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枝江市机耕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2015-03-19枝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姚芬

湖北农机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枝江市机耕农机化

枝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姚芬

浅析枝江市机耕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枝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姚芬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如今通村、通组公路已基本得到实现。在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购买农机具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机耕道却成了“羊肠小道”,使农机行走难、下田难。农村机耕道是农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路网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枝江市农村机耕道的建设还非常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给枝江市农机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 枝江市机耕道的现状

1.1现存机耕道不能满足机械通行要求

枝江市现存机耕道大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受当时物力和设计观的影响,机耕道大多只能满足小型耕整机械和板车通行。随着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村机耕道建设、养护和规划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机耕道日益恶化。仅存的机耕道多为泥沙路面,坑洼多、基础弱,车辆和农业机械通行能力差、安全系统低、非作业周期长。如一台收割机在种植不同成熟期作物的田块之间作业时,由于机耕道不通,作业机械在田块间转移的时间比收割的时间多几倍,拖拉机等作业机械在机耕道行走时只能低速行驶,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由于机耕道规划不够合理,且机耕道损坏严重,作业机械无法下田,农民和农机手只能望“机”兴叹。

1.2农民迫切要求修好机耕道

农机推广人员时常有感而发:现在农村的机耕道太窄,甚至多数乡村根本就没有机耕道,这给农机尤其是大中型农机的推广带来了很大难度。饱受农作“三弯腰”之苦的农民迫切要求机械化,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在促进农民节本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少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在这种环境下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更加迫切。“5月插秧不弯腰,9月割稻不用刀,政府补贴买机具,农民盼修机耕道”这是农民对农机和机耕道建设的期盼。

1.3机耕道建设与农机化发展水平极不适应

枝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截止到2015年6月,全市农机总动力78.9万kW,各类拖拉机26 970台,收割机805台,烘干机18台,植保机械31 500台,微耕机2 870台,插秧机、各类播种机、捡拾打捆、农田水利、养殖机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机械已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广泛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机耕道建设却严重滞后。多年来,国家对机耕道的建设基本上没有投入。2011年“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枝江市农机局每年投资近万元对帮扶村机耕道进行修缮,农机局各二级单位对帮扶村机耕道进行了简单的建设,对原机耕道进行维修扩建,但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国家没有投入,全市机耕道建设没有可依据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划,简易的机耕道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 加强机耕道建设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体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这为农田机耕道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

2.1争取国家重视,多方筹集资金

机耕道建设难,其难点是缺资金。一是国家应把机耕道建设与沟渠排灌等农田水利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实行综合治理。同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护;二是县、乡两级政府要把机耕道建设纳入农业工程建设范畴,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机耕道建设”。政府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与农民投资、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借鉴村村通政策,以奖代补,实施“田田通”工程,对建设完成的机耕道验收后,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补贴资金。这样就可以让财政投入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几何效应”;四是将机耕道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农机示范村建设等项目中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五是建议把农资综合直补与机耕道建设挂起沟来,只要村民代表通过“一事一议”表决,村委会有权使用国家补助资金用于修建机耕道;六是在机耕道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民办公助,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建养并重的原则,促进机耕道建设健康发展。

2.2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统筹规划

机耕道建设难,其关键是领导,是明确责任主体。建议政府建立机耕道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领导、农业、农机、水利、交通、财政、计划、扶贫及乡镇政府等部门组成。机耕道建设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县级农机部门业务指导,统筹安排,计划、交通、水利、财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二是统筹规划,以点促面,全面推进。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制定《农村机耕道建设技术规范》,促使机耕道建设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规范有序。

2.3加强道路管理,健全管护机制

机耕道建设难,其重点是缺管理。制定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把乡村机耕道养护管理与乡村公路管理一同纳入当地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中,实行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村民层层签订机耕道管护责任书和管护合同,严格各项考核兑现制度,明确相关管护责任,年终集中考核兑现。把机耕道管护纳入乡村公路管护之中,从根本上解决机耕道无人管、无钱养的问题,推动机耕道建管规范化、制度化,把乡村机耕道建设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5-10-16)

猜你喜欢

枝江市机耕农机化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桂阳县机耕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临澧县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掀起全县机耕道建设新热潮
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调查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