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还是“评判”?
2015-03-19蒋重跃
“评价”还是“评判”?
蒋 重 跃(主持人)
“学术评价”是当今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共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对于通行的“学术评价”,大家都感到有问题,而且又都认识到量化标准是诸多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那么,为什么“学术评价”会走上量化的道路?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究竟应该怎样衡量?这些仍然需要我们作出认真的研究。比如,关于前面那个问题,我觉得,在出发点上就不对了。“评价”说的是价值估量。如果是评价,当然要看重有用性,看重影响;所谓影响,往往是使用的情况,它与使用者的价值估量直接相关。如此说来,价值视角很容易导致量化。还有一个词大家往往忽略,那就是“评判”,也叫做“批评”。评判的含义要宽泛一些,可以超出价值估量,扩展到无价值的领域。如果是评判,那就不一定要看所谓的价值和影响,有可能更看重水平和技巧之类与价值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学术成果和学术期刊的衡量活动中,恰恰是功利性的评价热,而非功利性的评判冷。对于“学术成果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的意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满意于单纯的价值估量,而要求作更多的技巧、水平和与价值无直接关联的学术创新性的判定,最典型的就是对影响因子的批评和对同行专家意见的重视。看起来,从“评价”延展到“评判”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趋向。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仍然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给予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鉴于此,本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约请了四位专家,围绕“学术研究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问题展开讨论。邓曦泽的《现代赛马:知识、创新与科研考核》一文可以说是逻辑性思考的代表之作。文章首先对知识属性作了系统梳理,然后深入分析了知识创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目前通行的量化考核的限度作了理论性说明,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陈忠的《知识领域的公共悖论与学术评价的伦理可能》一文则转而从历史语境来考虑学术评价的政治性、行政性、社会性、情感性因素,力主加强外部条件的建设,以推进学术评价的伦理化,实现学术评价的公平、公正。以上两文一内一外,从逻辑和历史的双重意义上给人启发。张献锋的《以质量评价为主导——也谈期刊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分析了通行学术期刊评价中量化倾向的诸多问题后,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质量作为学术期刊评判的主导因素,并在增加量化指标的质量指向性、增设有关创新性的评价指标、实行同行专家评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说明。刘京希的《学术期刊评价:形式为王还是内容为本?》一文明确提出符合发展生态规律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要具备内容评价、非功利性评价、非可操纵性评价的特点。这样的评价只有通过发扬学术民主,以读者为主体才可做到;而不同类型学术期刊之间的呼应与联动,甚至形成学术期刊联合体或自治组织,才能有效抵御行政性量化评价体系的侵害。如果说四篇文章都有所批评,那么,它们的矛头都指向了某些不合理的价值评估;如果说四篇文章都有所期待,那么,它们的诉求所朝向的都是非功利性的评判!
(主持人简介:蒋重跃,辽宁沈阳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
·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