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

2015-03-19朱小洁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农经村级集体经济

摘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遏制农村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农村财务问题成为了农村工作的敏感问题,也是农村腐败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村干部腐败案件中有1/3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的。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管理,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改善党群关系,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一、农村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集体资金管理不到位,存在着收支款项不清晰、现金坐收坐支、大额费用支出直接现金支付、大额款项收入不入账或者延期入账、部分村干部挪用公款等现象。二是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偏多,滥发村干部报酬,大量订阅报刊杂志,巧列名目公款旅游。三是票据管理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普遍,支出凭证手续不齐全,费用支出无明细清单等。四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混乱,部分工程没有预决算,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或虽经公开招投标,但后续管理不够到位,工程合同不规范,工程款支付与工程进度不相符等。五是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资产、资源没有台账,存在着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无法保证

目前农村财务普遍实行村账代理制,村里只设报账员,而乡镇“三资“中心代理会计力量不够到位,业务水平有限,没有精力也不愿对所代理的村经济业务做深入的了解,对村级财务“只管账、不管钱”,仅凭村报账员提供的原始凭证,无法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村集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再加上村级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往往是“先斩后奏”,到季度末报账时间,村报账员才将村内的财务收支情况汇总送到乡镇代理中心,代理会计也只能是对对数字、点点票据,导致村集体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

(三)农村民主监督力度薄弱

财务审计监督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由于目前大部分村的报账员实际上都是由村书记、主任指定,业务水平差,没有把好票据审核第一关。村务监督委会会、村民代表缺乏财经法纪知识,民主理财能力不是很强,履行审核监督的职能较弱,造成民主监督、民主理财在农村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财务公开不及时,并且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不完整,难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四)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县乡镇没有专门的农村审计机构,没有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只有县农业局成立了农经审计站,2、3人要承担全县600多个村的审计任务,实在是力不从心,只能对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集体进行审计。乡镇农经人员既负责本辖区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执行村账镇代理制度),又负责组织本辖区村级财务审计,这样就出现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同时乡镇农经人员只是兼职审计员,专业性不强,为完成审计任务而审计,致使农村审计不够深入,审计效果不理想。群众对上述审计模式信任度也不高,导致农村财务信访案件屡屡发生。

二、对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对策

(一)加强农村民主监督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负起监督责任,依法执行自己的合法权利,全程参与村级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村财务报账之前要先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审核,再由村报账员送交代理中心入账。村级财务要按照“公开时间及时按期、公开内容真实易懂、公开程序规范严格、公开形式灵活多样”的要求,通过公开栏、村级简报、有线电视、手机短信、触摸屏等多种形式,按季或按月逐笔详细公开,方便群众随时查询。同时加强对村民主理财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财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二)建立乡镇审计机制

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乡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农村财务审计的主体是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只有尽快建立乡镇农村审计机构,配置专业的农经审计人员,将村级财务代理和村级财务审计相分离,使村级财务审计适应现时需要,尽快步入正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农村村集体的财务管理问题,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村集体的财务审计监督作用。

(三)实现审计主体多样化

实行农村集体财务三年一轮审,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单靠农经部门的审计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两项工作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社会审计机构力量,缓解农经部门审计资源不足的困境。初期可以从财务管理状况较好、群众没有意见的村入手,营造社会服务审计进入村集体经济监管领域的审计环境,然后再逐步推进扩大审计范围。

(四)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农村财务审计的有效开展,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培训,政府要组织专门的培训团队,培训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经过中短期培训会让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对农村财务做到更有效的监督,此外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对不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能力不足的审计人员要进行调换或者淘汰。

(五)完善农村审计制度

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具体条款、审计取证、财务审计档案管理等实施办法,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进行明确和定性。特别要明确县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方面的执法权利与责任,以及村级组织相关人员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要明确违法违规或违反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等规定的处罚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执法主体不明、执法对象不清、处罚措施不力、措施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树立农村审计权威,建立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的形式来增强机构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样一来,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将深入人心,审计工作人员也会更加积极自觉的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另外,还要健全基层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农村村集体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使村级财务照章办事,有章可循,做到农村财务审计更加专业化。

(六)建立审计联动机制

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抓好整改,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三个步骤,

需要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因此,要建立由纪委、监察、公安、审计、组织、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迫在眉睫。这不光关系着村集体的总资产的使用、安全以及村集体的经济效益问题,更是与农村基层党的廉政建设、党群关系以及农村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认真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农经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浅谈基层农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农经2017征订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