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均衡视角下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19胡成霞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质量均衡视角下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随着城乡统筹教育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区域内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已实现初步均衡,城乡师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瓶颈期,城乡师资一体化优质全面发展问题凸显。本文从质量均衡的视角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内涵,指出其现实需要与重要意义,探求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
作者简介:胡成霞(1979-),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3-0088-03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系列政策的有效推进,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教学条件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的硬资源配置逐步均衡。但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学校软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非常突出[1]。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引领者,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体力量。优质的师资保障是优质教育的前提,师资的均衡配置是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配置城乡学校基础教育师资,追求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
一、 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发展遭遇新的瓶颈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不同步
初级层次的师资资源均衡的达成并不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师资源能否化为高质量的教育成效,关键在于教师主体的全方位专业素养提升,实现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能力的加强和专业实践的深入。教师队伍建设究其实质是“人”的建设,与教学硬件资源优化存在根本差别。也就是说,人的差别很难通过行政调拨与加大财政投入来改变,只能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来实现。加之现有教师再培训与专业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农村教师的主体专业素养提升还需要时间,因此教学的物质资源的丰富并未带来城乡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质发展,亟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步跟进,防止农村教师队伍发展的滞后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3]
(二)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不对等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教师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教师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属于同区域较高水平。工资待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村教师个人 “小康”生活的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生的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这需要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区文化等众多因素的配套对接与支援,以达成物质生活、职业工作及精神追求的全方位提升。而目前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生活、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愉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较为突出。
(三)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教师扎根农村学校
为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国家采取县域教师流动制,鼓励城区教师和应届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高校免费培养师范生等多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不高的现实。县域流动与支教的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学校很多时候成为他们暂时的栖息场所,等流动期满或支教任务完成后,绝大部分城区教师都会选择离开。以服务农村教育为培养目的的免费师范生与农村教育硕士学成后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新教师的成长与扎根农村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时段的锻炼与考验,况且教师具有自由流动的权利与主体意识诉求,采取行政调配与鼓励教师到农村发展的管理措施促成的教师向农村的流动,并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融入农村学校。
二、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一)凝聚学校文化的关键
学校与文化关系密切,是文化传承、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场所,而文化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因其特殊的文化教育使命与任务,决定了其是一个深受文化浸染的地方,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文化作为长驱动力。学校的组成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教育团队,教师是学校团队的主体成分,也是校园文化创设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创造能力和主人翁精神,发动教师全面参与文化建设进程,营造学校文化底蕴,提炼校园文化特色,生发校园文化主人翁的自豪感。加深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学校周边农村社区域情,综合学校发展历程与特色,提炼学校特色文化。发挥文化团体的聚合作用,通过发挥文化的聚合作用凝聚教师个体,挖掘团体文化的向心力,增强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并最终在文化的感召聚合下,一心一意投身农村教育。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石
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相对来说比例小,绝对数量少,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师资数量少或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农村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水平欠佳,就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最终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下降。以城乡基础教育师资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发散城市众多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辐射范围,发挥原有农村学校优质教师的领头羊作用,城市、农村中小学双管齐下,协作并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养成,摆脱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师资发展的困境,克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难题,清除师资质量提升的障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得以满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城乡教育统筹深入发展的保障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师资的质量差异成为制约城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与教师职业道德、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度密切相连,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要注重培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重视教师的工作激情的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可以深入促进城乡教育统筹,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统筹城乡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不是农村教师城市化,而是在实现城乡教师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融洽城乡教师关系,实现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四)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人们生活水准提升至小康后对于义务教育的诉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公平的层面,同时还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已难以兼顾人们对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双重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教师整体质量的高低能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水平的发展高度[4]。城乡可持续师资建设的新型模式力求城乡教师在业务培训、经费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方合作,携手进步,为城乡学生供应平等教育条件及教育机会,保障城乡学生共同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为城乡学生共同拥有水平相当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前提,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扶持农村教师发展的配套体制改革
目前国家就是通过行政调拨与倾斜支持、强化管理与配套服务的措施,保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5]。在城乡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方面实现基本配置均衡后,更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巩固已有成果,促进城乡师资的持续均衡发展。首先,完善相关政策,保证教师发展需求。对农村薄弱区域学校进行优先补偿,对“特岗计划”及免费师范生项目中的教师及支教教师满期留任的,相关支持服务措施要及早出台,激励更多人才在农村学校任教,让这类教师住得久远,教的安心,活的舒心[6]。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职业热情。要形成城乡师资队伍共同进步、持续发展的长远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研究部门、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多方合作,共同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成长发展新模式。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职位晋升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教师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强化学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满足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立足本校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要发挥好农村学校本校教师为主体的自主造血功能,生成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自有生力军,依靠农村基层学校本土教师的主体力量。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教师从主观上愿意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教育发展奉献力量[7]。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建立支持教师专业提升的配套服务机制和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立足本校的教学研修和实践活动,组建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合作研究单位,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教师积极自我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做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革新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其专业身份认同和职业自豪感,实现其教学理想及教育价值[8]。
(三)发挥学校特色文化的聚合功能
每所学校因其发展历史、所在地域及领导风格的不一,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文化的陶冶、导向、凝聚与教育四大作用。教师人在学校,身心就会时刻受到学校文化的熏染。通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凝练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对于本校的校园文化就会形成广泛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发动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9]。要强化新进教师对学校文化底蕴的认识,促进教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用学校文化熏陶人,留住人,以校园文化增值的方式提升学校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实现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着眼于质量的均衡发展,大力促进城乡师资的质量均衡和可持续长远发展,并将其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关键,进一步探索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艳,刘彦伯,王雪.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J].高等农业教育,2012(5):89-92.
[2]关松林.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问题与破解[J].教育研究,2013(12):46-51.
[3]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7-53.
[4]符淼,何森林,邓泽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机遇与挑战——以城乡教育统筹为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5):1-5.
[5]李霞.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93-95.
[6]冯文全,夏茂林.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9(2):25-29.
[7]胡友志.发展式均衡: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化的新路向——基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2(8):11-14.
[8]曲铁华,马艳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4-29.
[9]骆惠英.教师参与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7(5):55-57.
[责任编辑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