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例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5-03-19王佳楠王宏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嘱休克体征

王佳楠 王宏宇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0000

烧伤是指在热力作用下引起的人体组织损伤。根据烧伤面积及深度不同可分为四度,若急救措施不当,可能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死亡[1]。2013-06—2015-01间,我们对32例烧伤患者进行合理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28例,女4例;年龄8~63岁。6例烧伤面积≥50%,26例<50%。均为Ⅱ度以上,其中,Ⅲ度烧伤3例。火焰烧伤21例(其中伴有休克者2例,呼吸道烧伤者4例,骨折者1例),热液烧伤9例,化学性烧伤1例,电烧伤1例。

1.2 方法

1.2.1 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的目标是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进行危及生命的救治措施。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及时脱离致热源,将热液浸湿的衣裤尽量以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防止强力剥脱撕脱水疱皮。随后应迅速协助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体检,内容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情况等。如发现患者呼吸音调较高时,应警惕呼吸道不完全性梗阻,需及时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等。若有呼吸道梗阻,必要时应及时气管插管。插管困难者,应及时行环甲膜穿刺,给予氧气。对合并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移至通风处,氧气吸入。及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扩容补液。高度口渴、烦躁不安的患者常表示休克严重,应建立多条输液通道,遵医嘱加快输液速度,只可口服少量盐水[2]。转送路程较远者,应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安慰和鼓励伤者,使其情绪稳定。对已经损伤的创面,使用干净的敷料或布类保护,或进行简单的包扎后使伤口不再受到污染及损伤。对伴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固定后送到院内处理。

1.2.2 院内急救护理 患者运送至急诊科后,护士应保持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协助医师联系专科医师进行会诊。对有休克的患者进一步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急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协助判断病情。申请血液制品配型,给予支持治疗。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观察每小时尿量、尿比重、PH,并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注意有无Ⅲ°环状焦痂的压迫,因其在肢体部位可影响血液循环,躯干部可影响呼吸,应协助急诊医师进行焦痂切开减压[3]。对于创面污染重的患者,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给予抗生素治疗,待病情稍平稳后送入专科病房继续诊治。

2 结果

32例烧伤患者经急诊处理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均安全转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3 讨论

烧伤面积大或损伤程度严重患者,可伴有休克或内脏损伤而危及患者生命。早期合理的急诊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是挽救患者生命重要的一环。通过对32例烧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我们体会在烧伤急救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主动性护理:在到达现场的同时应主动简要了解患者受伤史,记录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协助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对合并呼吸道烧伤及其他合并伤的患者进行紧急处理,而不是被动的遵守医嘱处理。(2)准确性护理:烧伤患者体表浅静脉输液困难,应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因此操作要有准确性,才能保证静脉输液通道的正确建立。各项体征数据的记录要保持准确性,为医师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3)及时性护理:重度烧伤患者病情较重,急诊护士应具有良好的急救意识,在快速反应的急救机制中发挥作用。(4)整体性护理:重度烧伤患者的院前及院内急救需多人甚至多部门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急救效果。急诊护士应具有整体意识,积极主动调动及配合各部门参与急救,以患者为中心,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4],保证各项医嘱顺利执行。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5-211.

[2] 黄艳.大面积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31 -133.

[3] 聂学.22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62 -63.

[4] 段丽琴,吴晓莉,孟超英,等.集体烧伤患者的人文护理[J].护理学报,2006,13(1):52.

猜你喜欢

医嘱休克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谨防过敏性休克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医嘱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