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新中心化
2015-03-18王晨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年2期
王晨
有人讽刺《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说他成天在节目中喊着去中心化,自己却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心之一。
抛掉其中的嘲讽之意,这句话倒是道出了一个事实:互联网一样有中心。只不过中心有大有小而已。
而且,有意思的是,互联网在摧毁一些老的大中心的同时,却在催肥另一些新的小中心。
罗振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身传统媒体的他本来在圈子里就赫赫有名,在大众中也有自己的粉丝,尽管不是像杨澜、崔永元那样的知名主持人,尽管他的拥趸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而恰恰是借助互联网,罗振宇把自己的小圈子变成了大池子,演进为互联网上的一个大中心。
同样,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全国的文艺青年都集中到了豆瓣上,全国的知识控都集中到了知乎上,全国的车迷都集中到了汽车之家上,全国的屌丝都集中到了贴吧上。
显然,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中心,数量远远大于传统世界。但是,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变化。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共同体——需要小共同体,也需要大共同体,直至国家这样的“想象的共同体”。
而我们关心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中心,哪些是具有商业价值的?
在工业4.0还没实现之前,规模经济依然主导着我们的经济体。中心的大小要跟经济规模之间取得一个匹配,才符合现在的商业规律。太小的中心,已经与碎片无异,在商业上价值甚微,甚至没有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在征服了铁杆粉丝之后,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寻找引爆点,制造流行,形成漩涡,吸附资源,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规模”,最后取得“经济”。
不是所有的中心都有商业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要有长尾,但是更要有大龙头。因为只有大龙头、大中心,才能将规模经济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