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015-03-18新疆哈密鲁能希望学校徐兴梅
新疆哈密鲁能希望学校 徐兴梅
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科学建组,明确共同任务及个人的责任
(一)讲解事例,认识合作
即向学生讲当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发明、创造都是群体攻关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的75年中,在286位获奖者中,2/3的科学家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的。我国“两弹一星”等的试验、发射成功更是许多科学家合作的结果。
(二)明确共同任务及个人的责任
促使各组成员间养成相互尊重、荣辱与共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讨论解决问题,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建立小组成员之间信任和团结关系。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要让每个成员明确本组的共同任务,围绕任务,做好有效分工,落实责任。如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观察,谁负责实验操作等,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同时,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可按教学需要临时编排座位,采取前后两张课桌4位学生围坐形式,选好当班轮值组长,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使各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都有机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如在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比赛竞争的意识贯穿其中。很快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地分工:你制作线圈为10匝的电磁铁,你制作20匝的,你做30匝的,你负责记录结果,你……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比赛制作电磁铁,看一看哪组电磁铁的磁力最大”这一活动将学生的兴趣点推向了高潮。
(三)创造时机,增加合作
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时机。如学习《压缩空气》一课,当观察“水火箭”表演时,我有意请一名学生来完成。这一实验既要按紧打气筒的嘴与可乐瓶的接触处,同时又要不停地向瓶内打气。只见一名学生左手本已使接触处严密,可右手刚要拿起打气筒,接触处就不严密了,几次实验都不成功。连续请3名同学单独实验,都失败了。这时我提议“两人合作”,两名同学一试即成功。借机我问学生:“你除了观察到‘火箭上天’,还学到什么?”学生纷纷谈到:成功离不开合作。
二、规范行为,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第一,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须事先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每次讨论都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第二,教师要有宽容意识,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性格、爱好等全方位的理解宽容。从心理环境讲,学生的学习探索要有宽松的环境,不应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缚,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学习探索。
第三,让学生在实验中互相议论,探讨、研究。有些探究性问题或实验,光靠学生个人独立解决有困难,这时放在小组内讨论进行效果好。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提供了实验材料后,就需要学生依据材料自己设计实验,于是先让学生议一议,有什么好办法,在议论中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迪,相互补充完善,议出最佳和多种实验方案。
三、有效引导,激励评价,提高合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与实际与教学效果联系起来才能评价它的优和劣,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反映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结构形式。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只有做到环环紧扣,才能收到成效。合作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对于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多长时间都要设计好。合作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或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分工,指导学生要围绕主题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把学生的讨论引入主题。当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要做到适时点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发现合作学习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鼓励,要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最了解各自在实验探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用这个办法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它同学,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评价双方都受益,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制。
总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合作学习是教学上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