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体学视域下《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5-03-19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阿Q正传杨宪益翻译

郑 雅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体学视域下《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郑雅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该作品深刻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著称。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将原作品的文体风格准确传达出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文体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对杨宪益夫妇和蓝诗玲的《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考察原文文体在译文中是否得到充分再现。

关键词:文体;《阿Q正传》;翻译;杨宪益;蓝诗玲

收稿日期:2015-01-30 2015-03-03

作者简介:郑雅(1990- ),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3-0071-0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133146)

一、引言

鲁迅是中国文学界的巨擘。他一生借笔为刀,通过文学创作解剖国民的灵魂。他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千百年来国民身上的劣根性。《阿Q正传》是他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中篇小说,也是体现鲁迅忧国忧民思想的代表作。杨宪益夫妇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曾翻译多部鲁迅小说,他们的译作堪称鲁迅小说英译的权威版本。英国知名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英译的鲁迅小说译本是最全、最新的。杨宪益夫妇和蓝诗玲的译本为鲁迅小说在世界上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中一外的翻译名家的同一译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两个译本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方面的异同及其对传达原作精神的效果。

二、翻译与文体学

文体学分析一般重点分析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的某些特点,包括它们的分布和重复,如在语音方面是否有押韵、拟声词、重音分布及强弱等;在词汇方面,用词是简单还是复杂,口语化还是正式,古词还是新词,描写性的还是评论性的,具体还是一般等;在句法方面,有圆周句、省略句、倒装句、简单句、复杂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在修辞上,有明喻、暗喻、转喻、拟人、类比、仿拟、矛盾修辞法等艺术手法。

风格的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部文学作品都由内容和风格组成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的文本信息,采用不同的文体风格所传达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首先要体会原文写作风格,其次要将原文的内容和原文的写作风格传达出来,在译语中得到充分体现。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提出“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1],强调了译文的风格和写作方式应该与原文相一致。而Leech & Short认为,“SENSE +STYLISTIC VALUE=(total) SIGNIFICANCE”[2]20,即作品的所传达的意思与其文体价值之和才是整个作品的意义。文学作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不损害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原文体充分再现才能更大程度上实现文化交流这一目的。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传达意思,而且要在译文作品中再现原文的风格笔调。

三、译文分析

鲁迅的小说向来以辛辣的风格著称,《阿Q正传》也不例外。这部作品运用了讥讽、反语、幽默、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层面分析杨宪益夫妇(以下简称杨译)和蓝诗玲(以下简称蓝译)两个英译本,考察原文本的艺术特色是否在译文中得到充分再现。

(一)语音层面

语音研究是语言研究的奠基石,也是研究文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文学作品中,文中的言外之意都是借助语音途径来实现的。语音对文学文本具有补充或呼应的作用。另外,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 说过,“The 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the Sense”[3]10。也就是说,语言的声音和作品的意思是相互照应的,或是对作品意义起到烘托作用。作者一般通过押韵、拟声等修辞手法来实现语音上的美感或是其他特定效果。

例1“‘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4]232

杨译:“‘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 protested Ah Q,his head on one side.[4]233

蓝译:“‘A true gentleman fights with his head,not with his hands’!” Ah-Q quoted,his head twisted to one side.[5]90

例2……但泥土仍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4]266

杨译:The mud wall started crumbling,and Ah Q shook with fear.[4]267

蓝译:As the surface of the wall crumbled,Ah-Q’s feet began to tremble beneath him.[5]101

在例1中,阿Q因王胡比他捉的虱子大而且多,心里不服气,于是对后者破口大骂,最终却势单力薄,被王胡痛打一顿才作罢。阿Q因为琐事被王胡打,在这里是学读书之人文绉绉地讲话,“君子动口不动手”,向王胡求饶,用语上与他自己流浪雇农的身份不相符,让读者听了啼笑皆非。原文“口”(kǒu)和“手”(shǒu)的韵母相同,即这两个字在读音上押韵。在朗诵和咏唱时会产生和谐感,这是古汉语常有的特点。而且,“动口”与“动手”形成鲜明对比。杨译本中分别将这两个字翻译成了“tongue”和“hand”,丧失了原文的语音文体;蓝诗玲将其分别翻译为“head”和“hand ”,读音比较接近,两个词押头韵和尾韵。因此,蓝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语音文体,同时也很好地传达了语意。所以说,例1中,蓝诗玲的译本更好地传递了原文的风格。

