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承绪先生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杭州学派”

2015-03-19郑文

关键词:教育史王先生学派



王承绪先生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杭州学派”

郑文

学派,即在特定学科、某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所处地域不同或所研究的问题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学术流派。学派大致可归为三类,即“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学派的形成,依赖如下必备条件:学科地位的独立化(至少拥有初具轮廓且得到公认的学科地位);学科内部各具特色且自成一体的多样化学说;学派人物的代表性及特定群体研究立场的一致性、学术承传脉络的清晰化;多元研究群体之间具有对话的能力和条件。*李政涛:《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学派的形成,是学术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术思想日趋活跃的基本标志,是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学术史中,对特定学派的认识及对其地位高低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派领袖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

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王承绪先生的影响可谓深远。第一,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比较教育研究人才断代的背景下承担起恢复和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使命的继往开来者之一。已届古稀高龄的王承绪先生,与顾明远、朱勃等学者共同编写并于1982年出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即为证据之一。第二,他在国内外比较教育界同时具有很高的声誉。顾明远先生认为,“王承绪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顾明远:《王承绪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载《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3期。加拿大学者露丝·海霍(中文名为许美德)盛赞王承绪先生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比较教育的领军人物”。*Ruth Hayhoe. Portraits of Influential Chinese Educators. Hong Kong, China :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6:43.第三,他是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比较高等教育学科创建过程中的开创者、引领者。1982年原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成立时,王承绪先生开设了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撰写了讲稿《比较高等教育引论》。*王承绪:《比较高等教育引论》,载《外国教育》1983年第6期。当时,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等著作尚未被翻译引进。从1987年起,王承绪先生主编的“外国高等教育丛书”中各部译作相继问世。1999年开始,通过校译原译著、增补新译著,王承绪先生主持出版了《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杨汉清等教授认为,“这些成果将对我国比较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第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正是由于王先生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学术影响,中国比较教育学界逐渐形成了“以师承王承绪及其弟子或深受王承绪比较教育学术思想影响者为主体,以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为基地,以研究英国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为特色,集师承、地域和研究选题为一体”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杭州学派”。该学派至少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以教育史研究为基石

教育史研究,是王先生建构学术大厦的基石。王先生曾强调,自己首先是一位外国教育史研究者,既关心外国思想史,也关注外国教育实践史;改革开放之后,基于时代需要才重点致力于比较教育研究。这种看似无意的研究顺序,恰好为王先生的学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因为历史研究往往是现实的教育比较研究的前提,“古—今”关系,两位一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人是有历史的动物,人类对自身的意识,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身发展历史的认识,认识得越深入,人类的自我意识也就越自觉。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同样如此。如果缺乏对学科自身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就很难把握其未来趋势。”*杜宪成、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前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比较教育研究,其实不外乎是教育史向现代的延伸;不深入了解教育史,就无法开展高水平的比较教育研究。面对研究生,王先生多次强调他的西方教育史研究观,即要从“柏拉图(以《理想国》为载体)—卢梭(以《爱弥尔》为载体)—杜威”等关键性节点构成的三点一线中考察其逻辑关系。王先生曾说,他对西方教育史线索的认识,渊源于他早年在伦敦大学求学时的导师克拉克爵士。

基于由史而入的研究理路,王先生在1990年代与张瑞璠先生共同主持编写了三卷本著作——《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这套著作“融比较教育、中外教育史及文化科技交流史于一炉,这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尚无先例”*张瑞璠、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前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其出版后赢得了广泛赞誉——被顾明远先生评价为“集中外智慧,探育人真谛”,*顾明远:《集中外智慧,探育人真谛——评〈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载《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第4期。获得了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露丝·海霍阅读了这套著作之后,认为这是王承绪最为重要的学术成就:“这部著作把比较教育引入世界教育史,并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研究目标。……王承绪先生这一生最大的学术成就就在于理解中国教育史和欧洲教育史之间的深层次联系,这种深层次联系能导致持久的和有效的改革。”这部巨著“以自己的方式对中国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中的重要性展开了充分的论证,其方式乃是把当代以及新近出现的教育问题与困境放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加以考察。……随着我们进入21世纪,且在中国越来越被指望在全球社会发挥领导作用的时刻,对中国文化教育遗产的理解将展开为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综合。王承绪的学术领导作用已为这种理解与交流奠定了基础”。*Ruth Hayhoe. Portraits of Influential Chinese Educators.2006:75.可以说,这套著作很好地彰显了“杭州学派”的研究理路。

