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创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科研财务管理体制
2015-03-19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李佩纯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李佩纯
增创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科研财务管理体制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李佩纯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财务管理主要是实行财政预算管理,“拨款——支付——核销”,纯粹是预算资金领取、使用和报销的财务活动。但随着科研单位的转制,其经营机制发生变化,科研单位筹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科研单位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国际化,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单位转制以来,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追求利润最大化,结合科研单位的战略要求,确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收入、资产、资金”为核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优化资源的配置,确保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产业规模、增加收入的同时,确保资产的可持续发展,保值增值,动态关注资金状况,保证资金链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经费管理、实物管理、资金管理,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探索成本管理、投资和筹资新策略,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规章制度,形成集团化的管理。
转制科研单位 财务管理 内部财务 管理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财务管理主要是实行财政预算管理,“拨款——支付——核销”,记录、核算和反映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过程、结果及其受托的履行情况,财务管理体制和形式比较单一,收支列报式,按照主管部门批准的预算,按规定的用途,支付各项经费,纯粹是预算资金领取、使用和报销的财务活动。但随着科研单位的转制,其经营机制发生变化,科研单位筹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科研单位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国际化,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依据市场发出的信号,及时作出理性反应,广泛筹措资金、统一规划经营、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
一、转制以来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探索
科研单位转制以来,由事业单位法人向企业法人的根本转变,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追求利润最大化,结合院的战略要求,确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收入、资产、资金”为核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优化资源的配置,确保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产业规模、增加收入的同时,确保资产的可持续发展,保值增值,动态关注资金状况,保证资金链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经费管理、实物管理、资金管理,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探索成本管理、投资和筹资新策略,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规章制度,形成集团化的管理。
具体的做法是:在原有实行“大收、大支、大结余”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上,重点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资金管理,实行财权相对集中,对资金和资产的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各项纵向、横向收入和试制产品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入帐,统一调度,建立“院——研究所”二级管理系统,一切业务统一由院对外。这有利于加强资金的综合调配,集中使用,确保科研和生产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1、建章建制,完善相关规定制度的建设
对执行的有关制度进行清理完善,加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刚性,共修改完善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制度法规。
2、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财务控制
完善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建立相应的资金审批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产业部门负责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审批管理工作以及原材料产成品购销合同的审核、备案;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置和工程维修审批管理以及设备购置合同、维修合同的审核签订;研究开发部门负责科研经费收支审批管理和签订对内对外科研合同。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各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对离任的各研究所(中心)的二级单位负责人进行审计,对其任期的财务收支、资产状况、经营情况、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单位领导,以便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3、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实物资产的盘点制度和“收、发、存”出入库验收管理制度,加强帐实的核对工作。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单位的原材料、产成品、发出商品和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及时提供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销售情况和货款的回收情况。建立定期财产清查制度,每年11 月30日,对全单位的资产进行一次清查核实。
4、建立成本管理基本制度
课题、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相关费用,实行全成本核算,成本分解成各项要素,把各项要素直接落实和归集到各职能部门和各课题项目组,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制定《成本费用结算暂行规定》,实行“存货、预收款、其他应收款、收入、成本”的综合控制,初步解决了成本摊销不足,虚增资产的问题,但由于科研单位产品品种较多,批量较少,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较薄弱,未能完全按产品品种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工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加强资金管理
1、加强统收统支,完善“内部银行”管理