例2中,阿Q自从因向赵太爷家的女佣吴妈“求爱”,惹恼了赵家,被赵家辞退后身无分文,生计就成了大问题。一天,又冷又饿的阿Q来到了静修庵的墙外,一看四下没人,就爬到墙上准备跳到庵内寻觅可吃的东西。原文“簌簌”(sù sù)和“索索”(suǒ suǒ)读音相近,而且是一对叠词,而叠词具有增加语言的韵律感、模拟声音和展现动作、表现心里活动的作用。文中的“簌簌”形容了阿Q脚上的泥土往下掉的声音,使读者如临其境;而“索索”具有双重意思:一是形容人害怕、不安的心理状态;二是拟声词,形容细小声音。在这里两种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本来还算勤劳的阿Q生计成了问题,没有饭吃,无奈要去偷静修庵的东西。一方面,他脚上的泥土往下掉,所以他站不稳,自然脚也跟着颤动;另一方面,阿Q可谓是“读书”人,他还是为“偷”的行为感到难为情,所以心里难免不安。杨译将“索索”译为“shock with fear”没有把另一种意思译出来,和前面的“crumbling”也无任何押韵;蓝诗玲的译本中用了两个词“crumble”和“tremble”来表达“簌簌”和“索索”,这两个词押尾韵,和原文神似。而且,“tremble”不仅有动作的颤抖,还可以表示心里的害怕不安,模糊化处理达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故蓝诗玲的译本更好地传递了原文的语音文体。

(二)词汇层面

词的选用与文学作品的文体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词的选择决定了作品的文体,因而对其最终意义的传达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演讲中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以便观众能听懂,不用或少用偏僻词。上流社会的交流中多用正式、具有繁文缛节性质的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多使用非正式语、缩略形式(如wanna,alrighty)等。因此,词的正式或不正式,褒义或贬义,简单或复杂,具体或抽象等都是文体学研究的内容。译文中的选词要和原文的词体基本对应,符合原文的用词风格,以准确传达其内涵。

例3……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4]200

杨译:but I do not know whether I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as Ah Q or not,nor have his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ever entrusted me with such a task.[4]201

蓝译:I know neither of any personal blood connection with Ah-Q nor of any request from his descendants to create such a document.[5]80

例4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4]264

杨译:Then he made up his mind to go out in search of food.[4]265

蓝译:He decided to go out in search of sustenance.[5]100

在例3中,作者鲁迅正在为该给这篇传记起什么名字而发愁。各种传记都与阿Q这个人物的身份不符,这时作者想到用“家传”,但又顾忌到自己和阿Q并非同一个宗族,而且阿Q的“子孙”又没有托付他写这个传记,因此要弃用这个名字。在“子孙”的翻译上,杨译为“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而蓝译为“descendants”,哪一个更符合原文选词呢?首先,原文用词上还是比较正式的。将“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与“descendant”相比,前者显拖沓,且后者比前者更正式。其次,在此“子孙”是泛指代词,意为“子孙后代”,即阿Q的后人,而非仅限于子孙两代人。蓝诗玲将其译为“descendant”,这个词与原文选词更吻合,故译文更佳。

例4中,阿Q丢了工作,去找工作又无果,因为貌似工作都被小D给揽走了。回到住处土谷祠,他发现自己身无分文,也没有什么可以变卖的。饥肠辘辘的他决定出门“求食”去了。“求食”用在这里不仅显示了阿Q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更突出了他地位卑微,连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都没有办法满足。“求食”是形容动物寻觅食物的用语,用在阿Q这个人上显示出他的身份地位低下,具有悲剧性,反映出当时社会“吃人”的状况。因此“求食”是把阿Q作为人的活动贬低为动物的觅食行为。在杨译文中,“求食”为“in search of food”;而蓝诗玲将其翻译为“in search of sustenance”,区别就在于“food”和“sustenance”。两个词都有“食物”的基本意思。然而,“food”是一个意为“食物”的中性词,体现不出阿Q的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窘境和急需食物来维持生计的状况;“sustenance”更侧重“人和动物赖以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如果没有就无法健康地生存下去,即“维持生命的东西”[6]1783。故蓝诗玲的翻译“in search of sustenance”更有力地表达出了原文阿Q“求食”的落魄境地,更符合原文词汇文体。

(三)句法层面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同样的内容可以分别用陈述句、反问句、长句、短句、简单句、复杂句、命令句、感叹句等句子表达出来,相应地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研究文学作品不仅要注重文中说了些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说的。因此句法特色组成整个作品文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5“和尚动得,我动不得?”[4]238

杨译:“If the monk paws you,why can’t I? ”[4]239

蓝译:“Sauce for the goose,sauce for the gander!”[5]92

例6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4]198

杨译:And yet no sooner had I taken up my pen than I became conscious of tremendous difficulties in writing this far-from-immortal work.[4]199

蓝译:But as I take up my pen to begin this distinctly mortal work,the infinite difficulty of it again deters me.[5]79

在例5中,阿Q刚刚被“假洋鬼子”打了一顿,心里觉得甚是屈辱,恰巧迎面走来了静修庵的小尼姑,谩骂小尼姑后开始对她动手捏脸,以此来转移之前受的屈辱。当小尼姑责问阿Q时,他说了上面的话。鲁迅用寥寥几笔就把阿Q胡乱攀比的丑陋心理,强词夺理、恃强凌弱的特点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是一个反问句,其否定的形式代表了坚决的肯定,即和尚可以对你动手动脚,我肯定也可以。但是它比一般的肯定句“和尚动得,我当然动得”要更有力,语气更加强烈。杨译采用了一个反问句,基本可以产生和原文一样的“顶撞”小尼姑的文体特色;而蓝译直接将其归化为英语中的一个谚语,完整句子为“What is sauce for the goose is sauce for the gander”[7]1771。字面意思是“给母鹅的调味汁也该给公鹅”,引申为“他人可以做的事情,在相同的境况下我也可以做”。虽然说这个句子意思大致和原文一致,但不能和原句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效果。同时这个肯定的陈述句失去了原文反问句的气势,语气也要弱很多。再者,原句中的“和尚”在翻译时不宜省略掉。因为,作为出家之人,和尚是最动不得人世间“色心”的。但在阿Q眼里,连不该犯戒的和尚都可以挑逗尼姑,为何比和尚更有资格想女人的普通凡人——他自己却动不得呢?原文体现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佛家禁忌,而在蓝译中明显丢失了原文的对比。因此,从句法角度看,杨译比蓝译更胜一筹。

