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新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的思考

2015-03-19武强县财政局孙瑜双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能财政机制

武强县财政局 孙瑜双

财政投资评审是指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以及对其竣工时的决(结)算,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查,并对科技三项费用等财政性资金项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一种行为,也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评审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手段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财政部门内部专设的评审机构。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使得财政投资不断增加,公共财政职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延伸。就目前我国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财务支出、财政投资行为的评审,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对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的创新。只有对政府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绩效性有一个客观、公正且专业的评审,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增添活力。

一、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创新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支出的力度,投资的范围、领域以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就使得财政评审机构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实现对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创新不仅可以减少不合理支出,更好地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其次,财政评审对财政支出项目全过程进行技术性审核与评价,实现全过程的财政监督管理,不仅强化了财政监督管理的作用,而且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通过对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创新,使得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具有很高科学性、技术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政府财政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伸。使得财政管理与监督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从而更好地利用财政,改善民生。正因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具有日常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特点,使得财政的监督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只有不断的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创新,才能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我国在财政投资评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审范围狭窄,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于提升

首先,要对财政评审的职能进行明确,其职能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财政部门的委托”,二是‘代行财政职能”,财政评审虽然在财政预算管理以及政府投资监管等方面作用相当明显,可是以委托评审的模式却存在着很多的弊端。首先,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其实并没有被纳入财政投资的评审范围。其次,财政评审最主要的职能是履行基本建设审核管理,可是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投资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这样的评审范围显得过于狭窄。再次,目前评审范围对于财政预算内的建设项目比较重视,可是在对影响项目投资的一些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及初步设计,评审则没有涉及。最后,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管部门繁多,职责相互交叉,不能实现有效合作,使得监管的主体地位丧失,这样只会使评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缺少话语权与监督权,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过分的注重事后决算的审查,源头上对财政投资的审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缺乏一定的责任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官员的权责不能很好地明确,缺乏对控制投资的主动性。这样做极易导致财政性投资项目出现“三超”或者追加资金的现象。在诚信制度遭到危机的情况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会在项目建设中出现。因此,如果从源头上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审查,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管,就会出现浪费、贪污腐败等问题。

(三)评审机构与评审队伍建设滞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发展的需要

财政委托评审的方式使得评审机构在工作中缺乏权威性和计划性,极大地阻碍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开展。由于财政投资评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评审管理层面以及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评审绩效考评机制以及奖惩制度上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加强完善,对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控制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评审工作信息化发展上,我国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系统完整的投资评审软件方面的严重缺乏,极大地影响了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职能的发挥。

三、加强机制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只有在制度体系的框架下,才能使人们的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可以使人们的交易费用得到降低,而且对于减少人们行为活动中的环境风险也是作用明显。通过对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的加强,才能更好地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最终使得政府资金在监管约束条件下,实现投资职能的最大化。

(一)建立健全从源头介入预算编制的评审机制,从而实现投资评审与预算编制评审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源头上财政支出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可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对于财政资金的挪用和浪费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实现源头介入,这样做不仅减少了项目立项的随意性,使项目预算得到确定,而且对于更好的节约国家投资资金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寻找切入点,不断加大对支出预算的评审力度,构建预算评审机制。通过对预算约束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财政支出的控制作用,避免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财政投资评审通过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可以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财政在控制项目支出上的科学性,明确行动目的。

(二)通过对全过程跟踪评审机制的完善,实现财政评审对投资项目、项目建设过程的全覆盖

首先,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必须加大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通过聘用具有专业技能的评审人员,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进一步论证,从而使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得到增强,减少了因项目决策而带来的不必要失误。其次,在项目建设阶段,对设计、隐蔽工程等实现动态评审。财政评审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合作,从而实现对其更好的监督。最后,在竣工结算(决算)阶段,要对预算执行以及财务决算情况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从而促使建设资金得到更好的应用。

(三)建立健全评审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高效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评审本身以及在投资过程中都是有安全风险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首先应加强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管理以及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通过在制度上对评审行为进一步的规范,来实现对评审风险的有效规避。其次,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抓住重点,尤其是较为突出的风险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安全性。再次,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不断研发适合当前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特点的软件系统。最后,不断地加强对评审机构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评审人员的业务技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财政评审机构内部风险的最低化。

[1]于海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田[J].科技资讯,2011

[2]黄志刚.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现行职能定位探讨口[J].地方财政研究,2011

[3]史雪蝉.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田[J].价值工程,2011

猜你喜欢

职能财政机制
职能与功能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