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式课程探索
2015-03-19羊晓莹
羊晓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式课程探索
羊晓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其信息的解构能力、建构能力和使用能力,使之更有效地选择、理解、评估自己所处的媒体世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应的课程建设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探索了在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下,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三门公共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融合,并对未来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融合式课程;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道德”和“法律”两个,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让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法律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比如,英国媒介素养课程中“亚马逊危机”,就是一个经典的小组合作式教学。在该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可信度”,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分别从农场主、当地土著居民、商人等角度看待亚马逊流域所面临的危机,并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辩论后会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所收集到的信息差异较大,从而学会质疑信息的可信度。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从结构上讲,媒介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媒介素养的知识技能、道德法律、心理层面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个体的媒介批判能力、建构能力和使用能力,使之可以更有效地选择、理解、评估自己所处的媒体世界。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方式分析
在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有四种常见的课程方式:第一,以单独科目形式存在的独立式课程;第二,某一科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融合式课程;第四,一项整合的、跨学科的课题。比如,英国英格兰地区中学的媒介素养课程采取了“选修独立”和“必修融合”两种形式。具体而言,“选修独立”是指将“媒介研究”课程作为针对14~16岁青少年开设的选修课。“必修融合”是将媒介素养的内容融入英语课、信息与传播技术课、公民教育课[2]。而美国中小学则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融入了以下四类课程:英语,语言和传播艺术类;社会研究,历史和公民课类;健康,营养和消费主义类;媒介类[3]。总的来说,融合式课程是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
在国内的教育实践中,新闻传播专业会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而针对非专业学生,则多以独立选修课的方式呈现。比如,有学者提出,媒介素养独立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媒介素养基本概念、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基于数字媒介的生存和学习、网络的使用、手机的使用、视觉素养培养、如何利用数字媒介发展自己和数字媒介作品实践[4]。总的来说,独立式课程拥有单独的课程目标、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及配套条件,是一种理想的课程方式。但是,鉴于中国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情况,独立式课程难以实施,而融合式课程反而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因此,下文将具体探讨在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下,媒介素养教育和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借鉴等问题。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技能层面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融合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典型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软件设计与多媒体、数据库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网络基础。该门课程可以较好地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技能层面相融合。
媒介素养教育和计算机基础这两门学科都涉及到了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只是后者更偏向大众媒体传播理论。因此,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加入以下两项内容:第一,媒体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原理。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的媒体类型及特点,媒体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大众媒体的基本功能等。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媒体信息是对客观事实的重新建构,对媒介信息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第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和创造技巧。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网络媒体的使用技巧培养,但是对于自媒体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新兴媒体关注较少。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其经典定义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微博、微信、论坛、Q-zone等网络社区。自媒体是继传统媒体、新媒体后出现的第三代媒体。相对于人们常说的“微媒体”,自媒体是一个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概念。一般而言,学生能够使用这种媒体的娱乐功能,但是如何利用自媒体的资源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则关注较少,特别是如何利用自媒体创造有质量的媒体产品,应成为教学重点。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道德法律层面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融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这门课程可以较好地和媒介素养教育的道德法律层面融合。
具体而言,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重点突出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网络道德修养。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而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和经验,其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不同价值取向、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不再封闭,高校的道德教育功能也相应弱化。在教育实践中,网络攻击、网络诽谤、隐私侵犯、虚假信息传播等现象的不断出现,其本质上是因为缺乏网络道德修养造成的。因此,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课程内容之一。第二,网络法律意识。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体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模糊,媒体“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个别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出现了利用互联网获取或宣扬封建迷信思想、非法人肉他人、参加邪教组织、制造网络木马、参与网络赌博、传播色情影音文件、危害国家安全等非法行为[5]。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从而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资源,杜绝媒体使用的违法行为的出现。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心理层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融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该门课程可以较好地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心理层面相融合。在教育实践中,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导致人际交往方式发生变化;而大量APP软件在给个体带来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导致了“手机成瘾”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培养学生在使用媒体资源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心理层面的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增设以下教学内容:第一,提倡传统社交和网络社交相结合的健康社交方式。网络社交是指网民以网络为中介,以数字化的符号为载体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具有虚拟性、多元性、创新性、自由性、异化性的特点。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社交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渠道。但是,过度的网络交往也对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其在人格、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障碍和问题[6]。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网络社交并不能替代面对面的传统社交方式。只有将两种社交方式相结合,才能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第二,手机成瘾的危害和预防。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软件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逐渐发展为手机成瘾。手机成瘾又称手机依赖、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是指个体由于某种动机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7]。青少年手机成瘾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性障碍,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必要让大学生明白手机成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学会合理地使用媒体资源,从而提高媒介心理素养。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公共课程的教学方法融合
国内的媒介素养课程存在着“重技术、轻内容,重操作、轻思考”的教育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对公共课程经典教学方法的借鉴,有助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教学法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实践性,大量的课程内容都是在网络化的多媒体计算机机房里完成的。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及解密范式三者教育模式的变迁。目前主流的解密范式,提倡让学生学习大众媒体制码和解码规则的学习,从而培养其信息的解构和建构能力,让他们明白媒体信息是对客观事实的重新建构,而不是事实本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己动手创造媒体产品,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媒体信息的解读能力、使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如,美国的“社区之声”课程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该项目的宗旨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网络媒介制作纪录片的基本拍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媒介的影响力,培养学生成为见多识广、有辨别能力、有素养的媒体消费者。整个项目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在最后,学生会提交制作精良的媒介素养视频[8]。结合国内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可以进行网络媒体产品的实践制作,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网络媒体世界,学会使用网络媒体来发展自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
作者简介:羊晓莹,女,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3-0129-03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教学法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对情感行为事件和策略进行内省体察、掌握某些技能和策略、形成能力和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大量的课程设计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心理游戏或者自我反思,获得心理上的顿悟和成长,强调个体内心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也具有很高的适用性。比如,在加拿大的K1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基于不同媒介类型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在传统媒体“报纸”领域,让学生学习报纸的历史和结构,分析报纸上的大量文章。最后,自己创造迷你报纸。在“广告”领域,让学生学习广告的语言和技巧,分析大量广告,并在课堂上创作自己的广告等等[10]。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情境性、反思性和创造性,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中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兴未艾,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增加课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除了上文提到的三门公共课,媒介素养教育还可以和专业课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相融合。另外,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融合内容和方法,并以教学大纲的形式予以固定,做到深度融合。第二,配合融合式课程,开展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教育活动。比如,与电视台、报社等媒体机构长期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媒体的工作现场,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媒体节目的制作,使其对媒体机构和媒介产业的运作机制更为了解。除了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大学生“新闻评论社”这类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对媒体报道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交流,以提高个人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董云飞.媒介教育——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6(7):34-36.
[2]郭卫中.选修独立式+必修融合式:英国英格兰地区中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两种形式[J].上海教育,2007(12):24-27.
[3]耿益群,刘燕梅.美国K.12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及其特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2):21-26.
[4]孙鹏,马德俊,杨现民.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知识,2013(5):83-85.
[5]龚成,李成刚.浅析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从面向客体、构成要素和主体责任的角度[J].教育探索,2013(6):134-135.
[6]王洪波,胡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75-77.
[7]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34):1453-1457.
[8]刘晓婷,陈晓慧,马雪玲.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案例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3):72-78.
[9]葛明驷.体验学习——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9):17-18.
[10]王莹.媒介的批判性解读和创造性使用:加拿大K-12媒介素养教育及课程[J].上海教育,2013(20):28-31.
[责任编辑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