在例6中,从后文介绍得知,阿Q是“三无人员”:无名字、无地位、无籍贯。要想给这样的人写传记,自然是困难重重。从原文的“然而”“才”“万分”几个词语强调说明了作者在创作《阿Q正传》时遇到的这几个巨大困难。杨译用了一个倒装句,其作用是强调、突出作者遇到的困难以及使描写更生动。蓝译采用的是正常语序,虽说基本表达出了原文意思,但句子表达平实无华,其产生的强调效果显然没有杨译和原文强烈。因此,在这个句式上,与原文文体所产生的效果上相比较,杨译更佳。

(四)修辞层面

“修辞”就是修饰言论、言辞,是人们在交谈、创作或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一些特殊方式来强调说明、夸张、渲染等,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阿Q正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矛盾修辞法和仿拟是其中的两种。

例7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4]222

杨译: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4]223

蓝译:…the one time Ah-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he lost almost everything.[5]87

例8“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4]238

杨译: Ah Q roared with delighted laughter. The men in the tavern joined in,with only a shade less gusto in their laughter.[4]239

蓝译:“Hahaha!” Ah-Q laughed merrily. “Hahaha!” his audience joined in,with only slightly less enthusiasm.[5]92

在例7中,原文使用了矛盾修辞法。矛盾修辞法,即用意义相反的词语来形容同一个事物[6]1234,其目的多是为了更强烈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让读者产生出乎意料、回味有余的感觉。原文解读:对于一般人来说,赢钱是幸运的;而对阿Q来说,赢了钱倒成了他不幸的根源了,因为他赢钱反而挨打了。“倒几乎失败”说明阿Q成功运用精神胜利法,最终没有失败。因此阿Q赢钱(被打)→不幸→失败→精神胜利→胜利。杨译和蓝译基本表达出了原文的思想内容。不过,在“他倒几乎失败了”的翻译上,杨译更佳。原因是,原句意思是阿Q差点没能精神胜利。蓝译回译过来是“他几乎失去了一切”。阿Q本来就一无所有,在赌博中赢的钱早已在一片混乱中被众人抢走了,何来“一切”?因此,蓝译没有理清原文内涵,从而未能成功处理这个矛盾修辞法的表达。故杨译略佳。

仿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模仿为人熟知的语言材料,仿造出新的词、短语、句子、篇章。其目的是使语言活泼生动,或使之具有讽刺色彩,引人发笑,因此具有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的作用。在例8中,原文使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九分”是作者有意模仿词语“十分”而仿造出的新词语,满含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看客龌龊的灵魂、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心。由于他们并没有和阿Q一样亲自调戏尼姑,故不觉得十分满足,所以只有“九分得意”——比阿Q少一分得意。两个译文基本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不过,杨译只翻译了看客们比阿Q少一分得意,和蓝译一样没有运用同样的仿拟手法完美展现鲁迅对阿Q和看客们的辛辣讽刺。因此,未能较好体现原文的修辞风格。现提供改译,以就教于方家:

“Hahaha!” Ah-Q laughed whole-heartedly. “Hahaha!” the audience in the tavern laughed half-heartedly.

四、结语

文体学的引入拓展了文学翻译研究的视野。在文学翻译中,作品的意义和风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两者应得到充分重视,以期更好地将原作的思想、风格精髓转换到译入语中。鲁迅的小说注重遣词造句,以其独具一格的文体著称,在翻译鲁迅小说时应注意其文体风格的再现。蓝诗玲的译文在语音、词汇的层面再现原文文体比较成功。杨宪益夫妇则在句法层面比较成功。在修辞层面,矛盾修辞法方面两者基本再现了原文文体;而在仿拟的修辞手法上,两者的翻译不尽人意,偏离了原文文体。总的来说,鲁迅小说的英译本在文体上不能和原文相媲美,亟待更完善的英译本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Fraser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 André,Lefevere (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28-135.

[2]Leech,Geoffrey & Short,Mick.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 London: Longman,2007.

[3]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4]鲁迅. 呐喊[M]. 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5]Lu Xun. 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M]. Julia,Lovell (tr). London: Penguin Books,2009.

[6]Hornby,A.S.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K]. 第6版.石孝殊,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7]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K]. 第2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亦筱]

猜你喜欢

阿Q正传杨宪益翻译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从文化因素的翻译赏析《阿Q正传》两个法语版本的翻译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