二、以教育名著翻译为杠杆

建国之前,王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成果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首部著作《基本教育》,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分上、下册分别于1947年、1948年出版。建国之后,随着“大跃进”的结束以及1961年旨在恢复大学正常秩序的“高教六十条”的颁布,王先生开始参加编译西方古代、近代及现代教育名著。改革开放之后,王先生的学术翻译工作进入巅峰阶段。除了翻译出版杜威的部分名著,从1980年代开始大量翻译比较教育著作,特别是比较高等教育名著。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承绪先生最后一部译作《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1947年以来,王先生共独立和主持翻译西方名著26部。

翻译工作,首先要解决翻译什么的问题。对此问题,在接受《教育研究》杂志记者访谈时,王承绪先生谈道:“国外的书籍很多,我们翻译时只选择那些在他们本国和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作品。这不仅要选作者,对同一个作者选哪一本书也要认真考虑。我们所选的作者都是靠得住的,而且所选择的书籍要针对国内的教育实际和研究现状。我自己翻译的理论书,美国选了杜威,英国选了沛西·能,这两个人的著作在他们各自国家的教育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如何翻译名著?王先生认为:“翻译首先要语言过关,要忠于原文,要在本国文字上超越原文。同时,翻译就要全译而不是节译……译者要整个地把书理解透了才能动笔,而不是一到手就翻译。翻译最好能做到‘信、达、雅’。”王承绪先生一直坚持按照学术研究的标准译介名著,并长期思考名著翻译的相关理论问题。他认为,翻译“不是为了完全按照他们的观点去做,而是想把这些西方观点作为参考,我们起的是桥梁的作用”。*本刊记者:《个人旨趣、社会责任与比较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王承绪先生非常推崇严复“先内化原著再翻译”的思想,认为翻译需要深刻的理解,绝不能机械地直译。王承绪先生所主持的翻译工作,目的定位在引进国外教育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促进我国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而在事实上,这些翻译工作还为当今学术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术中坚力量。

三、以英国教育和比较高等教育为特色研究领域

王承绪先生曾留学英国,且终生钟情于英国。王承绪先生的译著来源广泛,包括英、美、德、俄(苏联)、荷兰、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但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专著及论文)主要集中于英国教育研究。早在留学英伦时期,他就曾在《东方》副刊上连续发表《英国教育制度之改造》(1944年第1期)、《英国师范教育之现状及其改进》(1945年第5、6期)、《英国公学之前途》(1945年第6期)等论文。1947年回国后,他出版了专著《战后英国的小学教育》(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改革开放以来,又相继出版了《战后英国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伦敦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英国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著作。

受王承绪先生影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聚集了一批以英国教育研究见长的学者,成为全国英国教育,尤其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阵地。鉴于比较教育学科以研究英国为特色,笔者在师从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确定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很自然地选择从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选题定名为《英国大学权力研究》。后经笔者在英国担任访问学者期间补充资料,以及多年修改、打磨,博士论文于2011年以《英国大学权力协调与制衡》之名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先生亲自作序,其中既有殷殷勉励,也不乏谆谆教导,至今想来,师恩如在昨日。

尽管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简要概述了比较教育研究之“杭州学派”的诸种特征,但它也许并不是王承绪先生刻意为之的结果,甚至可以肯定,王先生一直避谈学科内部的不同学派问题,甚至还力倡开展跨学科、多学科研究,鼓励兼容并蓄、博采众长。避谈学派创建问题,是王先生学术态度谦逊;强调开展跨学科、多学科研究,表明王先生的学术视野开阔。但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王承绪先生在自己勤耕不辍的学术生涯中,客观上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之“杭州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杭州学派”的隐约存在及其精神气质,不但对门人弟子影响巨大,即便在全国,乃至在世界比较教育界,也都引人注目。

作者简介:(郑文,湖南湘潭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猜你喜欢

教育史王先生学派
不速之客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三个动向
教育史研究的价值论问题
寻狗启事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