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文档管理特点及经验概述
2015-03-19陈园园
□尤 静 陈园园
核电站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对于安全和质量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对文档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的质量保证安全导则和我国核安全法规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中均明确规定核电站必须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其中包括必须建立完善的文件体系和记录制度,使所有与质量相关的工作都能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为各种物项的质量和影响质量的活动提供客观证据。因此,文档管理也具有不同于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对核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核电文件的特点
(一)文件数量巨大。核电站工程几乎涉及到了大多数自然学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在核电站工程中产生的文件数量巨大。同时,核电站的质量保证要求工程各项工作都必须依据法规、标准、规范编制相应的文件和程序,并根据文件和程序来实施有关工作。
(二)文件的版次较多。为了保证核电站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工程各项工作必须执行有效的文件。因此,核电站质量保证要求文件有任何形式的变更都必须及时修改升版,以确保各项工作使用最新版本的文件。而且由于设计输入的变化或者根据审查机构的意见,要对更新后的文件进行升版,因此工程文件的版次相对较多。
(三)文件间相互关系复杂。由于核电站工程涉及的专业众多,包括总图、系统、布置、建筑、结构、通风、水工、电气、仪控、辐射防护、辐射监测等等,各专业间的接口也非常复杂,一个专业出的图纸往往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会签。因此工程文件的相互关系也非常复杂,一份文件与其他多份文件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四)文档保存时间长。核电站的寿期一般长达40年,三代核电寿期更是长达60年。核电站从选址阶段、初可研、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也会长达十几年,再加上建造5 到6年的时间,一个核电站从最初设计到退役可能会长达百年,但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这些过程文件都需要保存良好,以备查阅。
(五)文件质量要求高。核电文档作为核电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关系到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要求核电文档具备极高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准确地查到,这也对文档保存的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包括增加备份等手段。
(六)多种文件介质共存。在核电站设计时多使用电子版图纸,电子版图纸又可分为可编辑版和不可编辑版。在核电站施工时,为便于施工,图纸要先由电子版转化为硫酸纸图纸,然后再晒成蓝图分发到施工单位。因此,工程文件是各种介质共存的,有纸质介质、磁盘、光盘等多种介质。
二、核电工程文件的管理特点
(一)满足档案法规和核安全法规要求。核电文件管理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文档法规的要求,还要满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核安全法规规定工程文件管理必须符合核电站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文件体系来实施文件控制和记录管理。
(二)计算机信息化强。由于工程文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文档信息的要求也多种多样,仅靠人工处理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必须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进行管理,根据核电工程的特点开发适合的文档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三、核电文档管理的经验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切实做好文档管理工作,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在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建立管理程序,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约束,运用管理程序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与工程技术管理相结合,保证工程文件质量。文件审查是工程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文件质量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进行文件审查时,将审查意见同时上传至文档管理系统,加强过程的控制,更好地把好质量关,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三)强调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文档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的有效性。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核电工程各项工作包括文档管理工作符合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的有效手段。强调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件控制和记录制度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保证大纲规定了对文件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二是实施监督验证,定期进行质量保证监查和监督,验证文档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确保文件控制和记录管理有效。
四、结语
文档管理贯穿于核电站设计、建造和运行等各个阶段和各项活动中,文档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对各项工作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