活逐步转移进入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会结构日渐趋同于现实社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既有无序性,也有有序性;既有政治性,也有阶级性。[11]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社会的政治斗争重点围绕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进行。高校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微网络”时代,思想行为呈现出“浅阅读”“被绑架的思想”“手机依赖”“思维弱化”等新形式。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各级管理部门和高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会已经真正形成,网络社会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迫不及待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介入。
(二) 加强把关:构建风清气正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于1947年提出“把关人”理论。“把关人”理论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移动互联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同样需要“把关人”角色,只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的相关内容,才能进入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把关。宏观层面上,政府要做好网络宏观环境的把关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网络立法等措施,加强信息审查,切实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做好网络节点的把关人。目前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的供应部门为电信部门,它们掌握着手机移动终端的准确用户信息,同时也掌握着各网络节点的关口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对相关信息进行过滤,它们能够扶持优秀文化网站,对特定用户的某些网络行为进行监控,对突破社会主义制度底线的用户网络行为进行封杀。中观层面上,各高校应当立足校园网站,建设一批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名站名栏,建立独立的手机网站、开发校园App应用客户端,将校园最新、最权威的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媒体传递给大学生;推进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高校党委要设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学生党支部要开通微博、微信,并鼓励大学生加以关注,形成一个综合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微观层面上,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当好相关内容的把关人,应积极探索构建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舆论及健康向上的内容引领网民。同时,要积极构建移动互联网络信息监管应急工作体系,及早发现移动互联网络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引导、正确指引,努力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12]对学生网民,要通过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网民带头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13]
(三) 促进融合:构建生态融合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
余胜泉指出,“融合的核心是技术的生态观”,“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14]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落脚点在“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生态融合”。在基于生态的融合中,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或环境,而是与人共生共长、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存在。促进移动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融合,必须重视人、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要从队伍建设、内容建设、教学活动三个层面着手,提升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1.打造影响力广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熟悉移动互联网及新媒体特点、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党建工作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好地服务学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社会动态,提升自身素质。第一,教育者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树立网络社会观,努力拥抱网络时代,专注服务学生成长成材;第二,教育者要转变教师角色,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建构“引导者”的改变,重点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选择性吸收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第三,要重视教育者素质建设,通过加强文化涵养和业务培训,提升教育者人文素质涵养和信息素养,让教育者及时接收到最前沿和最权威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整合教育资源传播给学生,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建设吸引力强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移动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网络进行,因此教育效果客观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看与不看,完全掌握在受教育者手上。要坚持育人为本,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技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建设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一,要提高吸引力。智能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的便携性决定了设备的小巧精致,在小小的屏幕上谁都不愿意阅读长篇累牍的文字内容,也不愿意观看需要下载半天的高清视频,所以教育文字内容要少而精、图片要小而巧、视频要短而精;要向网络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学习,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第二,要体现互动性。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按照学生特征合理选择信息资源,并在系统中有机地整合,建立逻辑性强的知识体系;要结合移动互联网交互性特点,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和自主学习信息资源设计,特别要重视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和无缝学习空间的设计,方便学生采用移动学习、网络协作学习、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融入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中,发表见解,展开讨论,相互启示,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三,要探索共建共享机制。当代青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希望个体价值得到认可,并且青年学生信息素养普遍较高,创新意识较强。高校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组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创作比赛、微小说创作比赛等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自主开发各类网络应用、创造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并将这些优秀作品纳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设者。这些以学生视角建设的各类应用更能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更能吸引学生群体的注意力。
3.探索类型多样的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一,积极开展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载体的传播优势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方式,在网络载体上开展的,不为受众焦点关注,甚至不为受众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类型”[15]。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教育目标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渗透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和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要积极创设满足网民心理需求的人文关怀情景,紧紧抓住网络舆论的热点问题,巧妙设置媒介议程,根据教育目的选择合适的隐体,重视对网络舆论的疏通和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要利用移动互联网交互性特点,以平等的地位进行情感培育和心理养成,强调思想交流,重视问题讨论的组织,适时适地传递正能量信息,并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分析、正确理解信息;要讲求以情动人,对教育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应用传播规律改进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传播规律,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突出思想主导性与网络传播规律的科学遵循性。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格伯纳等人提出的“涵化理论”指出,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向人们传输现实观、价值观。“涵化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形成移动互联网环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舆论,要在移动网络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能量,进而逐步改造和形塑青年大学生的“三观”。比如说,2014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中国梦”系列活动、社会公益系列广告等,就有效地发挥了大众传播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第三,积极应用移动学习理论改进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克拉克·奎因2010年提出移动学习的“4C”模型,即内容(Content)、计算(Compute)、获取(Capture)和沟通(Communicate)。移动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探索应用“4C”模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互动对话、信息采集、个性设计为基础打造个性化的移动学习微课堂,真正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与“准”,促进教育内容、教学设计的最优化。[16]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15.
[2]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1.
[3]王虹,刘朋. 近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教学与研究,2011(11).
[4]马化腾.“互联网+”是种能力,激活更多信息能源[EB/OL].[2015-04-29]. http://tech.qq.com/a/20150429/043168.htm.
[5]熊龙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通信产业网. 中国移动GSM网络覆盖人口13.6亿覆盖率达98% [EB/OL].[2014-05-06]. http://www.ccidcom.com/html/xingyebaogao/tongjishuju/201405/06-227184.html.
[7]王海建.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天中学刊,2011 (2).
[8]荣建华.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青年记者,2010(3).
[9]彭波. 依法治网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EB/OL].[2014-11-04].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04/c_127176213.htm.
[10]常潞炜,薛国伟.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数字化用户,2013(15).
[11]刘梅.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2]宋元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价值探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
[13]人民网. 中国互联网大会倡议共守“七条底线”[EB/OL]. [2013-08-16].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816/c368024-22588798.html.
[14]余胜泉.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 中国电化教育,2012(5).
[15]王德刚. 在网络载体上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向宇森. 移动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平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
作者简介:(董怀宏,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41;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5)05-0139-06
【收稿日期】2015-07-2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14CKS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