在以前资金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统一管理和现金流的管理。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统一由院管理,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院的财务部门,各研究所(中心)不单独设立银行结算帐户,一切现金流入流出的批准权集中在院里,加强院的综合调配能力,这样可以盘活院的整体资金,提高现金流的流转效率。
全院一级法人,所有收支统一对外,二级单位模拟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引入了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采用“内部银行”制度,院财务部门负责进行院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拨、运筹。各二级单位在财务部门开立内部的核算帐号,归集核算所有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各单位自负盈亏,资金有偿占用。根据各单位的性质和生产科研情况把各项资金划分清楚,核定一定限额,各单位在各自的资金范围内自主经营,超额部分经审批后方可使用,并计算资金占用费,内部往来按实际发生价格,填制内部转帐支票统一在财务部门进行内部结算。每月动态加强对各单位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分析管理,年终结算分配开始,各二级单位年终效益工资同本单位的本年度的利润变现率挂钩,未变现的相应扣减其效益工资,这样加强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现金流的控制,防止发生支付危机,保持现金流流动均衡,并通过现金流流动有效地控制全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获取最大收益。
2、严格科研经费管理
以项目为核算对象归集各项研究开发费用。研究开发部与各项目负责单位签订合同书,按已审定的项目计划书约定好项目的进度、考核的指标、费用的开支限额和费用结算并负责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按项目的进度通知单位财务部门下拨款项,严格执行已审定的项目计划书,费用支出实行课题负责人、室主任、单位研发部、主管院长逐级审批制度,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有效。由于部分项目跨时间较长,及时做好项目的阶段性结算工作,超支部分按计划由承担单位负担。加强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做到专款专用,减少科研支出的挂帐。
3、拓展筹资渠道
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对外融资能力。资金一直是困扰科研单位发展的一大难题,在转制之前融资的手段比较单一和有限,主要以银行借款为主,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松绑,因应于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始拓宽筹资的渠道,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做强做大产业。加快优势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的产业化,技术经评估作价入股,以无形资产与民营企业投资成立了公司。优良产业增资扩产与产权多元化相结合,对单位里的优良产业实行公司制改造。经过对整条生产线的资产评估后,确定合理的股本结构,规定新增资产的60%由核心技术持有者和主要经营管理者出资持股,并视其出资额奖励一定的技术成果无形资产股份。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既开辟优良产业扩大再生产的筹资渠道,又把产权多元化改革和发展优良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三)引入企业三大会计报表
丰富财务报告,加强财务分析,并以现金流作为年底考核各单位经营业绩的指标。在科研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上,引入企业会计制度的三大报表,以总括地反映科研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内部管理、上级单位、国家财政、税务与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更多会计信息。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院财务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的报告分析,及时找出问题,分析经营形势,规范经营行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化解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强资金管理,掌握资金的活动规律。在完成资金管理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财务部门掌握的大量经济活动数据,定期进行科研生产和资金活动情况的分析,检查资金管理执行情况,通过各项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办法,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水平低
许多基础制度未建立,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轻视成本核算,经营观念淡薄。转制后随着产业化的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占单位的总收入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要加强成本核算,节约开支。重预算管理,轻收入管理,对预算拨款经费管理较严格规范,而对各单位自行组织的创收管理较弱,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和必要的财务监督,造成一些单位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混乱,“设立小金库”,忽视了科研发展积累,影响了单位的健康发展。
资产管理不到位,实物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财产物资的购入、领用、毁损、核销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没能做到资产管理与帐务管理的有效衔接,致使单位资产存量不实,帐实不符,责任不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往往是帐上有的,实物没有,资产的处理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由于长期历史形成的原因,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清查时就发现有此单位存在差额,另外还有一些闲置设备,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由于未及时摊销成本和管理未到位的,存货实存也比帐面少,严重影响资产的真实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资产的不实,会计信息失真,这样严重影响成本核算和日常经营决策,这与转制后的科研单位的管理要求不适应。
(二)资金管理弱化,资金使用率较低
资金管理监控不力,资金管理不严,有些科研单位未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在货币资金使用、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管理等资金使用环节的控制比较薄弱,没有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审批人员的责任等没有明确规定。资金管理混乱,资金回报率低下。
应收帐款管理不善,除低资金使用效率。科研单位主观上只重销售而忽视应收帐款的内部管理,客观上对应收帐款在管理经验和理论方面也都十分欠缺。销售管理不到位,销售人员、仓管人员及财务人员之间缺乏直接有效沟通,造成管理上脱节。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应收帐款周转缓慢,年周转次数平均大部分单位约为1.5次,没有建立严格赊销政策,奖罚措施和相应的责任制。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年以上的应收货款占比重较大。存货控制薄弱,发出商品占用资金较大,造成资金呆滞。
