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2015-03-18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内容政治

刘 敏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40002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应兼具学生正确就业与择业的正确引导。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教学创新性研究,导致教学课堂对学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矛盾

1.1 国家重视与高职学生轻视的矛盾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更加复杂多元。在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经济、思想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的形势既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实践表明,我国一直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任务,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与国家的高度重视相比,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态度。一方面,高职学生生源复杂,普遍学习积极性差,被动学习是课堂中的常态。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培养重点,学生认为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思想政治课是辅助课程,对将来的就业没有实际意义,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低。

1.2 教学改革与课堂低效的矛盾

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和要求,积极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模式、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从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开展中获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然而,目前思想政治课堂低效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纪律散漫。首先,部分教师的授课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教材内容大多理论性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要求高,若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社会题材相结合,应用再精美的课件都解决不了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其次,教师对学生主体的理解不透彻。新课改提倡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来实现。教师如果一味将课堂重点放在教学互动从而忽视了课堂纪律,那么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就会受到影响。

1.3 教学需求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必须掌握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但是,目前存在这几个因素制约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发展。第一,普遍以青年教师居多,大多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就走上教师岗位,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只是简单地将学校中获取的理论强加应用于课堂。第二,高职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教师自身素质水平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第三,教师平日课程任务较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性研究,再加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课投入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根本无法进行。

1.4 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目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渗透进校园,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社会环境的变化催生了新观念和新想法,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应有新要求。反观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不难看出,教学内容仍停留在旧思维环境,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感到索然无味。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生就业择业的重要指导,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缺乏以职业发展为重心的教学理念,难以给学生实效性的建议。

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践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要从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做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密切相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其次,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职生正处于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再次,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是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学生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空间即为“最近发展区”,这个区域是教学发展的最佳界限。因此,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更深刻的见解。

2.2 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手段。高职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内外军事经济形势已初步建立自我见解和观点,教师要通过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互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从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都能快捷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内容已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教师可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与教学有关的信息,例如《新闻联播》中播报的信息,就能成为第二天课堂讨论的素材。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进行课堂探讨。

2.3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教学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计划中体现系统性原则,注重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以利于引导学生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教学手段的优化与课堂效果紧密相连,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在课件中对重点概念的设计突出字体大小、颜色的变化,将视频应用于课堂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常用手段。教师可采用“视频—讨论—总结”这一流程,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讨论中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师总结环节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教师要敢于对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中实施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引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运用案例讨论、专题研究、双向交互式教学等各种方法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课堂感染力。

[1]石长起.高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J],黑河学刊,2014,(1).

[2]王筠榕.职业素质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内容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