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留守儿童对父母的质问

2015-03-19广西钟山县第一中学毛凤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5期
关键词:演讲会阿珍励志

广西钟山县第一中学 毛凤梅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2014年4月18日晚,我校举办以“励志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型感恩演讲会,演讲名家一凡老师给全体师生带来一次感人至深的精彩演讲,向全体师生传递感恩正能量,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此次感恩励志演讲会。

感恩励志演讲分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三个感恩主题。报告中一凡老师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话语,以心灵对话及感恩互动的方式,引领师生及家长,重温过去,畅想未来,感恩父母和师长恩情;在现场,许多学生自发走到台上向父母或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悔过自新,或当众立誓,奋进求学,立志成才,语言恳切,场面令人动容。活动中的校园,弥漫着“爱”的气息,很多学生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能更加理解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奉献,纷纷表示要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回报父母。在场的家长也潸然泪下,盛赞此次活动意义重大。

二、班主任“感恩”主题思想教育方略

作为班主任,为了进一步拓宽感恩教育渠道、形式,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我以“我对‘感恩’的再次认识”为周记主题,要求全班同学针对这次主题写一篇听后感。

正如预料中的结果一样,大多数同学认为此次感恩励志演讲给了他们很大的启迪,让他们更加成熟懂事了,懂得了感恩和责任,懂得体谅父母等。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同学是没有任何想法的,特别以班里的十几个留守儿童最典型。

三、阿珍的心灵世界

看过班级留守儿童的“阿珍”写的周记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她的故事真实感人,内心世界困惑而麻木,值得我们这些教育者和广大家长们进行深刻反思,怎样教育好留守儿童,如何减少他们内心的困惑与彷徨,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

以下是阿珍的日记:

“今天心情很郁闷,因为昨天听了一凡老师的演讲会,难道我真的错了吗?当一凡老师讲到父母的时候,我心里不由自主的自嘲了一下。当听到广播传出的地震时那对母女的对话时,我哭了,我心里自然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也会这么对我和弟弟吗?或许吧。

他们从我记事开始时就外出打工了。三岁那年,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要去看外婆,过几天就回来,可谁知道,他们一去就到年底才回来。回来时,爸爸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很多好吃的,还有新玩具、新书包、新衣服,可买不回他们的爱,也买不回我对他们真挚的笑容,因为我已经给了奶奶。我们被别人欺负时,是谁帮我们擦去委屈的泪水,在我们生病时又是谁照顾我们,是奶奶而不是他们。年底他们终于回来了,可是年初又走了,短短十几天的日子,我们还来不及把距离感和陌生感完全赶走的时候,他们又走了。这样已经十年了,但他们仍然选择离开我们在遥远的地方长期生活,我恨他们!

我们不奢望很多,我们要的是爱,是父爱和母爱!不是钱!我等了10年,还是没能等来。他们准备什么时候来弥补我们呢?

为什么心还会痛呢?都已经痛了那么多年了,我还以为痛着痛着就不会痛了,可是还会痛……”

四、“爱的麻痹症”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著名作家卢勤在她的著作《把孩子培养成财富》讲到“今天的孩子缺什么”:第一缺少童年的快乐,孩子心中的好日子不是有多少钱,是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第二缺失精神文化,一个孩子从小缺钙,就罗圈腿,从小缺少爱心将来无情无义,从小缺少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来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三缺失亲情沟通,孩子要学会表达,父母要学会倾听,听孩子说。

很明显阿珍的父母这方面是做得很欠缺的,在阿珍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远离孩子身边,在思想教育和亲情沟通方面没有让孩子看到他们的付出,所以作为孩子的他们,从小太缺少直接能感受到的关心和爱护,难以体谅父母的内心世界。

五、打开心结,走向阳光

事后我及时与阿珍的父母联系,一番深谈后,她的父母接受了我的一些建议。

首先每个星期打个电话回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对人对事的看法,及时引导和纠正她们的思想误区。

其次多赏识和肯定。母亲的伟大在于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她的需要!当她找到这种需要时,便找到了一种责任和幸福。

最后,建议他们适当的时候多回来看望孩子,重视良好身教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力,把热情和爱心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处于叛逆期的阿珍,是一个可怜又麻木的女孩。我首先引导她学会“发现爱,感受爱”。只有怀着爱的情感、用爱的眼光看世界,才会发现美,感受美。有了爱的情感,你就会发现其实父母也是爱你、关心你的。

其次,我教育她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永远心存感激,感恩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最后,我建议她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难处。孩子要学会理解、体谅父母的难处,确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的,不容质疑的,体谅父母不善表达的外表下隐藏的浓烈亲情。

六、教育留守儿童的三点建议

第一,爱心与责任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前提。面对性格孤僻、思想有些偏激的留守儿童阿珍这样的学生,老师不是歧视、冷落、责骂,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付出,谈心、家访,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和责任感,正是这份爱心和责任,为后来阿珍的改变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第二,同伴支持是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留守儿童,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应该重视发挥同伴支持的作用,发动其他同学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学会交往,树立自信,体验成功。

第三,班主任还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多关心孩子,发挥亲情的影响作用。利用家访和家长会,教师要与留守家里的监护人很好的沟通,在同他们的相处中,教师有意地提高他们监管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这样以来,教师成了监护人、孩子们的亲人,留守孩子的心里也不再孤单。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教育的热点,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猜你喜欢

演讲会阿珍励志
大厨阿珍
濂溪区一中举行大型励志演讲会
阿珍
一次演讲会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台湾统派团体再度举办“一国两制”演讲会
“差钱”也演“励志”剧
五年之约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