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2015-03-19贾文锋朱剑辉
贾文锋 朱剑辉
1)河南新野县人民医院 新野 473500 2)河南新野县第二人民医院 新野 473500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常因器官功能低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文献报道[1],并发糖尿病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发生率高达5.60%。2008 -12—2014-12 间,我们共收治81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围术期合理控制血糖,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患者中男36例,女45例;年龄62~79岁。平均71.20岁。均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6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7.0~10.0 mmol/L,21例患者血糖水平≥10.0 mmol/L。糖尿病病史5~30 a。受伤原因:摔伤60例,车祸交通伤21例。合并高血压病25例,冠心病2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 先行患肢皮牵引,根据手术创伤大小、手术复杂程度、手术时间长短,分为1 类手术(5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人工植入材料(克氏钉)较复杂的骨折内固定术。2 类手术(23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内固定植入物构造简单的骨折内固定术及外固定架手术。
1.2.2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术前处理:定时检测空腹和餐后2 h 血糖值,并绘制血糖值曲线图,了解血糖动态变化,以便掌握血糖变化规律[2]。尿酮体阳性或空腹血糖>10.0 mmol/L 的患者均进行规范化治疗。将1 类手术空腹血糖控制在7.1~8.9 mmol/L,2 类手术空腹血糖控制在.9.0~10.0 mmol/L 以内。(2)术中处理: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路供必要时滴注胰岛素,另一路供滴注其他液体。采用不含糖的平衡液为主,若用糖液以1∶4 比例加用胰岛素。测血糖1 次/ h。(3)术后处理:术后继续规范化应用胰岛素稳定血糖,常规绘制血糖值变化图,以便控制血糖。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 d,检测C蛋白反应和血沉7 d,拆线后改用口服降糖药,出院后继续规范化治疗。
2 结果
本组8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术后C 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呈上升趋势,提示有早期炎症。调整抗生素后,其中6例C 反应蛋白和血沉检测下降未发生感染。2例发生感染,细菌培养为葡萄球菌,予以病灶清除,置管冲洗,换药,延期愈合。未发生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切口均获甲级愈合。随访1~2 a,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呼吸、泌尿等系统感染率高,易发生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曾被视为手术禁忌证。由于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逐渐加深,目前已普遍实施手术治疗。我们体会应结合以下情况选择手术指证:(1)患者的年龄。(2)经过短期调整合并症能否获得改善和控制。(3)手术对患者全身情况有无严重影响。(4)手术后能否减轻护理负担,患者及家属能否配合。
C 反应蛋白对炎症和感染的反应很敏感,半衰期短,在感染初期C 反应蛋白和血沉可显著升高[2]。故围术期应密切进行监测。我们将手术分为1 类、2 类,依据手术分类、检测C 反应蛋白和血沉等实施合理干预,并确保落实基础、心理和饮食等围手术期各项综合护理预防措施[3],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感染,促进切口良好愈合,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1]胥少汀.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65.
[2]储诚兵,王继芳,王岩,等. 生化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04.
[3]解木军.42例糖尿病合并急腹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1(5):12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