三、建立和健全现代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议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的财务主体朝多元化发展,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结合科研单位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财务战略必须以扩展为宗旨,稳定经营,降低风险,追求利润最大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其目标是在谋求全单位资本的均衡和有效流动的同时,实现全单位总体战略。其基本思路: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潜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内涵扩大;稳健理财,切忌盲目投资;拓宽筹资渠道,讲究资金效率,降低筹资成本;积蓄财力,适时实现规模扩大。
(一)建立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管理。
科研单位应更进一步完善集团组织管理架构,以适应未来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要。成立以科研单位为母公司的企业集团,理顺各二级单位(子公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和母公司关系,完善母公司控制的中心职能,建立集团管理体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集团母公司主要负责投资规划、资本收益、财务、审计以及选择管理者,并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确定各子公司的经济目标,从发展战略、调整结构、协调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成为集团的投融资、科研开发、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等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中心。统一集团内部财务制度和财务软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管理和监控,母公司可以随时掌握、监控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加强集团内部的财务审计,堵塞漏洞,减少损失,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控制,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
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管理上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小企业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也许就够了,而发展壮大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除了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经营团队外,更要靠制度。因此,科研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控制,确保目标的实现。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合理配置企业有限资源,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本结构,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走内涵扩大的发展之路。具体应建立实物管理制度,做好流动资产和固定资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的原始记录登记工作,确保成本的真实;加强销售管理工作,及时回收货款,加速资金的周转;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做到收支有序;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确保资金管理有效安全。
(三)拓展筹资渠道,发挥科研技术优势,进行资本运营,壮大科技产业
目前科研单位的融资主要方式是银行借款,应考虑拓展筹资渠道,建立财务战略同盟,银企新关系。对优良的产业或科研项目团队,进行公司化改造,以产权多元化形式进行增资扩产,实行对技术经营管理骨干个人持股,为集团管理机制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同时可以把无形资产作为投资决策的重点,把无形资产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充分发挥其潜力,吸引外资、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设立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体制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科研单位既不必操心资金的筹措,也不必关心资金的投放及收益的分配问题,因而财务管理弱化。但随着科研单位的转制,其经营机制发生变化,科研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科研单位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国际化,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依据市场发出的信号,及时作出理性反应,广泛筹措资金、统一规划经营、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等,为了争取发展新优势,必须构建现代科研财务管理体制。
[1]宋献中,吴思明主编.企业财务管理(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孙铮,姜秀华著.国企改革与财务会计——来自国际的经验和借鉴,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施先旺著.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郑国安,吴波尔,赵路主编.西方国家科技管理要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5]孟焰著.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6]余国杰著.产权制度、国企改革与国有企业财务行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黄文莲.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积极探索科研机构转制之路.湖南有色金属,1999(9)
[8]赵越.科研机构转制前后财务管理问题浅析.辽宁交通科技,2000(4)
[9]欧阳欢.转制时期加强科研单位内部管理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1(5)
[10]杜翠萍.如何强化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
[11]霍仲莲.论财务管理在科研院所转制中的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8)
[12]黄文辉.转制科研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南方金属,2002(8)
[13]刘显清.科技企业的财务战略研究.矿冶,2003(4)
[14]邹振球,朱翠琴,龚艳.科研院所转制后若干财务问题的探讨.事业财会,2003(5)
[15]吴君祥.构建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思考.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16]楼云霞.浅谈科研院所转制中的财务管理.经济管理,2006(1)
[17]彭寿.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问题研究:[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18]杨斌.长沙矿冶研究院转制过程资本运营研究:[MBA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4
[19]张益伟.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实证分析:[MBA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