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汉提升结构研究
2015-03-19张梦杰
张梦杰
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汉提升结构研究
张梦杰
本文认为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提升结构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生成过程中的基本句法操作是相似的,扩充投射原则作为普遍语法原则促使英汉提升结构的生成。在英语中,TP的EPP特征为强特征,而汉语中CP的EPP特征为强特征,由此造成了两种提升结构的主要差异。
提升结构;生成语法;扩展投射原则;格特征;边缘特征
在英语中,提升动词是指像seem,appear一类能使句子补语成分中的主语发生位移的动词,所谓提升结构是将提升动词后补语从句内名词短语提升为主句主语所形成的表达式。如
(1)John is likely to leave.
(1)中is likely只有一个从句域内论元,John是leave的施事论元但却出现在主句中,远离谓词leave,John和is likely没有语义关系,而是由to leave的主语提升为主句主语。
汉语中“应该”“可能”“看起来”这一类动词被看作是提升动词,也有如“他可能去北京。”的提升结构。许多学者对汉语的提升结构做出了大量研究,如黄正德(1988),曹逢甫(1996)等,他们对汉语提升结构做了综合性分析,但都未能解释提升的动机。本文将在生成语法视角下推导英语和汉语提升结构的生成过程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英汉提升结构的生成
乔姆斯基的最简推导(1995)和语段推导理论认为语言是将特征映现到表达式的推导过程。语言首先从词库中选取词汇矩阵(Lexical Array),再从词汇矩阵中选取词汇次矩阵(Lexical Subarray),并映现到表达式。人类语言有一个运算系统,其中合并、一致和移位是三大操作机制。句子的生成要一个语段一个语段地进行。语段有两个标句词词组,分别是复合句从句CP和轻动词词组vP。TP虽然不是语段,但具有很强的最大投射原则(EPP)特征,需要一个带有主格特征的名词词组填充TP的specifier位置来查核EPP特征。我们就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提升结构。
(一)英语提升结构的生成过程
我们对英语提升结构生成过程的推导将以(1)为例。首先我们在大脑词库中选取词项。由于谓词leave只要求一个域外施事论元,谓词V构成了V’和VP的三层投射。若此时的谓词要求域内客体论元,则谓词与客体论元名词短语DP合并,此时谓词的宾格特征和位于谓词的complement的名词短语的宾格特征查核一致。而后,VP中的谓词leave合并于轻动词v,v再与施事论元Jean合并,构成轻动词词组vP,此时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构产生。但是主语的主格特征没有得到查核,因此派生还要继续下去。时态是谓语动词的必有特征,所以轻动词与实意动词合并后形成的复合动词必须内合并于T,而TP的Specifier位置具有主格特征,因此它对vP中的主语NP产生吸引。vP中的主语NP移至TP的Specifier位置,使其主格特征获得核查,也使TP的EPP特征获得满足。但是此句中T为to,由于to没有时态特征,vP中的主语he移到TP的specifier位置上满足了TP的EPP要求,但主语的主格特征得不到查核。接着TP与主句谓词be likely合并,投射为上层TP。此时,从句主语Jean被迫提升至上层TP的specifier位置,其主格特征得到查核也满足了上层TP的EPP特征。
我们的分析是基于下层TP为非限定从句to Jean leave,如果从句为限定从句时,我们有(2)中两个句子:
(2)a.It is likely that Jean left.
b.Jean is likely that left..我们知道(2)中a句为合法语句,但b句不合语法。a句中leave只分配一个域外论元角色,与(1)句相同,Jean移位至TP的specifier位置查核其主格特征,且满足TP的EPP要求。之后,TP与语段中心语C:that合并构成CP。谓词is likely只能分配一个论元角色为从句论元,因此经过如上述操作,is likely与that Jean left合并构成新的上层TP,TP的EPP特征必须得到满足,而从句主语的格特征已经得到查核,不能移位至主句的主语位置。我们插入一个傀儡主语it来解释上层TP的EPP特征。因此,英语提升结构中的从句必须为非限定性从句,提升动词只能分配一个从句论元角色。
(二)汉语提升结构的生成过程
我们以(3)为例来讨论汉语提升结构的生成过程。
(3)a.可能他通过了考试。
b.他可能通过了考试。动词V“通过”选择了一个带有客体论元角色的词项“考试”,并与之构成VP。这里宾语“考试”的宾格特征在动词“通过”的complement位置上得到查核。此时带有施事论元的“他”与vP合并,然后T与vP合并。T投射并标注这个新的句法对象。T具有主格特征,域外论元“他”有主格特征并且只能在T的specifier位置上得到查核。因此,这时“他”移位至T的specifier位置上满足主格的要求,同时消除了T的EPP要求,完成了下层TP的派生。然后TP与动词“可能”合并,得到一个新的句法对象VP。VP和核心功能语v合并,构成vP。然后V“可能”移位至v,T与vP合并。这时我们好像已经得到了(3)a的表达式,但是我们知道此表达式D-stucture中上层TP的EPP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而下层主语“他”的主格特征已经得到查核,不能移位到上层TP的specifier位置消除其EPP特征。汉语不遵守最大投射理论原则吗?
英语中有there,it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保证句子结构平衡。在汉语中,表示天气和存在的句子同样不出现真正的主语,如,下雨了。汉语定式中的空主语可以看作是一种句法省略现象,因此,在a句中我们选择一个与英语中it相似但语音形式为空(phonological null)的虚主语来满足T的EPP要求。如此,语句的派生过程已经全部完成。
但是b的表达式中“他”被提升到“应该”左边,这一过程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根据最简句法理论,所有的移位都有动因,表达式b是由主格以外的原因引起的。Chomsky用边缘特征EF(edge feature)来指称语段中心语C的EPP特征,并主张T的EPP特征的运作要基于一致关系,而C的EF特征的运作无须基于一致关系。采用EF特征替代C的EPP特征的理论动因之一是使话题和焦点等非论元的移位不受一致操作的约束。EPP特征是隶属于功能语类T的移位性特征,在汉语中具有可选性,而在英语中为必选。英语是主语优先语言,汉语是话题优先语言。在英语中,TP的EPP特征是强特征,而汉语中,CP的特征是强特征,我们就把主语“他”移入CP的specifier位置,得到b的表达式:他可能通过了考试。
综上所述,本论文推导出了英汉提升结构的生成过程,看出学界对提升结构定义略有偏颇,应将英汉提升结构区分对待,英语提升结构中从句必须为非限定性从句,汉语则不受此限制。而且英汉提升结构的生成原因有所不同,英语提升结构中从句主语提升是满足TP的扩展投射原则要求和格查核要求,此移位是强制性的,而汉语提升结构中从句主语移位至主句主语位置是由于语力、主题、焦点等边缘特征引起的,是选择性的。
[1]Chomsky,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The MITPress,1995.
[2]Chomsky,N.Beyond Explanatory Adequacy[A].In A.Belletti(ed.)Structures and beyond:The Cartography of Syntactic Structur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Huang,C.-T.J.On‘be’and‘have’in Chinese[J]. Th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Vol.LIX.Part 1.Taipei,Taiwan.1988
[4]曹逢甫.汉语的提升动词[J].中国语文,1996(3):172-182.
责任编辑:苑莉
H314
A
1671-6531(2015)02-0031-02
张梦杰/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河南开封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